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0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116篇
电工技术   195篇
综合类   286篇
化学工业   536篇
金属工艺   228篇
机械仪表   215篇
建筑科学   269篇
矿业工程   218篇
能源动力   72篇
轻工业   230篇
水利工程   233篇
石油天然气   216篇
武器工业   45篇
无线电   20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7篇
冶金工业   158篇
原子能技术   37篇
自动化技术   25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蒋涉权  王晶  彭超 《电信科学》2015,31(2):35-41,51
介绍了空时分层码、空时分组码和空时格形码3种空时编码技术的编码原理,并对空时编码与正交频分复用结合的方案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然后,在不同的空时编码情况下建立MIMO通信系统模型,对系统误码性能进行仿真,并对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总结了3种空时编码技术的优缺点以及空时编码与正交频分复用结合的优势,并进一步讨论空时编码在协作中继传输系统等其他场景中的应用和空时编码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2.
63.
权申明  王竹  晁涛  杨明 《兵工学报》2023,(3):865-875
为满足再入飞行器快速离轨制动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再入角的快速离轨制动制导方法。在分析脉冲离轨制动的制导机理的基础上,采用有限推力方式逐渐接近终端状态,满足再入角度和再入速度的交班需求;采用凸优化方法计算满足多终端约束的时间最优轨迹,结合有限推力制导算法的仿真结果,分析轨迹特点,提出虚拟再入角概念,设计考虑多终端约束的快速离轨制动的在线制导算法。分别从运算效率和制导精度两个方面,同现有方法进行比较,并在发动机推力大小与方向存在偏差情况下进行蒙特卡洛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算法,所提出的算法在保障同等控制精度的前提下,实现了快速离轨阶段快速的目标,且可以满足在线计算的需求。  相似文献   
64.
针对航行体水下高机动运动控制问题,建立基于水下航行体动力学方程的六自由度数学仿真模型,分析控制力和推进力对航行体水下机动过程的影响,提出小攻角机动和大攻角漂移机动两种弹道模式。仿真结果表明,实现小攻角机动控制力需求大,航行体运动速度高;漂移机动模式能够大幅降低控制力需求,弹道参数及稳定性受航行体运动速度影响显著,尽可能晚地施加推进力有利于姿态稳定控制,但航行体运动速度衰减较大。通过开展航行体水下机动实航试验,验证和确认了漂移机动模式的工程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65.
普光气田三叠系飞仙关组和伊拉克米桑油田群B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主力产层均为礁滩相碳酸盐岩沉积,但两者储层物性差异较大。飞仙关组储层以白云岩为主,主要发育鲕模孔、粒内溶孔和粒间溶孔,为中孔低—特低渗;而Mishrif组储层以灰岩为主,主要发育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和铸模孔,以中孔中—低渗为主,纵向局部发育中孔高渗。综合研究发现:准同生期溶蚀作用是飞仙关组和Mishrif组优质储层形成的主要原因,白云石化作用对飞仙关组储层孔隙度贡献有限,但对储层进一步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有重要影响;沉积环境不是造成两者储层物性差异的根本原因,但影响着后期成岩作用;差异压实和胶结作用是储层差异的主控因素。进一步分析表明,埋藏演化是导致成岩差异的主要原因,普光地区构造运动更为活跃,开放的成岩系统与强烈水-岩反应为飞仙关组储层大量胶结物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影响了储层的物性;米桑油田群封闭的成岩系统和较弱的水-岩作用不利于胶结物的形成,从而有利于储层孔隙的保存。研究结果可为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和油气勘探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67.
作者研究的E2钢及其复合材料TIG焊接技术应用于Ⅰ~Ⅳ效制盐蒸发罐的创造。经过近一年的运行,证明焊缝的机械力学性能和耐蚀性与母材一致,并符合GB150—89和cB4708—92压容制造标准.  相似文献   
68.
THE SIMULATION OF LIQUID DISTRIBUTION BASED ON MARKOV PROCES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Markov process with discrete state and time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distribution of liquid flow in apacked column.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agrees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69.
70.
“采-充-留”协调开采技术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岩层移动控制主要采用条带开采、充填开采和协调开采方法。针对条带开采采出率较低、全采全充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充-留"相结合的部分开采、部分充填、部分煤柱的协调开采方法,给出了留设煤柱、充填开采工作面、垮落法开采工作面的布置方式和采充留尺寸确定原则,分析了由充填体与小煤柱所构建的联合支撑体的作用原理和形成非充分开采的岩层移动控制实质。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对地表下沉的良好控制作用,揭示了其控制覆岩及地表移动的机理。采用"采-充-留"协调开采技术,对某矿村庄下采煤试验区进行了方案设计,地表移动变形预测表明,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减沉效果,建(构)筑物的损害等级可得到有效控制。该技术为提高滞压资源采出率、降低充填成本、减缓地表损害,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