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56篇
金属工艺   11篇
冶金工业   11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51.
8—氨基喹啉类有机分析试剂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赵建为  徐其亨 《化学试剂》1992,14(6):346-351
综述了8-氨基喹啉及其衍生物在光度分析、荧光分析、极谱分析、重量分析及萃取分离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2.
二安替比林甲烷及其衍生物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强  徐其亨 《化学试剂》1994,16(4):227-234,250
对二安替比林甲烷及其衍生物在1980-1992年期间的应用作了较全面的评述。包括:试剂的类型和分析特性,试剂在分光光度法,萃取光度法,分离和富集,化学光谱法,重量法,滴定分析法,极谱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中的应用。文献132篇。  相似文献   
53.
在Tween-80存在下,钯与5-(4-硝基苯偶氮)-8-氨基喹啉(p-NPAQ)在碱性介质中形成1:2蓝货色配合物,λ_(max)在660nm处,摩尔吸光系数ε=4.5×10 ̄4。钯量在0~3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于催化剂、阳极泥中微量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4.
5-苯偶氮基-8-氨基喹啉荧光光度法测定微量Au(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5-苯偶氮基-8-氨基喹啉(PAAQ)曾用作Pd(Ⅱ)和CN~-的萃取光度试剂,但未见用于荧光分析。与具有硬碱和交界碱两种功能的8-羟基喹啉衍生物类似物相比,PAAQ只具交界碱一种功能,其选择性应当较好。合成该试剂后,实践证明它是Au(Ⅱ)、Fe(Ⅲ)、Cr(Ⅵ)、Mn(Ⅶ),V(Ⅴ)和Cu(Ⅱ)较好的荧光试剂,选择性比8-羟基喹啉类似物好得多。 实验部分 一、PAAQ的合成和鉴定 参照并改进文献合成了8-氨基喹啉(AQ),产率54%,从AQ出发,参照文献合成PAAQ,产率56%。  相似文献   
55.
硫氰酸盐耐尔蓝萃取浮选光度法测定微量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碱性染料萃取光度法,目前仍是国内测定微量金的主要手段,最有实用价值的是孔雀绿、乙基紫、甲基紫和结晶紫,其摩尔吸光系数ε在(5~12)×10~4之间,但金的萃取—浮选光度法还未见有报导。我们发现Au(Ⅲ)—SCN~-—耐尔蓝(Nile Blue简称NB,C.I.№913)三元离子缔合物可被苯、甲苯和二甲苯定量浮选,而且组成固定,ε达(1.5~4.2)×10~5,但以二甲苯体  相似文献   
56.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钇与钼酸铵形成钇钼杂多酸。该酸与罗丹明B(RB)形成离子缔合物,其摩尔比为Y:RB=1:2。在实验条件下,显色体系于590nm处有最大吸收,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3.53×105,钇量在0~3.5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稳定性好,至少稳定60天以上。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元素不干扰。本法已用于某些矿样中钇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7.
合成并鉴定了二安替比林基─(2─溴)苯基甲烷(DAOBM),研究了它与钒(Ⅴ)的显色条件。在Tween─80和Mn(Ⅱ)存在下,DAOBM与V(Ⅴ)在H3PO4(1+10)介质中生成橙色产物,λmax=490nm,ε=1.55×106L·mol-1·cm-1,V(Ⅴ)的浓度在0.1~0.9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中草药和矿样中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8.
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耐尔蓝(NB)与抗钼杂多酸络阴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其最大吸收位于585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3.59×105L·mol-1·cm-1,服从比尔定律范围0~2μgSc/25ml,测定极限3,0ngSc/ml(n=7),对于0.04μgSc/ml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2.8%(n=10)。离子缔合物的摩尔组成为Sc:Mo:NB=1:12:3。本法已用于地质样品中钪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9.
研究了在磷酸介质中 Cu(Ⅱ)抑制 Mn(Ⅱ)对二安替比林基邻溴苯基甲烷(DAoBM)与铬(Ⅵ)的显色反应动力学条件,建立了一种利用灵敏的阻催反应选择性测定痕量 Cu(Ⅱ)的新方法,可测0.5~5.0μg/25ml范围的铜(Ⅱ)。方法检测限为2.0×10~(-8)g/ml。  相似文献   
60.
罗丹明B—铜钨杂多酸—聚乙烯醇体系光度法测定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一个新的光度法测定铜.在聚乙烯醇存在下铜钨杂多酸络阴离子与罗丹明 B(RB)阳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在0.96mol/L 硫酸介质中缔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53×10~6,铜量在0~0.5μg/25ml 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测定下限0.36ng/ml(n=12),对0.018μg/ml 铜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3%.缔合物至少稳定240h,缔合物的摩尔组成为 Cu:w:RB=1:12:5.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本法已用于天然水、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