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8篇 |
免费 | 33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4篇 |
综合类 | 4篇 |
化学工业 | 16篇 |
金属工艺 | 13篇 |
机械仪表 | 7篇 |
建筑科学 | 9篇 |
矿业工程 | 31篇 |
能源动力 | 4篇 |
轻工业 | 9篇 |
水利工程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7篇 |
无线电 | 2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8篇 |
冶金工业 | 39篇 |
原子能技术 | 6篇 |
自动化技术 | 3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103.
采用选择性脱铜—混酸浸锑、铋—硝酸脱铅—火法熔炼回收贵金属工艺综合回收铅阳极泥中的有价金属。重点介绍了该工艺中选择性脱铜的试验研究。确定了最佳脱铜条件:浸出温度28℃,初始酸度H2SO420 g/L,鼓空气浸出3 h,液固比L/S=5/1(mL/g),添加剂Fe3+浓度1 g/L;在该条件下,铜的平均脱除率为91.30%,锑的平均浸出率仅为2.11%,Bi,Pb,Au,Ag等不被浸出。该研究取得了较好的选择性脱铜效果,有效解决了铅阳极泥传统湿法处理工艺中存在的金属分离不彻底、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4.
从低钴溶液用SO2/O2氧化中和法除铁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低钴溶液的除铁工艺分析,提出采用SO2/O2(空气)混合气氧化中和除铁、锰工艺。研究表明,采用SO2/空气混合气催化氧化中和沉淀除铁是可行的,但彻底除锰有一定的难度,在温度30℃、SO2/空气混合气SO2含量1.5%、通气速度45.43 m3/(h.m3液)、沉淀时间2 h、pH值为3.5的条件下试验,后液含铁小于0.005 g/L,铁的沉淀率大于99.7%,锰的沉淀率为37.05%。在此条件下,再采用深度中和,pH值控制在4.0~4.5,溶液中的铝可降低到0.03 g/L,溶液中的镍、钴的渣计沉淀率分别为0.87%,1.24%。 相似文献
105.
106.
文章建立了基于相场法的微裂缝扩展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发现了井壁微裂缝的起裂、扩展和转向等现象,分析了钻井液液柱压力和天然裂缝对井壁微裂缝扩展的影响规律,预测了防止微裂缝扩展的坍塌压力。结果表明:当钻井液液柱压力较小时,井壁经历了微裂缝的萌生、扩展、分支缝产生和交叉贯通等阶段;随着钻井液液柱压力趋近坍塌压力,井壁上产生的微裂缝数量减少、缝长变短、扩展速度降低;具有天然裂缝的基岩起裂所需能量比完整基岩破坏所需能量更低,微裂缝扩展速度更大,增大了井壁的坍塌压力。此外,天然裂缝位于最小水平地应力方向、夹角45°且与井壁连通时,最容易起裂和扩展,此处的井壁坍塌失稳风险最大。基于相场法的模型不仅能够可视化模拟井壁微裂缝扩展及坍塌过程,且坍塌压力预测结果与实钻情况相吻合。此研究为裂缝性地层井壁坍塌机理分析及防治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7.
将数码摄像技术与传统的洛氏硬度计相结合,通过对测试过程的实时监控,得到压痕深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在对聚酰胺、有机玻璃及环氧树脂3种材料的硬度测试中,通过分析在正确标尺下得到的压痕深度一时间曲线,比较了3种材料在不同阶段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蠕变及弹性后效等问题的不同。根据该曲线,拟合出保持总载荷阶段的3种材料的压痕深度-时间关系式。通过对同种材料、不同标尺下的压痕深度-时间曲线的比较,发现在保持总载荷阶段,同一种材料的蠕变趋势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8.
在CoCl2体系中,采用密闭电解槽为电解设备,进行无隔膜、永久阴极电积钴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避免了氯气泄漏,改善现场作业环境,在电流密度为500A/m2时,吨钴直流电耗为3 400kWh。 相似文献
109.
超临界压力区倾斜上升光管壁温分布与传热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超临界压力下,对倾角α=20°的25×2.5(mm)不锈钢倾斜上升光管内水的传热特性及管壁温分布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参数范围:p=23~28MPa,质量流速G=600~1200kg/(m2s),平均内壁热流密度q=300~600kW/m2。试验结果表明:倾斜管壁温及传热系数沿周向分布不均匀;不均匀分布特性在不同焓值区不同;在略低于拟临界焓值区,管壁面换热系数有一个峰值;提高质量流速可减小不均匀性,压力对拟临界焓值区的传热特性和不均匀性影响较明显;内壁平均热流密度对不均匀性和传热的影响大,在较低热流密度时,上母线温度最高,下母线的温度最低,而在高热流密度时,侧面的温度最高。并研究了因为浮力引起的自然对流对不均匀性的影响。图6参9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