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48篇
机械仪表   5篇
矿业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共晶硅的变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文章综述了共晶硅的变质机理及常用变质元素的特性.最为人们接受的硅的变质机理是Lu和Hellawell提出的杂质诱发孪晶假说.Na变质能力强,但存在变质衰退快及过变质等问题.Sr具有较好的变质能力,同时变质有效期长,没有明显的过变质问题,其变质孕育期的长短主要与合金中的磷的含量有关.Sb变质具有长效性,重熔后仍然具有变质的能力,但变质效果较差,其变质机理与Na和Sr不同.  相似文献   
22.
锶在铸造铝硅合金中的变质行为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最为人们接受的硅的变质机理是杂质诱发孪晶假说.锶的变质能力强,且变质有效期长.锶的孕育期的长短主要与铝硅合金液中磷的含量有关.由于共晶硅中的孪晶密度随硅的生长速度的降低而减少,锶变质要求合金冷却速度要高于一定的临界值.磷、锑、铋、钙、稀土等元素对锶的变质有毒化作用.锶变质会导致铸件中孔洞的增加.  相似文献   
23.
等离子喷涂由于具有高洁净气氛,高反应速度,高冷却速度,原位快速固结成形及中间环节少等特点,在先进材料研究与开发及现代成形制造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该文综述了等高子喷涂技术在等离子喷涂涂层,等离子近净成形,等离子合成高附加值材料。等离子超细微粉,等离子植入和等离子辅助沉积薄膜等方面特别是在等离子喷涂FGMS和等离子辅助沉积金刚石薄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凝固条件和Sr含量对Al-13Si合金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熔炼不同Sr含量的Al-13Si合金,在不同铸型条件下考察凝固条件和Sr含量对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发现凝固速度和Sr含量是影响变质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凝固速度越快或Sr含量越高,共晶组织越细密,变质效果越好,没有发现过变质现象,并且重熔对Sr的烧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5.
铝原位合成复合材料的反应模式与机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廖恒成  张春燕 《铸造》1999,(1):43-47
原位反应合成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复合材料制备工艺。铝原位反应可归纳为氧化物还原反应,直接合成反应、催化反应与其它反应四类。对于铝原位反应,目前存在两种反应机理,即扩散机制和反应-扩散机制。反应产物生长过程可以依据势垒模型、溃散模型或开裂-渗入模型进行描述。文中,主要就铝原位合成的反应模式、反应机理及反应产物的生长模型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26.
为了研究Sb变质的Al-13Si-0.4Mg合金中共晶组织的不均匀性,采用液淬技术及光学显微镜考察Sb变质的Al-13Si-0.4Mg合金凝固过程中的组织形成过程。结果发现,在共晶反应初期,先期形成的共晶团的分枝很少,此时形成的共晶组织往往较粗大,表现为共晶Si片较厚、片间距大、分枝少;而此后的共晶反应过程中,共晶团的分枝增加,形成的共晶组织较细小,表现为共晶Si片较薄、片间距小、分枝密集。组织不均匀性的主要原因是Sb在共晶固/液界面前沿的富集程度不同,导致了Sb在共晶Si表面的吸附数量不同,从而影响了共晶Si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27.
枝晶α在Al-Si铸造合金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介绍了铸造Al-Si合金中枝晶α数量与合金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增加枝晶α数量和改善其组织形态的途径,认为增加枝晶α数量为进一步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8.
采用制备的Al-Sr-B中间合金作为晶粒细化变质剂,观察不同Sr,B含量时Al-Si合金中枝晶和共晶Si形态与大小的变化,考察了Sr,B间的交互作用。研究发现Al-Sr-B中间合金对近共晶Al-Si合金具有很好的细化变质效果。  相似文献   
29.
杂质原子在面心立方晶体中诱发的成对挛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杂质原子在面心立方晶体内诱发的孪晶,采用刚性球模型进行计算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当杂质元素的原子半径与晶体的原子半径之比约为1.65时,如果杂质原子吸附在面心立方晶体的{111}晶面上时,将可能在该{111}面上的某个[112]晶向上及与该{111}面的该[112]晶向成109.5。的另一个{111}面上的某个[112]方向上同时诱发挛晶,即诱发成对的挛晶,而不是仅仅在原来的{111}晶面上诱发一处孪晶.杂质原子诱发成对孪晶及单孪晶的的可能性各为50%.  相似文献   
30.
根据杂质原子诱发共生的成对孪晶理论,变质剂原子在Si晶体内诱发的共生成对孪晶大大降低了初生Si生长时的各向异性,使得变质后的过共晶Al-Si合金中的初生Si最终生长为球团状.Na原子吸附在共生成对孪晶问的晶格紊乱区--亚晶界,形成了初生Si内部的富Na带.亚晶界对初生Si强度的消弱、富Na带对亚晶界强度的进一步降低、以及α(Al)、Si二相间热膨胀系数的差异造成的热应力是初生Si开裂的原因.球团状初生Si内部的裂纹是在合金凝固结束后的固态收缩阶段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