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4篇
轻工业   8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杨梅  孙润军  王红红 《合成纤维》2019,48(1):15-20,36
以静电纺丝制备的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纳米纤维膜为吸附剂,研究了反应时间、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膜吸附剂用量和pH值对吸附甲基橙染料的影响,并通过吸附动力学行为和吸附等温线研究了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当pH值在5~9之间、甲基橙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吸附剂用量为30 mg、反应时间为60~120 min之间时,吸附效果最佳且吸附平衡时间为3 h;CS/PVA膜对甲基橙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也有化学吸附,化学吸附占主导作用,CS/PVA膜对甲基橙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线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2.
为了解决传统棉纤维线密度测量方法效率低、稳定性差的问题,探讨采用激光细度仪对棉纤维进行测量,并选用经典线密度测量方法——中段切断法验证激光法的准确性。选择6种不同马克隆值的棉样进行测试,利用激光细度仪得到投入样品的有效根数和平均直径,并结合线密度的定重制计算出棉样的平均线密度。与中段切断称重法测得的线密度值进行对比,发现细度仪结果比中段切断称重法的稳定性要差,其中对于较低马克隆值棉样两者没有明显差异。认为:细度仪得到的平均直径、根数和马克隆值,与中段法结果进行线性拟合,并通过新样品验证回归方程的准确性,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53.
将纳米纤维加工成具有孔洞结构的特殊形态,是静电纺丝的研究方向。系统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多孔结构纳米材料的主要方法,并将其归纳为自发成孔和后处理成孔2种方式。介绍了这2种方式成孔的主要原理及成孔类型,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结果表明:自发成孔制备工艺简单,但获得的孔径大小和孔洞分布较为随机,不易控制;而后处理成孔方式的孔径大小具有一定的可控性,但是制备流程相对复杂,因此认为,较为简单、准确地控制纤维表面及内部孔洞分布及孔径大小,使其结构和功能精准匹配,是后期静电纺多孔材料的研究焦点。  相似文献   
54.
单磊  汪陇亮  孙润军  王永欣 《表面技术》2017,46(11):165-171
目的研究不同恒电位对TiAlN涂层在海水环境中磨蚀性能的影响,分析其腐蚀磨损行为。方法用PVD多弧离子镀技术在316不锈钢上沉积TiAlN涂层。通过XRD测试、硬度测试、结合力测试、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不同恒电位下磨蚀测试及磨痕截面轮廓测试,分别评价TiAlN涂层的相结构、表面硬度、结合力、电化学性能、摩擦系数和磨损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涂层磨痕形貌并分析其磨蚀损伤机理。结果 TiAlN涂层在海水环境下的抗腐蚀性优于基体316不锈钢。在阴极电位下,恒电位增加使涂层的摩擦系数逐渐降低。阳极电位为0.5 V时,摩擦形成的TiO_2基含水化合物颗粒可作为润滑剂,使涂层的摩擦系数迅速降低至0.45。TiAlN涂层在干摩擦条件下的磨损率为5.5678×10-5 mm3/(N·m),在阴极保护电位为-1 V下的磨损率为2.2909×10-6 mm3/(N·m),在开路电位(OCP)下的磨损率为7.4881×10-5 mm3/(N·m)。结论随着加载电位(SCE)的升高,涂层的腐蚀效应愈发明显。涂层在阴极电位下的磨蚀机理主要为塑性变形,在阳极电位下的磨蚀机理主要为疲劳点蚀。  相似文献   
55.
Lyocell纤维是一种溶剂法纺丝生产的新型人造纤维素纤维,其介电性质尚未见报道。本文在研制的专用测试装置的基础上,对其特征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56.
比较了同一纺丝成网工艺,但采取点黏合和面黏合两种不同的热轧固网方式的135 g/㎡和150 g/㎡涤纶非织造材料的外观、厚度、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空隙率以及透气性,并分析了不同热轧黏合方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对以后进行产品开发、选择工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7.
提出了一种制备连续纳米纤维包芯纱的方法,利用接地平行铝片作为接收装置,使得纳米纤维平行地搭接在2块铝片之间,处于2块铝片中央的芯纱通过绕自身纱轴旋转,将取向的纳米纤维卷绕在其表面。研究了平行铝片间距、纺丝电压、纺丝距离以及溶液流量对纳米纤维包芯纱包覆率及耐磨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纤维包芯纱包覆较为均匀,无露芯现象,并且芯纱表面纳米纤维直径分布均匀,排列整齐且具有良好的取向度。当平行铝片间距为2 cm,电压为17 k V,纺丝距离为14 cm,流量为1.0 m L/h时,电纺过程较稳定,包覆效果较好,包覆率最高可达41.9%,并且所得纳米纤维包芯纱的耐磨性与其包覆率成正相关关系,增磨率最大可达142.3%,同时其力学性能较原纱也有略微提高。  相似文献   
58.
假发纤维拉伸力学性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目前市售的几种假发原料为测试样品,探讨了各自在干、湿状态下纤维的拉伸性能;分析了真人发的强伸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包括不同轴向部位、不同拉伸速度、不同夹持长度以及不同处理方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胶原蛋白/PAN共混纤维假发与真人发在干态条件下的拉伸性能较为接近;在湿态下,真人发具有比其他假发纤维大的伸长率,保形性较好;速度与夹持长度对人发纤维的强伸性能有明显的影响;人发经强化梳理后,断裂强度与伸长略有下降,而皮质部分受损的人发纤维,强伸性能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9.
在MM-1000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炭纤维无纬布层(简称炭布层)和炭纤维网胎层(简称网胎层)针刺结构的炭/炭(C/C)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对C/C复合材料的摩擦表面和磨屑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与网胎层C/C复合材料相比,炭布层C/C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更好;当制动压力为0.6 MPa、制动速度为26 m/s时,网胎层C/C复合材料的平均摩擦系数为0.36、质量磨损率为12.8 mg/次、制动时间为15.2 s;而炭布层的平均摩擦系数为0.38,质量磨损率为10.5 mg/次,制动时间为14.9 s。  相似文献   
60.
樊理山  来侃  孙润军  姚穆 《纺织学报》2006,27(11):40-43
棉包涤丝包芯纱的毛羽较多,纱线的结构比较松懈,耐磨性能差,易起毛起球,为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以利于生产花色或混色纱线,通过自行设计的带有沟槽前皮辊的喂入牵伸和张力控制装置,在传统的环锭细纱机上一步纺成具有特殊结构的三组分复合纱线,并对其成纱过程与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影响三组分复合纱线性能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