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33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5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采用强流脉冲离子束在束流密度为200 A/cm2、辐照次数为1~10次条件下对AZ31镁合金微弧氧化膜进行辐照改性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氧化膜的表面及截面形貌进行表征;在Princeton Applied Research(PAR)2273型电化学工作站测量氧化膜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在束流密度200 A/cm2、5次辐照条件下氧化膜表面获得连续、致密的改性层;以3.5%NaCl溶液为腐蚀液,氧化膜表面发生的腐蚀过程由辐照前的活化溶解向辐照后的钝化-孔蚀击穿转变;在束流密度200 A/cm2、5次辐照条件下击穿电位提高到最大值-800 mV(vs SCE)。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产生的连续致密改性层是氧化膜耐蚀性改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
刘德良  孙昂  徐久军 《机床与液压》2012,(1):134-135,142
在弹流动力润滑中,尤其是在重载的情况下,润滑剂呈现出强烈的非牛顿流体的流变特性,添加剂以及合成润滑剂的使用,也会导致润滑油呈现非牛顿性质,从而使得润滑剂的流变行为成为润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对于高速或重载的情况,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热效应是明显的、不可忽略的。选用Ree-Eyring模型,通过联立求解雷诺方程、弹性变形方程、能量方程而得到线接触非牛顿流体热弹流的温度场,分析了不同载荷下的温升变化,从而找出油膜内温度场随载荷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3.
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X光电子能谱等微观分析手段 ,系统研究了氧离子束辅助离子束沉积方法制备的Al2 O3 薄膜的化学成分、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及其随退火温度的变化 ,并对Al2 O3 薄膜折射率、显微硬度和膜基结合强度等物理特性及其随沉积温度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发现 :用离子束辅助沉积制备的薄膜基本满足Al2 O3 的标准成分配比 ;在沉积温度低于 5 0 0℃制备的Al2 O3 薄膜以非晶Al2 O3 相a Al2 O3 为主 ;Al2 O3 薄膜的表面粗糙度、折射率、显微硬度随沉积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当沉积温度高于 2 0 0℃时 ,薄膜与基体间的膜基结合强度将随沉积温度的增加而下降。分析表明 :薄膜表面形貌与晶体内部的结构相变有关 ,薄膜的退火相变途径为a Al2 O380 0℃ γ Al2 O310 0 0℃ γ Al2 O3 +α Al2 O312 0 0℃ α Al2 O3 。  相似文献   
54.
报道了用电子回旋共振(ECR)等离子体增强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PEMOCVD)方法在GaAs(001)衬底上成功地制备出GaN量子点.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表明成核密度高达1010cm-2,量子点直径约为30nm.采用300℃低温氮化,600℃退火和500℃缓冲层,600℃退火工艺制备.GaN量子点的密度和大小由制备温度和时间所控制.最后讨论了量子点成核的机制.  相似文献   
55.
摩擦表面的表面织构具有改善摩擦副表面接触方式和润滑状态的作用。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表面织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采用D2Q9二维速度模型,非平衡外推边界处理格式,编写了模拟的计算程序,模拟出二维方槽、三角形槽及梯形槽织构表面的流动。针对上述流动,计算出雷诺数不同时的流线图,并分析了不同形状凹槽流动的变化,计算了不同形状、深度条件下阻力系数的变化并概括了影响规律。通过对表面阻力的比较发现:梯形凹槽是最优的表面织构;由方形槽的模拟可知,织构形状的深径比也存在最优值,从而证明了Boltzmann方法是模拟复杂流体运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6.
β-SiAlON/BN复合陶瓷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压烧结方法制备了β-SiAlON/BN复合陶瓷,研究了其相组成、微观形貌、1000℃抗弯强度和1300℃抗氧化性.结果表明:β-SiAlON/BN微观形貌为片状BN夹杂在柱状β-SiAlON晶粒之间;β-SiAlON/BN复合陶瓷1000℃抗弯强度大于600MPa,并随着BN掺量的提高,1000℃抗弯强度下降;复合陶瓷1300℃以β-SiAlON氧化为主,单位面积氧化增重量随着BN掺量的提高而减少.  相似文献   
57.
船舶柴油机缸套活塞环微观滑动接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模拟试验的相似准则设计了磨损试验,得出硬化相的性能和含量与试验所选用的材料在性和一致,且随着载荷的增加,材料发生拉毛的时间呈指数关系下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摩擦配对副三滑磨面接触模型,为更好地解释内燃机气缸套及活塞环的磨损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利用复合直接迭代方法计算多组不同工况下点接触弹流问题,分析速度及载荷对压力分布及油膜厚度的影响,旨在为摩擦、磨损分析提供快速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59.
设计了新型低合金白口铁的显微组织和化学成分,研究了稀土复合处理与热处理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它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此外,还地PH=6的弱酸性砂浆冲蚀磨损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0.
陆传荣  朱峰  金梅  徐久军 《柴油机》2014,36(3):14-17
针对CKS活塞环-合金铸铁缸套配对副,将CKS活塞环与不同材质、珩磨纹角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合金铸铁缸套对磨,通过比较各配对副的摩擦、磨损性能和抗黏着性能,研究CKS活塞环与合金铸铁缸套的匹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与CKS活塞环配对时,四种材质缸套的抗黏着性能相近,CuVTi材质的缸套表现出较低摩擦系数和磨损量;缸套珩磨纹角度为40°、表面粗糙度为1μm时,摩擦、磨损和抗黏着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