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34篇
机械仪表   48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电火花加工表面质量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简要介绍了电火花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及对其进行研究的意义.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电火花加工表面质量研究的现状及进展,并指出了电火花加工表面质量研究需进一步完善的内容,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工程陶瓷超声加工的基础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工程陶瓷超声加工的基本原理以及加工过程中材料去除机理。对超声加工陶瓷的基本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3.
利用动载磨损试验机对经过不同处理的铬铸钢试样进行磨损试验,研究变质处理、热处理或者二者共同作用对含铬铸钢磨损性能及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Cr钢铸态组织未经过变质时,在铸态组织中容易产生网状碳化物,即使在经过热处理也无法全部断开网状组织;而经0.25%稀土硅变质后再经960℃×4h正火,其耐磨性提高了66%。其主要原因在于稀土变质及热处理使含铬铸钢铸态组织中连续网状的共晶碳化物转变为断续状的小块状碳化物所致。  相似文献   
64.
分析了数控展成电解加工整体叶轮叶片的直纹曲面所产生的误差 ,对产生误差的各有关因素及可能产生误差的大小 ,进行了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减小加工误差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5.
为解决整体叶轮叶片型面的精加工难题,进行了展成电解磨削的机理研究。在分析了展成电解磨削加工中的电极反应和展成电解加工的成型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展成电解磨削加工工艺试验,提出了临界展成速度的概念,得到了展成电解磨削加工去除余量的规律。解决了一系列工艺问题,最后加工出了符合设计要求的整体叶轮。加工效率比手工修磨、抛光提高12倍以上。  相似文献   
66.
电解加工间隙中的传质过程及其对电解加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应用流体力学、传质学和电化学理论,分析了电解加工间隙中处于紊流状态的电解质溶液内的传质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阳极电流密度的计算方法,并讨论了外加电压、电解质浓度、流速等参数对电解加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整体叶盘、整体叶轮构件对于提高现代航空发动机性能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加工技术至今仍是一个难题.整体叶盘(包括整体叶轮)将叶片和轮盘制作成一个整体,代替通常叶片榫齿与轮盘榫槽再加锁片的连接结构,使零件数量大大减少,整体重量也明显减轻;同时由于整体叶盘可以消除传统叶片、轮盘结构中气流在榫头与榫槽中逸流所造成的损失,使发动机工作效率增加,从而使整台发动机推重比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8.
喷射电解加工小孔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徐家文  赵建社 《中国机械工程》2011,22(21):2624-2627
喷射电解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电解加工的无成形阴极、无进给量的加工方法。针对该方法,基于电场理论,建立了二维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同时通过工艺对比实验研究了喷射孔径、加工电压和电流方式对加工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液压力和加工间隙一定的条件下,喷嘴孔径越小,喷射电解加工小孔质量越高;其加工电压应在120...  相似文献   
69.
针对硅片的传统化学机械抛光,特别是随着硅片直径不断增大,硅片抛光表面质量和抛光效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介绍一种超声椭圆振动-化学机械复合抛光新技术,并对抛光机理,抛光工具设计,性能及检测进行了详细论述和说明。在上述研究工作基础上,建立了超声椭圆振动辅助抛光实验系统,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抛光加工中引入超声椭圆运动后,工件抛光表面粗糙度值由传统抛光法的Ra0.077μm降低到Ra0.032μm,材料去除率最多可提高24%,且工件表面形貌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0.
内喷式阴极展成电解加工中的流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