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16篇 |
化学工业 | 5篇 |
金属工艺 | 1篇 |
机械仪表 | 3篇 |
建筑科学 | 3篇 |
矿业工程 | 1篇 |
轻工业 | 4篇 |
石油天然气 | 1篇 |
无线电 | 1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已有传染病传播模型没有考虑到具体的特殊网络结构与资源因素对控制疫情爆发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合双层星型耦合网络与传染病SIS模型,建立了一个离散动态传播模型。该模型利用星型网络的结构特性与平均度概念推导各层感染人口比例关于资源及各种参数的离散方程。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多层星型耦合传染病传播网络中存在资源阈值,当节点为叶子节点时,网络存在两个资源阈值,增加资源量投入以抑制传染病传播只在两个资源阈值间有效,此时传染病感染人口比例随着投入资源的增加而减少;当节点为中心节点时,网络中的资源阈值随其他层感染人口比例的增大由两个减少至一个。此外,层间中心节点耦合强度、层间叶子节点耦合强度对疫情的控制效果随着节点所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2.
13.
以巯基乙醇(MCE)为链转移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端羟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OH)亲水链,然后用合成的PVP-OH为大分子引发剂,辛酸亚(Sn(Oct)2)为催化剂,通过对ε-己内酯(ε-CL)的开环聚合得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b-聚己内酯(PVP-b-PCL)。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PVP-OH和PVP-b-PCL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凝胶渗透色谱测得PVP-b-PCL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指数(PDI)为1.57。用荧光探针方法测得PVP-b-PCL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0017 mg/m L。荧光探针的各向异性表明PVP-b-PCL在水溶液中首先发生自缔合作用,随后再聚集形成胶束。PVP-b-PCL浓度较低(0.1mg/m L)时胶束平均粒径约为100 nm,浓度较高(0.1 mg/m L)时胶束粒径约为200 nm,胶束形貌主要为球形。 相似文献
15.
以山西某垃圾焚烧厂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与天津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为例,详细说明了以“生化处理+膜分离”为核心的处理工艺和以“MVR蒸发”为主的渗滤液近零排放处理工艺的设计要点和主要参数,为渗滤液近零排放处理工程工艺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混合菌丝球苯胺净化效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苯胺的净化效率,避免菌体流失,维持苯胺降解菌在系统中的浓度,对菌丝球作为生物质载体与工程菌结合形成混合菌丝球的净化效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了霉菌Y3与细菌JH-9形成混合菌丝球对苯胺的生物降解效果,将混合菌丝球与细菌JH-9的苯胺净化效能进行了对比,探讨了霉菌Y3与细菌JH-9的接种比例、进水苯胺浓度对混合菌丝球净化效能的影响,并进行了间歇流小试.结果显示,2种菌的最佳接种比例为1 mL霉菌Y3孢子悬液(A620=0.25)与3 mL细菌JH-9悬液(母液细菌浓度1.2×109cfu/mL),苯胺浓度在500 mg/L内均不会对混合菌丝球造成抑制作用.间歇流反应器出水稳定,苯胺去除率达100%,去除率60%左右.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通过分步法合成了PMMA-b-PHEA嵌段共聚物,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SiO2进行改性,得到活化SiO2,进而在THF溶剂中制备出PMMA-b-PHEA/纳米SiO2复合材料,通过GPC、FTIR、TGA、DTA、SEM等方法对嵌段共聚物以及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PMMA-b-PHEA与活化纳米SiO2形成复合材料,且纳米SiO2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上分散性较好。与嵌段共聚物PMMA-b-PHEA相比,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