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42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篇
冶金工业   1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为了探明Cl-浓度对汽轮机末级叶片常用钢腐蚀的影响,通过动电位极化法、电化学阻抗谱、Mott-Schottky曲线、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方法分析了在不同Cl-浓度模拟溶液中14Cr12Ni3WMoV马氏体不锈钢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随着Cl-浓度的不断增大,不锈钢钝化膜点缺陷增加,稳定性下降,点蚀敏感性增...  相似文献   
42.
高耐蚀耐磨非晶纳米复合涂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近年来以材料的纳米化技术与非晶化技术相结合为手段,通过表面涂层的功能导向设计,在非晶纳米复合涂层材料体系的选择方法和优化设计原则、非晶纳米复合结构形成和使用过程中的热稳定性和耐蚀/耐磨综合性能优异的非晶纳米复合涂层制备技术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在实际装备上获得的示范性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43.
采用脉冲放电技术合成Ni-P合金粉体,研究了合金粉体的结构及其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晶态Ni-P合金粉体是由微粒组成的团聚结构.脉冲放电电压700、900和1100V对应的弦粒子数依次增大,粉体粒径依次减小,分别为350~500、250~400和150~300nm.Ni-P合金粉体促进高氯酸铵的低温和高温热分解,与纯高氯酸铵相比,高氯酸铵和Ni-P粉体混合物的第1放热峰(低温分解峰)温度降低幅度小于12℃,第2放热峰(高温分解峰)温度降低约53℃;合金粉体粒径减小,第1放热峰强度增强,第2放热峰强度减弱,低温分解失重从高氯酸铵的15.97%增加到42.78%,高温分解失重从81.62%降低到47.58%,高温分解结束时温度的降低幅度为26~43℃.  相似文献   
44.
通过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并结合 X射线衍射技术对 Ir O2 +Ta2 O5 混合氧化物的热形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摩尔分数 x<2 5 %时 ,在混合氯盐体系 x H2 Ir Cl6 +(1- x)Ta Cl5 中 ,热解产物中的固溶体为β相 (β- Ta2 O5 中固溶了 Ir组元 ) ;x≥ 2 5 %时 ,生成的固溶体为固溶了 Ta组元的 Ir O2 金红石相 ,而且数量在两个以上 ;只有当 x≥ 42 .86 %时 ,其中的金红石相固溶体才是稳定的。 Ir和 Ta组元在热解过程中相互促进的作用强度顺序为 :x=5 .2 6 % x=6 6 .7%。在低 Ir含量 (x=5 .2 6 % )下或低 Ta含量 (x=6 6 .7% )体系中 ,在高温下主组元的热解受第二组元所抑制  相似文献   
45.
Ag、Al掺杂对ZnO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种溶胶-凝胶工艺在普通玻璃基片上制备Ag:ZnO和Al:ZnO薄膜,通过XRD、UV-Vis吸收谱等分析方法,研究掺杂Ag和Al对半导体ZnO薄膜的组织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掺杂Ag和Al对ZnO薄膜结构的影响因成胶工艺不同而有差异。但掺杂离子对ZnO薄膜光学性能的影响结论是一致的。即Al3+离子掺杂显著减小了晶粒尺寸,薄膜禁带宽度增大,紫外—可见光吸收边出现蓝移。Ag+离子掺杂增大了晶粒尺寸,薄膜禁带宽度减小,紫外—可见光吸收边出现红移。  相似文献   
46.
为解决锌铝基耐蚀涂层在高速、强摩擦等特殊服役条件下硬度低、耐磨减摩性能差等问题,尝试通过添加金刚石粒子对其进行强化。研究了金刚石粒子及其添加量对涂层硬度、摩擦因数、耐磨性能、腐蚀电流密度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0~7%0的金刚石粒子来强化传统锌铝基耐蚀涂层是可行的,不但能够显著提高涂层的硬度和摩擦学性能,而且没有对涂层的耐蚀性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7.
镁合金AZ91D化学镀前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镁合金AZ91D化学镀酸洗液中各因素对试样表面状态、镀速、自腐蚀电流密度的影响,讨论了活化时间对基体表面状态的影响,测试了镁合金化学镀后的耐蚀性和耐磨性.得到了镁合金酸洗的最佳工艺:240 g/L CrO3,40mL/LHNO3(W=68%),酸洗时间30 S.最佳工艺所得镁合金AZ91D化学镀Ni-P镀层的耐蚀性和耐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8.
表层纳米化处理可以改变材料表层的组织结构,提高材料的表面性能,而钛合金综合性能优异,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通过表层纳米化技术在钛合金表层制备出一定厚度的纳米层,进一步提升钛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本文介绍了表层纳米化技术和钛合金表层纳米化的作用机理,并综述了目前国内外表层纳米化对钛合金电化学腐蚀影响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表层纳米化后钛合金的表面状态、成分、残余应力和微观结构对耐蚀性的影响,探索了钛合金表层纳米化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9.
为解决锌铝基耐蚀涂层在高速、强摩擦等特殊服役条件下的使用问题,探索性地添加SiC纳米粒子对锌铝基耐蚀涂层进行改性,以提高涂层的硬度和强度。研究了SiC纳米粒子及其添加量对涂层硬度、附着强度、耐冲击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并对涂层的微观组织和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添加SiC纳米粒子可显著提高锌铝基耐蚀涂层的硬度,且没有对涂层的附着强度、耐冲击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带来负面影响。SiC纳米粒子在涂层中的均匀分散是保障涂层综合性能优异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0.
后处理对Zn-SiO_2复合沉积膜结构与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速电沉积的方法,在钢板表面形成Zn、Zn-SiO_2及Zn-SiO_2-稀土3种沉积膜,经110℃、1h烘干处理后,进行硅烷处理1h,锌基复合镀层的耐蚀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