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6篇
电工技术   18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35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37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19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40篇
原子能技术   15篇
自动化技术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抽水蓄能机组发电电动机磁极是一种在高转速状态下的磁极悬挂结构,磁极线圈承受着巨大的离心机械应力、热负荷应力和电磁负荷应力,时刻存在着出现磁极线圈位移的可能,为此,就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磁极线圈出现过的位移故障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开展监造,以保障设备的制造质量和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2.
孙俊杰  张永杰  徐骥 《钢铁》2020,55(3):16-22
 烧结机竖式冷却回收烧结矿显热工艺是一种新型余热回收技术,其本质上是气固逆流换热散料床,梅钢从环保和节能两方面考虑引入该技术代替传统的环冷机对其烧结矿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以烧结矿竖冷炉为研究对象,利用离散单元法(DEM)模拟缓冲仓内和竖冷炉内烧结矿颗粒的偏析行为,分别研究在工业上可行的缓解一次偏析和二次偏析的方法。计算结果显示,在缓冲仓加入分料板会使烧结矿颗粒在中心位置形成料坑,且坑内颗粒粒度明显增大,表明此方法可缓解一次偏析;在进料喉管底部增加分流管可以有效调节烧结矿颗粒的运动方向,控制颗粒落在更有益的位置,从而达到缓解二次偏析的目的,另外,通过调整分流管的倾斜角度还可以进一步优化烧结矿颗粒的二次偏析。  相似文献   
73.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冲击压实在高等级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情况,阐述了冲击压实法的工作原理,指出冲击压实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一种良好方法,其优点是施工效率高,适合于大面积地基处理。  相似文献   
74.
岩体质量分类区间非线性模糊评判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针对现有地下结构岩体质量模糊分类方法的局限性与不足,在考虑岩体质量分类影响因素的模糊性与层次性基础上,重点研究模糊矩阵加权运算的非线性特征及影响因素权向量与隶属度的区间性特征,通过引进非线性模糊矩阵合成算子、区间数学理论和区间数矩阵相对优势度分析方法,建立岩体质量分类的区间非线性模糊评判方法。该方法减少评判的主观性,更好地反映出不利因素对评判结果的影响,从而使岩体质量分类方法更趋合理化,并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工程实例计算及其与同类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均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75.
76.
77.
78.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间包吸附器,其由数列条柱组成,条柱呈交错排列,其间距为10~20mm。直径30~70mm。本吸附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吸附器和钢水接触的活性表面积大,吸附夹杂物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79.
混凝土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今天,混凝土的裂缝较为普遍,在桥梁工程中裂缝几乎无所不在。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小心谨慎,但裂缝仍然时有出现。究其原因,我们对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变化注意不够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80.
通过无压熔渗法制备不同金刚石颗粒粒径的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研究了金刚石颗粒体积分数及粒径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导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二维平面四颗粒及多颗粒随机分布复合材料模型,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参考文献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利用激光热导仪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用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热导率随金刚石颗粒体积分数及粒径的增加而增加。当金刚石颗粒体积分数小于40%时,模拟结果与实验值较为吻合,在高填充下,模拟值明显高于实验值;当金刚石颗粒粒径为82.5~110μm时,模拟值与实验值较为接近。当粒径小于66μm或大于165μm时,模拟值与实验值存在一定偏差,但整体变化趋势与实验结果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