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26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1控制、调整汽缸上下温差的方法及应用1.1"零温差"控制的概念及其意义"零温差"控制的概念一般是指在机组滑参数启动或停止过程中(指机组冲动前、阶段性暖机结束后),汽缸上下温差不大于10℃的情况。为保证"零温差"控制目标的实现,通常采用在盘车状  相似文献   
22.
钢丝绳股内钢丝应力—应变分布的计算模型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微分几何理论及利用ANSYS软件进行6×7IWS钢丝绳的几何建模和有限元建模,进行6×7IWS右同向捻和右交互捻两种钢丝绳模型对比,从几何结构上得出规律性结论,对两类钢丝绳确定相同的边界条件进行有限元计算。结果显示了两种捻向组合下钢丝绳股内钢丝应力分布及应力值的区别。对照几何模型的分析,得出相关性规律,同向捻制钢丝绳股内钢丝的应力变化幅度高于交互捻钢丝绳,应力变化周期同向捻高于交互捻,绳股中钢丝所处的位置不同,钢丝的应力也有很大差别,在一根钢丝中,应力分布与该丝所处的捻绕位置有很大相关性。通过试验验证分析结论,与模拟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3.
CHA/ UHMWPE复合关节材料的生物摩擦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热压成型工艺制备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 HMWPE) /珊瑚羟基磷灰石 (CHA) 复合关节材料 , 利用人工髋关节模拟磨损试验系统 , 研究了该类复合材料与 CoCrMo 合金组合关节在小牛关节液润滑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 添加 CHA 能有效提高 U HMWPE关节材料的表面硬度 , 降低其磨损率。当CHA添加量为 20 wt %时 , 可获得表面硬度与抗磨损性能的良好匹配。小牛关节液润滑条件下 , U HMWPE及其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研磨磨损和疲劳磨损 , 磨损颗粒尺寸随 CHA粉体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4.
碳酸氢铵和聚乙烯醇复合造孔制备多孔陶瓷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羟基磷灰石(HA)为基体,采用添加NH4HCO3晶粒并加热去除的方法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HA)陶瓷,制备过程中同时加入一定量的生物玻璃来增加其强度,添加一定量的聚乙烯醇(PVA)来提高其结合性能和改善贯通性.对制备的多孔生物陶瓷试样进行硬度和抗压强度试验,讨论不同组分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镜对多孔陶瓷试样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NH4HCO3含量的增加,多孔生物陶瓷试样的孔隙率和硬度增加,抗压强度下降,孔径约为200~300μm;随着PVA含量的增加,试样孔隙率增大,贯通性增强,孔道长度约为1~3mm,孔径在100μm以下;随着生物玻璃含量的增加,试样的体积收缩明显,微孔增多.  相似文献   
25.
由于非晶硅光致衰退、微晶硅吸收系数低的原因,叠层结构电池成为提高电池效率和稳定性的有效途径.叠层电池各子电池较薄、太阳光的利用率较低,因此陷光结构在叠层电池中的作用尤其重要.具有绒面结构的前电极、叠层电池的中间层以及ZnO/Al或ZnO/Ag复合背电极共同组成硅薄膜太阳电池的陷光结构.中间层位于各子电池之间,作用是改变界面反射率,影响电池中光的传播路径.该文综述了叠层电池中间层的作用、要求以及此方面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中间层研究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6.
生物组织(如肌腱、软骨等)不仅具有优异的强度、模量和韧性,而且具有长期稳定性,可承受数百万次高应力循环而不断裂,其疲劳阈值超过1000 J m-2.相比之下,尽管合成水凝胶在强度、模量、韧性和其他性能方面与天然软组织相当,但这些增韧水凝胶仍然会在反复循环载荷下遭受疲劳断裂,其疲劳阈值通常低于100 1 m-2.在本工作中,我们报道了一种简单的策略,用于开发韧性和抗疲劳的各向异性水凝胶,其疲劳阈值超过常规水凝胶的100倍.各向异性水凝胶通过两步工艺合成,包括磁场定向工艺形成优先排列的PDA-Fe3O4-CF纤维结构,以及冷冻解冻-退火工艺处理.优先排列纤维结构和高结晶度的协同作用使各向异性水凝胶具有超高的强度和韧性、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和非凡的抗疲劳性能.各向异性水凝胶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和疲劳阈值分别高达11.82±0.85 MPa、5.95±0.35 MPa和1845 J m-2,显著高于大多数生物凝胶和合成水凝胶.因此,本研究为制造性能优异的软材料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拓展了软...  相似文献   
27.
NIP型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技术制备非晶硅(a-Si)NIP太阳能电池,其中电池的窗口层采用P型晶化硅薄膜,电池结构为Al/glass/SnO2/N(a-Si:H)/I(a-Si:H)/P(cryst-Si:H)/ITO/Al.为了使P型晶化硅薄膜能够在a-Si表面成功生长,电池制备过程中采用了H等离子体处理a-Si表面的方法.通过调节电池P层和N层厚度和H等离子体处理a-Si表面的时间,优化了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使用H等离子体处理a-Si表面5 min,可以在a-Si表面获得高电导率的P型晶化硅薄膜,并且这种结构可以应用到电池上;当P型晶化硅层沉积时间12.5 min,N层沉积12 min,此种结构电池特性最好,效率达6.40%.通过调整P型晶化硅薄膜的结构特征,将能进一步改善电池的性能.  相似文献   
28.
选用高分子聚乙烯醇(PVA)和纳米羟基磷灰石(HA)为原料,采用反复冷冻-解冻法制备PVA/HA复合水凝胶.利用光学显微镜考察PVA/HA复合水凝胶的溶胀性能,用精密位移传感器对PVA/HA复合水凝胶的接触变形特性进行测量,在小牛血清稀释液润滑条件下进行PVA/HA复合水凝胶的往复式摩擦试验,考察冷冻-解冻次数和接触时间对PVA/HA复合水凝胶启动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A/HA复合水凝胶是一种交联网状微观结构,溶胀性能优异;随着冷冻-解冻次数的增加,PVA/HA复合水凝胶交联度增大,网状结构趋于完善,其接触变形越小,恢复变形所需的时间越短;PVA/HA复合水凝胶在滑动过程中的法向位移量和启动摩擦因数随反复冷冻-解冻次数的增加而减小,随接触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以实验为基础,对油制气除灰水系统的腐蚀及规律作了较全面的研究,并据此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30.
钢丝微动磨损过程中的接触力学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德坤  葛世荣 《机械强度》2007,29(1):148-151
钢丝间的微动磨损以及由此引起的钢丝的疲劳断裂是提升钢丝绳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以6×19点接触式提升钢丝绳为研究对象,将钢丝绳中钢丝的微动损伤过程进行实验室模型化,在自制的钢丝微动磨损试验机上进行钢丝试样的微动磨损实验,考察接触载荷和微动时间变化对钢丝试样磨损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丝试样的微动磨损深度随着接触载荷和微动时间的增加而呈增长趋势,但由于接触面积和接触应力在微动磨损过程中随着接触载荷和微动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使磨损深度在不同磨损工况下增长趋势不同.建立的钢丝接触有限元模型表明,接触区中心的最大接触应力随着接触载荷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嵌入深度的加深而减小.其结果验证了试验过程中接触面积和接触应力对磨损深度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