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5篇 |
免费 | 45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7篇 |
综合类 | 26篇 |
化学工业 | 35篇 |
金属工艺 | 21篇 |
机械仪表 | 43篇 |
建筑科学 | 24篇 |
矿业工程 | 7篇 |
能源动力 | 3篇 |
轻工业 | 50篇 |
水利工程 | 12篇 |
石油天然气 | 16篇 |
武器工业 | 2篇 |
无线电 | 3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5篇 |
冶金工业 | 12篇 |
原子能技术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31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6年 | 3篇 |
1959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及最陡爬坡试验对在摇瓶中对粘红酵母合成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筛选,然后通过单因子试验确定最适诱导物。在此基础上,进行发酵罐葡萄糖浓度、产酶pH值以及诱导物添加时间的优化。结果显示优化的发酵培养条件为葡萄糖1g/L,蛋白胨35g/L,NaCl 5g/L,KH2PO4 0.25g/L,(NH4)2HPO4 1.5g/L;接种量4%;初始pH值为5;控制产酶pH值为7;诱导物为L-苯丙氨酸,分别在发酵8h和26h时添加;在上述优化条件下,最高比酶活为40.85U/g,比未优化前提高了7.3倍。 相似文献
72.
73.
采用丙烯酸羟乙酯(HEA)改性甲醚化密胺树脂(HMMM),引入了不饱和C=C双键,增加密胺树脂的光固化性能,成功合成了氨基丙烯酸酯(HEA-MF),制备得到紫外光(UV)固化密胺树脂,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产物的结构;制备了光固化密胺树脂膜和涂层织物,借助热重分析仪表征膜的热性能,并对涂层织物的力学性能、硬挺度、耐磨性、防水透湿性和透气性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00 ℃以下,光固化膜结构稳定,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350 ℃质量开始快速减少;涂层后织物断裂强力、硬挺度和耐磨性均提高,织物断裂伸长率和透湿透气性有所下降,但涂层织物防水性能突出。 相似文献
74.
75.
对地铁钢轨振动特性和支座反力的探究是研究地铁引起环境振动的关键。为研究整体道床式轨道的振动特性,基于二维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数值分析法和三维有限元法对不同车速、不同轨道不平顺激励工况下的钢轨垂向振动加速度、振动速度、钢轨位移、支座反力和时域轮轨力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车速一定时,由同种方法计算得到的不同轨道不平顺激励下钢轨最大的垂向位移、支座反力在数值上的差异在5 %以内;同种轨道不平顺谱激励下,钢轨最大的垂向振动加速度、振动速度、垂向位移、支座反力以及时域轮轨力波动范围随车速增大而增大;在钢轨最大垂向振动速度、垂向位移和支座反力方面,基于二维数值分析模型的计算结果大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根据两种方法计算所得的最大支座反力分别占单个车轮静载的40.46 %和37.44 %;同一车速工况下,钢轨最大的垂向振动加速度、垂向速度、垂向位移、最大支座反力以及时域轮轨力的最大变化范围均在美国五级谱激励条件下取得。 相似文献
76.
针对油田复杂环境下管材发生腐蚀失效问题,采用SEM、EDS及XRD对试样在不同Cl-浓度下(0 g/L、20 g/L、40 g/L、80 g/L和120 g/L)腐蚀后的表面形貌、腐蚀产物的成分及物相组成进行分析,通过电化学测试,研究了不同Cl-浓度下SRB对抗微生物腐蚀管材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Cl-浓度为20 g/L时最适宜SRB生长,但此时SRB对抗微生物腐蚀管材的腐蚀性最小,此后随着Cl-浓度升高,生物膜减少,腐蚀速率增大;当Cl-浓度分别为0 g/L、20 g/L时,在腐蚀产物中检测出FeS和Fe3(PO4)2,且腐蚀均受阴极反应控制.因此,在不同Cl-浓度下,SRB对抗微生物腐蚀管材性能的影响与试样表面形成的生物膜有关,随着Cl-浓度的增加,SRB对抗微生物腐蚀管材腐蚀作用减小. 相似文献
77.
利用温差发电的热电水泥基复合材料可以实现热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来降低城市环境温度和资源消耗,但热电转换效率过低及易受环境影响等问题制约了它的大规模应用。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在高Seebeck系数的硼掺杂碳纳米管(Boron-doped carbon nanotubes,B-CNTs)基础上,添加高导电的膨胀石墨(Expanded graphite,EG),通过B-CNTs和EG多尺度混杂协同作用,整体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功率因数,相比于未添加膨胀石墨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功率因数提升了10倍,为1.49 μW·m−1·℃−2。冻融循环后的EG-B-CNTs/水泥复合材料导致孔隙率增加和水分的存在,引入了固-固、液-固等高密度缺陷界面,使载流子散射强度增加,出现水泥基复合材料冻融循环Seebeck系数强化现象。当冻融循环15次时,10.0wt%EG-5.0wt%B-CNTs/水泥复合材料功率因数为1.54 μW·m−1·℃−2。本文研究为改善热电水泥基复合材料性能及环境条件对于未来可行性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8.
为了提高分布式并联并网逆变器之间的稳定性和抗电网干扰的能力,首先提出一种广义阻抗模型来表征多并联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稳定性,接着提出一种有源阻抗重构策略来增加逆变器的输出阻抗:广义阻抗模型将复杂的传递函数矩阵分解为逆变器输出阻抗矩阵和电网阻抗矩阵,并从理论上推导出更高的逆变器输出阻抗,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抗电网干扰能力。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采用16台单相逆变器并联系统进行仿真,并搭建2台并联的并网逆变器平台进行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并联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