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21篇
金属工艺   1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8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5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石煤湿法提钒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西南某石煤矿为原料,采用石煤中加入氧化剂和硫酸加热浸出,浸出液经P2O4萃取后水解沉钒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钒总回收率达68%以上,产品V2O5纯度达到国标99级以上。该方法与传统焙烧法提钒相比,具有无焙烧废气污染,产品质量高,污染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2.
沉淀浮选法处理电镀废水中Cr6+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用亚硫酸钠和硫酸亚铁两步还原、然后进行沉淀浮选处理电镀废水中的Cr6 + .试验结果表明,用亚硫酸钠和硫酸亚铁混合还原较单一还原剂还原效果好,在原水含Cr6 +1 .92 ×10 - 3mol/L的情况下,处理后残余总铬浓度仅为1 .35×10 - 5mol/L,远低于国家的排放标准,且处理时间短、上浮渣少、出水清澈透明.研究了还原剂最佳组合用量,浮选最佳pH值,捕收剂种类,最佳用量和组合用药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简述了选矿过程废物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选矿过程清洁生产技术指标,重点介绍了相关的选矿过程的生物技术:金属生物吸附与沉淀、生物浸出、生物浮选、矿山废弃物处理处置,并概述了其重要意义及应用现状,指出了我国矿业开展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和方向。  相似文献   
54.
不同氧化物对废线路板真空热解过程脱溴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00℃下,进行了废线路板环氧树脂粉末与Fe系、Ca系和Al系三类氧化物的真空共热解脱溴试验。通过离子色谱分析和氧弹燃烧法,研究了不同氧化物对固、液、气三相热解产物中有机溴和无机溴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Fe系和Ca系氧化物能显著降低热解液体中的溴含量,大部分的溴残留在固相中。其中以Fe3O4和CaCO3的脱溴效果最好,热解液体中的溴分布率从没有添加时的72.10%分别降到8.91%和7.69%,分别有78.74%和90.84%的溴以无机溴的形态残留在热解渣中,有机溴转化为无机溴的效率从没有添加时的46.42%分别提高到82.25%和92.13%。Al系氧化物能明显增加热解液体中的水分含量,原料中的溴绝大部分转移到液相中,包括油相中的有机溴和水相中的无机溴。Fe系和Ca系氧化物的脱溴效果优于Al系氧化物。用GC/MS分析测定了油相中含溴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55.
硫化铜矿物及其常见伴生金属硫化矿——黄铁矿,在特定的矿浆电位(Eh)条件下,具有不同机理的可浮性。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矿浆电位下,两种矿物的诱导浮选性能有明显差别,黄铜矿有良好的自诱导浮选性。而黄铁矿则有良好的硫诱导浮选性。据此,结合不同类型铜矿石,可以设计相应的工艺方案。对人工混合矿石及天然矿石验证试验证实,不同类型硫化铜矿石均可有效实现无扑收剂浮选和低量扑收剂浮选。新工艺较常规工艺具有明显的优点,应是提高硫化铜矿石浮选工艺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56.
57.
嗜碱微生物及其工业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概述了嗜碱微生物的概念、分布和种类;从嗜碱微生物的胞内pH、Na 离子和膜运输、细胞壁三方面分析其嗜碱机理;着重介绍了嗜碱微生物及其酶在洗涤剂、纺织、造纸和制革等工业生产的应用研究;并展望了嗜碱微生物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松醇油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凡口铅锌矿尾矿库周边土壤中分离出一株能高效降解松醇油的细菌KS-1,并进行人工配制含松醇油的模拟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降低条件优化试验研究。形态学和生理学分析表明:该KS-1菌株为革兰氏阳性好氧菌,呈细胞杆状、芽孢椭圆或柱状;接触酶、硝酸盐还原和V-P测定呈阳性反应;能利用葡萄糖、木糖、甘露醇、柠檬酸盐、淀粉和明胶生长,不能利用吲哚、卵黄卵磷脂酶、苯丙氨酸脱氨酶和丙酸盐生长。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Bacillus subtilisAF0907的相似性达到100%,最终鉴定菌株KS-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 AF0907),登录号为GU272021。正交试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KS-1降低松醇油废水COD工艺最佳条件为pH4,接种量15%,摇床转速200 r/min,松醇油浓度300 mg/L,在此条件下反应4 d,COD去除率达到65.91%。  相似文献   
59.
通过实验室粗选条件试验、开路精选试验和闭路试验,详细研究了广东某高砷硫化银锑矿石浮选分离的药剂制度和工艺流程结构,以作选厂建设和设计依据。用工艺矿物学知识对浮选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60.
文章通过对“环境信息系统”教材的编写,提出了环境信息系统(EIS)作为环境类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应该解决的问题,并对EIS的定义、研究内容作出了界定,对“环境信息系统”教材的编写及相应教学提出了一套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