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9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着重从材料强度的观点,就材料的组织形态、表面强化及断裂机制等方面,论述了发挥球墨铸铁强度潜力的途径。研究的结果。对扩大球铁的应用,制定球铁的技术条件和检验标准,合理设计强韧化工艺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在提高某些球铁零件使用寿命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完了“C级”矿用圆环链专用低碳合金钢23MnCrNiMo64的母材及带焊缝试样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静强度性能及不同深度缺口试样的冲击韧性的变化规律,同时还研究了淬火后中低温回火的偏针拉伸性能以及形变强化指数的变化,为“D级”高强度圆环链的研制和确定较佳的复合强韧化工艺参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喷丸强化对矿用圆环链各项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强化机理。试验表明:喷丸的圆环链拉-拉脉动疲劳寿命与未喷丸的比较:由6.4×10~4提高到14.04×10~4周次,寿命提高119%。这一强化工艺的实施,可提高刮板运输机的可靠性及使用性能的要求,也改善了运行的安全,是值得推广采用的强化措施。随着煤炭工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开采强度的增大,对刮板运输机上的主要部件-圆环链的强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我国煤炭部的标准中均有所反映。根据圆环应力测定表明:最大应力位于外表面的顶端(图1中1点位置),次大应力位于内侧中部(图1中2、3点位置,3点为焊接部位),在拉应力作用下,应力值增长较快,所以对其采用喷丸强化以提高疲劳寿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断裂失效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而疲劳断裂占断裂失效的70-80%,因此研究材料疲劳强度的强化途径是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课题。本文提出了常用台金结构钢、渗碳钢、低合金高强度钢以及球墨铸铁等材料,经整体热处理或表面化学热处理后再复合表面形变强化的综合应用(即复合强化)。有针对性地研究了其强化规律与疲劳强度的相互关系。研究指出:(1)复合强化是发挥材料疲劳强度潜力的有效途径;(2)可使高强度钢σ-1n/σb仍保持线性关系;(3)提出了采用局部形变强化,克服零件的薄弱环节,使零件各部位的材料疲劳强度接近等强度设计的技术观点。本文并从断裂力学与表面微观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残余压应力等因素的有益作用探讨了强化机制,同时将研究结果有效地应用于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15.
断裂失效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而疲劳断裂占断裂失效的70%~80%,因此研究材料疲劳强度的强化途径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提出了常用合金结构钢、渗碳钢、低合金高强度钢及球墨铸铁等材料,经整体热处理或表面化学热处理后,再复合以3500MP,滚压力进行形变强化,有针对性的研究了其强化规律与疲劳强度的关系。研究指出:(1)复合强化是发挥材料疲劳强度潜力的有效途径;(2)可使高强度钢的σ—1n/σ_b仍保持线性关系;(3)提出了采用局部形变强化,克服零件的薄弱环节,使零件各部位的材料疲劳强度接近等强度设计的技术观点。并从断裂力学与表面微观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残余压应力等因素的有益作用探讨了强化机制。复合强化工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在弱酸、弱碱的工作环境中,低合金高强度~(23)MnCrNiMo~(64)钢淬火,中低温回火状态下,不同组织与强度的拉一拉脉动腐蚀疲劳性能,同时用扫描电镜观案了断口形貌及断裂特征,用俄歇谱仪对腐蚀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为寻求强韧性抗腐蚀疲劳破坏的较佳匹配,性能估算和制定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提供依据,并对滚压形变强化提高拉一拉腐蚀疲劳性能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cf53钢的静弯性能,弯曲疲劳性能。用小能量多冲试验测出了cf53钢的A-N曲线,分析了不同能量下多冲断口的微观断裂机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以23MnCrNiMo钢为对象,进行一系列接近滚子链零件工作状况的试验,即包括冲击、磨损及疲劳三种因素的冲击滚动磨粒磨损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阐明材料表面硬度、载荷、加载速率、磨料等因素对于磨损量大小及出现裂纹剥落等现象的周次高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