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6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5篇 |
综合类 | 8篇 |
化学工业 | 8篇 |
金属工艺 | 17篇 |
机械仪表 | 27篇 |
建筑科学 | 26篇 |
矿业工程 | 13篇 |
能源动力 | 4篇 |
轻工业 | 10篇 |
水利工程 | 4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2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9篇 |
冶金工业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2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43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以CH4解吸过程CH4的质点运移过程、能量来源与传递为研究目标,剥离大佛寺4号煤的镜煤与暗煤,进行工业分析、煤岩分析、液氮吸附、压汞实验、润湿性测定、吸附/解吸等对比实验,进行吸附热计算。研究认为:按照传质功能分类,煤的孔隙分半开放孔与连通孔,镜煤吸附量大,以半开放孔为主,暗煤以连通孔为主;降压湍动引起水的蒸汽化,H2O的吸附放热导致CH4的解吸,降压解吸的本质是竞争吸附,表现为置换解吸;煤层气的产出的传质过程是低溶解度的CH4气核空化过程(Cavitition)。煤的吸水、平衡水实验与CT扫描结果初步验证了我们对煤层气产出的传质过程认识。研究结果补充了解吸作用的能量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93.
针对深部矿井,盘(采)区巷道群屡次发生冲击地压这一问题,以我国新建千米深井盘区巷道群冲击地压发生为背景,理论分析了巷道群无动载诱发冲击启动的机理与防治方法。结果表明,巷道底煤的厚度对底板水平应力集中影响较大;褶曲构造带也显著影响巷道群应力环境;巷道底臌量与底板释放动载荷量值、底煤厚度均成正相关关系;深部煤层巷道群冲击启动原理,是巷道群自身应力叠加在巷间煤柱,提供了基础静载荷;灾害发生地段底煤厚度以及褶曲构造影响,提供了时机静载荷,2者叠加导致巷间煤柱垂直载荷超过了临界值,同时底板煤体承受的载荷超过了其极限承载力;深部煤层巷道群冲击地压属集中静载荷型,采用基于集中静载荷疏导的深孔区间爆破法可防治冲击地压灾害。 相似文献
94.
采用真三轴试验系统对煤岩组合体开展加卸载实验,探究不同煤厚比例组合体的力学行为响应特征,分析煤厚比例对组合体冲击破坏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随着煤厚比例的增加,试样形成较多的X型共轭剪切裂纹,强度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下降梯度逐渐减小,冲击破坏特征逐渐明显;(2)试样变形主要发生在初始应力加载阶段及垂向应力再加载阶段,最大主应变是试样变形的最主要构成部分;(3)不同煤厚比例试样的全应力–应变曲线特征相似,随着煤厚比例的增加,试样的塑性变形逐渐增加。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在开采及地质条件相似情况下,底板冲击趋势随底煤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增加梯度逐渐降低;当底煤厚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底煤厚度的再增加对底板冲击无明显叠加影响。研究成果可为深入认识底板冲击地压发生机制及建设防控技术中试平台并开展工程仿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制备了钙钛矿型LaCuO3/3DOMCeO2催化剂用于非均相类芬顿反应降解罗丹明B,并通过XRD、SEM和XPS等对该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LaCuO3/3DOMCeO2呈现三维有序大孔结构。负载3DOMCeO2使LaCuO3的比表面积增大、Cu+含量上升。LaCuO3/3DOMCeO2具有比均相芬顿催化剂更宽的pH适用范围和更高的H2O2利用率。循环使用10次后,LaCuO3/3DOMCeO2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LaCuO3/3DOMCeO2表面存在■循环,二者协同引发高效类芬顿反应,产生大量·OH和·HO2,实现了对罗丹明B的高效降解。 相似文献
96.
97.
基于节能和环保的要求,国际知名汽车集团都在研制代用燃料和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能源和传动方式成为研究的关键。通过对四个主要汽车生产国的六大汽车集团在代用燃料和电动汽车传动方面研究与进展的分析,认为研发使用氢燃料电池的电动汽车是近期汽车产品最有前途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98.
提出了通过在装有一个磁化钢球的轴承外圈及保持架侧面配置霍尔传感器,测量钢球三维运动的新方法,阐述了该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设计开发了相关的检测试验装置,并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和结构。 相似文献
99.
100.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液相色谱/质谱(LC-MS)分析酒石酸铜(Cu-TA)配合物的配位结构,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系统地揭示酒石酸铜在水溶液中的有效配位构型和电子特性。UV-Vis在230和255 nm处的Job图一致显示可能存在[Cu(TA)]和[Cu(TA)2]2-。LC-MS结果证实单配位和高配位配合物[Cu2(TA)2]+、[Cu(TA)2]+和[Cu2(TA)3(H2O)2(OH)2]2+的存在。DFT计算结果表明,酒石酸(TA)的羧基氧和羟基氧是Cu(Ⅱ)的优选配位位点。[Cu(TA)](酒石酸分子1号碳的羟基氧和3号碳的羟基氧与Cu(Ⅱ)配位)、[Cu(TA)2]2-(2个酒石酸分子1号碳的羧基氧和2号碳的羟基氧与Cu(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