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4篇
能源动力   15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3篇
冶金工业   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无机盐/陶瓷基复合储能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研究了Na2CO3-BaCO3/MgO和Na2SO4/SiO2两种显热/潜热复合储能材料的性能,稳定性及无机盐在多孔陶瓷体微结构内的容积份额与成型压力、烧结温度、升温速度、保温时间以及添加剂的性质等因素的关系,得到了材料的最佳配方和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32.
太阳能热发电中的Al-12.07%Si(质量分数,下同)储能材料在高温下有很强的腐蚀作用。采用石墨套环包覆20G钢换热管,使换热管与熔融铝硅合金隔离,石墨良好的抗腐蚀性将保护换热管不受熔融铝硅合金的腐蚀。  相似文献   
33.
本文主要研究作为储能锅炉核心部件的相变储能换热器,分析影响其换热性能的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34.
介绍沉桩工程与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围护工程同步交叉施工新工艺及横向支撑方法。  相似文献   
35.
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毛凌波  张仁元  柯秀芳  陈枭 《材料导报》2007,21(12):12-15,23
对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及其所用集热介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用于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系统的集热介质主要有黑色液体、气-固或液-固悬浮体系、熔盐及其三者的相互混合物。在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中,由于集热介质既是吸热材料也是传热材料,因此,要求集热介质应具有吸收率高、稳定性好、热导率高、与容器相容性好等性能,但是目前传统的集热介质都存在较多的不足,难以推广应用。提出了使用纳米流体作为新一代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介质,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实验,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6.
在310S不锈钢容器内壁制备TiB2防护涂层,并对涂层的主要抗热震性能、力学性能、耐蚀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iB2涂层抗热震性能好,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较高;同时涂层在一定温度限制下具有较好的耐蚀性,有利于延长容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7.
将碳纳米管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循环伏安及充放电实验研究了电极的性能.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具有较高的储锂容量,首次放电容量达560mAh/g,但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也大,高达430mAh/g.经过第1次充放电的容量损失后,随后各次的容量损失很小,碳纳米管的循环性能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8.
为提高铝镁合金的高温抗氧化性能,以合金化的方式在Al-34%Mg共晶合金中添加不同含量的铍元素,将所得合金分别于空气中在420℃进行准连续恒温氧化试验和从470℃到室温循环氧化试验,对其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微量(≥0.01%)铍能提高共晶合金在固、液态时的高温抗氧化能力,并能改善氧化层的粘附性与自愈能力;含有BeO的氧化膜大大降低了合金表面氧化物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39.
纳米铜粉在太阳能集热器循环工质中的分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阿拉伯树胶和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以乙二醇水溶液为分散介质,采用球磨分散法制备用作太阳能集热器循环工质的铜纳米流体.通过分光光度法和沉降法研究分散剂含量和球磨时间等因素对铜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阿拉伯树胶和六偏磷酸钠均能有效的分散铜纳米颗粒,得到均匀、稳定的铜纳米流体.当用阿拉伯树胶作分散剂时,质量分数为0.25%、球磨时间为6h时,分散效果最佳.用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1%、球磨时间为2h时,分散效果最佳.阿拉伯树胶对铜纳米颗粒的稳定分散作用主要是通过空间位阻机制来实现的,而六偏磷酸钠对铜纳米颗粒的稳定分散作用则主要是通过静电稳定机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0.
用电沉积方法在铜集流体上分别制备出不同厚度(2,0.5,0.25,0.12μm)的锡薄膜电极。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貌、以充放电实验比较其性能。结果表明,减小Sn薄膜厚度可改善电极的循环性能,但首次容量损失也增大。0.5μm厚的Sn薄膜具有最高的放电容量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其首次放电比容量为749mAh/g,40次循环时放电比容量仍保持578mA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