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3篇
  免费   774篇
  国内免费   357篇
电工技术   646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497篇
化学工业   951篇
金属工艺   493篇
机械仪表   590篇
建筑科学   777篇
矿业工程   446篇
能源动力   249篇
轻工业   909篇
水利工程   308篇
石油天然气   371篇
武器工业   76篇
无线电   85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97篇
冶金工业   243篇
原子能技术   64篇
自动化技术   643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466篇
  2022年   457篇
  2021年   412篇
  2020年   417篇
  2019年   512篇
  2018年   473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789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了掌握高Al2O3条件下(w(Al2O3)为15%以上)高炉渣系的熔化特性,利用差式扫描量热仪分析了不同w(MgO)/w(Al2O3)、碱度(R)以及w(Al2O3)对高铝高炉渣的熔化温度及熔化热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炉渣熔化开始温度为1 248~1 291 ℃、熔化结束温度为1 432~1 485 ℃、熔化热为137~211 J/g;当w(Al2O3)=15%、高w(MgO)/w(Al2O3)时,发生了共晶逆反应,导致高炉炉渣熔化开始温度逐渐降低,但由于高炉炉渣的液相线温度基本未变,所以炉渣熔化结束温度基本未发生改变;w(Al2O3)为20%时,随着w(MgO)/w(Al2O3)的增加,炉渣中易生成熔点较高的镁铝尖晶石,导致高炉炉渣熔化开始温度逐渐增大,与此同时,炉渣液相线温度逐渐降低,导致炉渣熔化结束温度逐渐降低;随着碱度R的增加,高炉炉渣中生成了具有高熔点的化合物、炉渣的液相线温度升高,使得高炉炉渣的熔化开始温度逐渐增加、炉渣熔化结束温度逐渐升高;随着w(Al2O3)的增加,发生了共晶逆反应,故炉渣的熔化开始温度逐渐降低,而随着w(Al2O3)的增加,炉渣中键能较大的Al—O键增多,需要在更高温度下才能实现炉渣的最终熔化,即熔化结束温度逐渐增加;随着w(MgO)/w(Al2O3)、R以及w(Al2O3)的增加,炉渣熔化热逐渐增多。分析认为,随着R的增加,炉渣中有高熔点化合物的生成,熔化热增加;随着炉渣中w(Al2O3)的增加,炉渣中Al—O键增多,解聚破坏熔渣结构消耗的热量增多;而随着w(MgO)/w(Al2O3)增加,高熔点化合物的生成或熔化开始温度降低,造成熔化热增加。  相似文献   
52.
卢春光  张国磊  成国光  苗红生  张旭 《钢铁》2022,57(12):88-96
 以西宁特钢EAF→LF→VD→IC工艺路线生产GCr15SiMn轴承钢为研究背景,采用矿物解离分析仪、夹杂物自动分析系统、化学分析及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检测手段与热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铸锭中大尺寸TiN夹杂物的析出机理,分析了冶炼阶段钢液中钛含量增加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工艺。通过对轴承钢中残余钛、氮含量的热力学计算,发现大尺寸TiN主要是在凝固过程中析出和长大,降低冶炼过程中钛含量是控制TiN生成的主要途径。对原工艺冶炼过程钛含量变化进行分析,钢液中钛增量主要发生在EAF出钢→LF结束阶段,其中52%钛增量来自于炉渣。为了避免炉渣中钛进入钢液,借助于七元炉渣CaO-SiO2-MgO-FeO-Al2O3-MnO-TiO2与钢液之间平衡的钛分配比(LTi)模型,计算了铝含量和炉渣中CaO含量对LTi 的影响,预测了最佳的平衡炉渣成分。结果表明,适当降低铝含量和炉渣中CaO含量可以提高渣-钢之间的钛分配比,降低钢液的钛含量;当铝质量分数为0.015%~0.025%、CaO质量分数为50%~55%时,其他炉渣组元的最佳成分(质量分数)为18%~24% Al2O3和12%~17% SiO2。此外,定量描述了不同LTi条件下EAF下渣量与LF终点钛含量的关系。最后,采用“低炉渣碱度、低铝含量以及严格控制电炉下渣量”的改进措施进行了优化试验,优化后冶炼终点钛质量分数可控制在小于0.002 0%,铸锭TiN平均数密度可由原工艺的2.09个/mm2降低至0.73个/mm2,且TiN尺寸几乎都小于10 μm。  相似文献   
53.
