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4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2篇
水利工程   8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EGSB反应器的启动运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两个小试规模的EGSB(ExpandedGranularSludgeBed)反应器 ,分别接种厌氧絮状污泥和颗粒污泥来研究其启动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接种厌氧絮状污泥的R1反应器 ,由于出水循环的采用导致严重的污泥流失 ,首先应按UASB反应器的运行方式培养出颗粒污泥后 ,再按EGSB反应器方式运行 ,共需 78d才能完成启动 ;接种厌氧颗粒污泥的R2反应器 ,采用适宜的回流比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反应器运行效果的改善 ,在经过短暂的无回流驯化后 ,即可按EGSB运行方式启动运行 ,仅需 32d即完成启动。  相似文献   
42.
分析了我国农村污水的水质、水量特点,介绍了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小型化模式及几类典型工艺:一体化处理工艺、复合生物陶粒工艺和MBR工艺;结合无锡安镇谢埭荡村的工程案例,重点介绍了复合生物陶粒工艺处理农村污水时的应用情况,采用该工艺的处理出水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并回用于村内再生水利用系统.  相似文献   
43.
在我国建筑市场不断的发展下,建筑单位要想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目前,创新、改革和发展一体化正逐渐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基本战略。基于此,本文对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一些见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4.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前人们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大,他们对汽车的性能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就引发了汽车行业的大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汽车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汽车的智能化趋势逐渐增强,并在很多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这个背景下,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由此衍生,成为一个大的趋势.本文旨在对车联网技术和汽车自动驾驶技术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推动我国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5.
以磷酸二氢钾KH2 PO4、二茂铁Fe(C5 H5)2、碳酸氢钾KHCO3为主料制备超细颗粒气溶胶用于矿井火灾防治效果研究,通过热分析(TG/DSC)、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电镜扫描(SEM)等微观测试手段,对气溶胶处理前后的煤样结构特性及燃烧特性进行分析.TG/DSC测试经KH2 PO4、Fe(C5 H...  相似文献   
46.
厌氧氨氧化工艺是目前最经济简捷的一种新型生物脱氮工艺.本文以两种普通污泥分别接种两个UASB反应器,实现了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启动和稳定运行,培养获得了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并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工艺运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以厌氧颗粒污泥与好氧活性污泥的混合物以及河底沉积物分别接种启动运行两个小试UASB反应器,以含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无机配水为进水,分别经过115 d和210 d的运行,两个反应器均成功实现了厌氧氨氧化过程,氨氮去除率分别达50%和70%,氨氮去除负荷达0.35和0.29 kgNH3-N/(m3·d),相应的亚硝酸盐氮去除率分别为55%和67%;(2)在两个反应器随后146 d和306 d的稳定运行期间,工艺性能逐步上升,氨氮去除率分别达86%和95%,氨氮去除负荷达0.71和1.20 kgNH3-N/(m3·d),相应的亚硝酸盐氮去除率分别为83%和92%,所产气体中氮气含量高于96%;厌氧氨氧化工艺对进水负荷的突然变化有一定抵抗能力,但温度和溶解氧对工艺性能影响较大;(3)在两个反应器中均获得了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粒径约为0.6~1 mm,VSS/SS为0.6~0.8,颜色多呈棕黄色,也有少量小粒径颗粒呈红色,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颗粒中的优势菌为不规则球菌,与文献报道的厌氧氨氧化细菌类似;(4)在对颗粒污泥内部微观结构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形成机理:蜕变附着生物膜机理、无机晶核附着生物膜机理和自凝聚机理;(5)对厌氧氨氧化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其最适温度在30~35℃之间,最适pH约为8.2,溶解氧对工艺的抑制作用很强,其浓度应控制在0.01 mg/L以下,由河底污泥培养获得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在上述最适条件下,最高氨氧化速率可达0.184 mgNH3-N/(mgVSS·d);(6)进水中一定浓度的有机物会对厌氧氨氧化工艺产生较大影响,有机物的引入会导致反硝化反应,产生基质竞争性抑制,进水中有机物的长期存在会导致污泥中异养细菌的生长,对厌氧氨氧化工艺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7.
48.
膨胀珍珠岩工业是一门新兴的工业。美国是最早生产膨胀珍珠岩的国家,二次世界大战后即开始生产和应用。现存生产膨胀珍珠岩的国家有美国、苏联、匈牙利、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加拿大、日本、奥地利、新西兰、希腊、墨西哥、意大利(以上国家依靠本国原料生产)、法国、西班  相似文献   
49.
基于云发生算法的犹豫语言多准则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犹豫语言集比传统语言变量能更好地表示不确定决策信息,但因其具有非均匀和离散的特点,使用时难以找到对应的解析词运算规则和比较方法。对此,利用云模型的云滴生成算法,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解决犹豫语言信息的运算与比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并通过算例分析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50.
欧洲是商品混凝土的发源地。将新拌混凝土以商品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的想法是产生于100多年前的英国,而将这种想法变为现实则是在德国,开始于1903年,迄今已有90多年历史。在二三十年代发展到英国、丹麦、瑞典、瑞士、挪威、法国等欧洲国家,以后逐步推广到世界各大洲。商品混凝土在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保证工程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水泥、减少砂石浪费、减少施工材料堆放场地和提高文明施工程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来,高层超高层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