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3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3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28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为进一步提高烧结矿的冶金性能,稳定高炉炉况,本文从原料基础特性、优化配矿及烧结矿冶金性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包钢球团用料,在试验室进行了精矿润磨试验研究,参数对球团矿质量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铁精矿经过润磨工艺后,可以降低皂土配比0.3%-0.5%,可以提高球团矿品位,降低SiO2含量,从而使球团矿质量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13.
钒钛磁铁矿金属化球团熔分深还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氢气还原制得钒钛磁铁矿的金属化球团,在马弗炉内进行熔分深还原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熔分还原温度、碱度、萤石配比和还原时间对生铁钒含量以及铁和钒的回收率的影响,发现碱度和时间为影响生铁钒含量、铁和钒回收率的主要因素,并找出熔分深还原的最优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渣铁分离良好,生铁中钒的质量分数为0.59%,铁和钒的回收率分别达到了95.39%和92.49%。  相似文献   
14.
对比研究了一种新型旋流式氧煤喷枪与普通单管喷枪的喷煤特性,主要考察了直吹管内流场、浓度场及煤粉的燃烧情况. 结果表明,采用该氧煤枪喷吹时,在直吹管内形成的低速区面积更大,在距喷枪口30 mm范围内形成了明显的回流区,在距喷枪口200 mm范围内形成了富氧、富煤的强湍流区域;与普通单管喷枪相比,旋流式氧煤喷枪使煤粉温度提高近100 K,有助于挥发分挥发,燃尽率由4.96%提高到15.53%.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高炉煤粉燃尽率,增强高炉的喷煤效果,研究了直吹管-回旋区内气固两相湍流、传热和煤粉燃烧的数学模型,同时基于实际高炉工艺参数,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鼓风温度、煤粉粒径分布、混合煤粉等对煤粉燃烧的影响,采用煤粉燃尽率衡量高炉内煤粉燃烧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减小煤粉粒径、提高鼓风温度、增大混合煤粉中挥发分比例均可使煤粉的燃尽率升高;在燃烧过程中,挥发分燃烧量达到100%,影响燃尽率大小因素主要是固定碳的燃烧量。  相似文献   
16.
含钛高炉渣可直接用于制作混凝土、渣棉和混凝土砌块等原材料,但其钒、钛有价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中国含钛高炉渣储量大,且每年仍以较快速度增长。因而含钛高炉渣钛资源提取问题成为研究热点。通过对含钛高炉渣钛提取技术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分别从钛铁合金、钛白和四氯化钛等不同富集形式,对含钛高炉渣钛提取工艺的过程以及优缺点进行综述,并分析探讨各工艺可行性,期望可以促进钛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达到资源综合利用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准确预测高炉炼铁过程的硅含量,分析了高炉工艺参数对高炉铁水硅含量的时序性影响,以支持向量机理论为基础构建了2类铁水硅含量预测模型,即硅含量模型和硅变化量模型。利用首钢迁钢3号高炉铁水硅含量数据进行模型测试,测试结果表明2类模型预测命中率均可达到80%。  相似文献   
18.
19.
通过合理地选择喷补料,采用遥控喷补技术对包钢3^#高炉进行短时间造衬,严格控制喷补的工艺参数,使高炉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了正常炉型,高炉冶炼得到了恢复和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20.
应用重整化群k-ε模型和雷诺应力模型,在弱旋和强旋两种状态下,对带钝体的旋流燃烧器进行了冷态气相数值计算,弱旋流动以重整化群k-ε模型计算结果为参考,强旋流动以雷诺应力模型计算结果为参考,对比了燃烧器出口轴向平均速度和切向平均速度变化.模拟结果可以为燃烧器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