以武穴长江公路大桥主桥15号主塔斜拉索安装为例,系统介绍了该桥斜拉索安装施工中索力计算、斜拉索挂设、斜拉索张拉、索力调整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可为同类工程做参考。  相似文献   
54.
以2090 Ce合金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时效时间的室温拉伸断口进行了半定量分析,探讨了拉伸性能对断裂特征的响应关系,重点分析合金分层裂纹的形成过程。研究表明:2090 Ce合金的断裂方式以韧窝、分层开裂和沿亚晶界开裂3种为主,随时效时间的延长,韧窝、分层开裂逐渐减少,沿亚晶界开裂比例逐渐加大:分层开裂程度与时效程度有密切关系:分层开裂过程与试样内部受力状态、晶界状态有密切关系。分层最先发生在试样中心,随后在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处反复发生,最终将试样分割成一系列平行的薄板。时效后期由于亚晶界的弱化,使裂纹倾向沿亚晶界扩展,从而抑制分层开裂的发生,同时导致合金强度,尤其是塑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55.
坐姿舒适度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概念。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评价座椅舒适度的方法,现有的评价方法大多是基于单一分析的,缺乏对问题的多方面分析。提出了一种将实际环境中的调查方法与虚拟环境相结合的新方法。首先,利用运动分析鹰眼数字系统捕捉参与者的身体运动动作,得到人体在空间中的点位信息,然后,将运动分析EVaRT软件与西门子Jack软件进行实时连接。利用JACK软件中的TAT报表工具输出数据,并在MATLAB中使用自行开发的程序计算出不同座椅坐姿的关节角度、扭矩和肌力,并完成数据分析。在分析了所有的运动研究结果后,发现两种类型的椅子之间差异变得明显。与此同时,研究肌肉舒适度指数,探索新的坐姿舒适度评价方法。将坐姿舒适度指数法与人体数字模型相结合,可以对坐姿舒适性进行分析,可用于优化人体坐姿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56.
THE SIMULATION OF LIQUID DISTRIBUTION BASED ON MARKOV PROCES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e Markov process with discrete state and time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distribution of liquid flow in apacked column.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agrees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57.
对石油七厂新工艺生产的82—12和美国Exxon公司的Pafafeow—149进行了分离和分析  相似文献   
58.
选择微波辐射预处理废催化剂,可以显著提高锌的浸出率。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微波辐射预处理前后和浸出前后的物相及废催化剂形貌进行了表征。废催化剂原料以乙酸锌和活性炭为主。经过微波辐射预处理后,发生了物相变化,废催化剂中以碳和氧化锌为主要物相,并且活性炭孔道打开,氧化锌吸附于废催化剂表面和孔道中,大大提高了与浸出剂的接触面积。浸出后,废催化剂中以碳为主要物相,实现了氧化锌与碳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59.
基于新安江水库实测洪水资料,评估了经验单位线法在坝址洪水推算的精度和适用性,结果表明,经验单位线法在新安江流域坝址洪水推算中具有较好的精度和适用性,与实测洪水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可作为新安江水库洪水预报的补充方法,同时可为海外相似流域坝址洪水推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张秀莉  万雄  张泽廷 《现代化工》2002,22(11):21-23
提出了一种在室温条件下 ,皂化膜萃取法合成稀土橡胶主催化剂环烷酸钕的新工艺 ,并对其影响因素和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皂化萃取工艺 ,可提高Nd3 +的利用率 ,并可根据皂化率任意控制游离酸浓度。采用膜萃取工艺可减少环烷酸钕中的含水量 ,制得的环烷酸钕具有良好的二烯烃定向聚合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