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41篇
金属工艺   1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4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16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表面活性剂吸附对固/液分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32.
黏土矿物的水化膨胀和分散运移是造成井壁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线性膨胀的测定,研究了聚乙二醇(PEG)和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对安丘膨润土膨胀性的抑制作用。PEG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AA均具有较强的防膨作用,PEG/FAA二元复配体系对黏土的防膨作用优于其单一组分,说明FAA与PEG,在防膨作用方面具有协同效应,但PEG/AS和PEG/CTAB二元及其三元复配体系的防膨作用无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3.
吸附分离二甲苯分子筛的改性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13X型沸石分子筛作为改性对象,用填充柱分离色谱考察了混合二甲苯的分离效果,通过钾、钡离子的单独改性和复合改性的研究表明,钾离子的交换优于钡离子,复合改性的分子筛的分离效果优于单种离子。  相似文献   
34.
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以及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从荧光技术在研究表面活性剂-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应用为出发点,介绍了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合物的结构及相互作用过程中蛋白质结构的变化;在阐述表面活性剂-蛋白质相同电荷混合体系及相反电荷混合体系的不同相行为特征的同时,介绍了NMR弛豫技术和冷冻蚀刻电镜在研究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蛋白质混合溶液的界面吸附行为的研究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为主线,介绍了表面活性剂-蛋白质混合溶液界面吸附的2种机理,以及LB膜技术和流变学研究方法在研究表面活性剂-蛋白质相互作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5.
上沟水利枢纽工程帷幕灌浆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的灌浆施工是钻孔垂直于施钻面,个别有钻孔倾向迎水面,钻孔角度与地层构造没有关系。浆液采用由稀到浓的多级配比浆液。而近年来发展的灌浆新方法是通过对地层构造特征的数据采集、分析,计算出钻孔的矢量;通过室内浆液配比再进行现场灌浆试验,确定合理的浆液配比和灌浆参数。与常规的灌浆方法相比,新的灌浆方法充分考虑了钻孔与地层构造特性的关系,以及浆液在灌浆过程中的性质,更切合实际的地层构造特性,有利于发挥浆液的功能和效力。文中以上沟水利枢纽工程帷幕灌浆为例对斜孔帷幕灌浆施工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6.
徐桂英 《山西建筑》2010,36(35):266-267
针对目前国内公路上车辆超载超限普遍的情况,探讨了重载沥青路面设计,结合重载作用对沥青路面的影响,从材料、配合比、结构等方面入手,阐述了重载作用下沥青路面设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37.
开发天然羧酸盐在油田中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天然羧酸盐在我国有丰富的资源,并且混合天然羧酸盐价格便宜,有很好的界面活性和抗二阶金属离子的能力。本还阐明它们在钻井泥浆,油田开采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8.
用于染料废水脱色的镁铝复合活性硅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制备了一种用于染料废水脱色的新型絮凝剂-镁铝复合活性硅,实验了它的絮凝除浊性能和对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5.0 ̄10.5范围内,ASMA具有良好的絮除浊能力,ASMA用于染料废水脱色,适用pH范围宽,脱色效果好,ASMA的絮凝脱色性能优于PAC和AS。  相似文献   
39.
董源  徐桂英 《材料导报》2022,36(3):103-112
当今,化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世界各国都在寻找能够绿色高效地利用能源的新技术途径.在众多新技术途径中,热电转换技术因具有可以直接把热能转换成电能、不产生气体排放、不需要预先生产热能、仅靠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废热即可发电等特点,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目前已经在深空探测、能源回收、空调制冷、芯片冷却等方面得到应用.半导体GeTe材料,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中温热电材料.在GeTe合成中,一般Ge不能完全参与反应而产生Ge空位,一个Ge空位会产生两个空穴,空穴作为载流子完成电导和电子热导,所以GeTe的热电性能与Ge的参与反应数量有关,受其制备工艺的影响很大.由于Ge不能完全参与反应,产生了大量的空穴载流子,载流子浓度高导致电导率高的同时,电子热导率也很大,限制了GeTe的热电应用.GeTe因为禁带比较窄,并且存在相转变过程,使其有着复杂的热电行为特征.采用不同的元素掺杂和烧结成型工艺会对GeTe的组成、晶体和能带结构及其热电性能产生巨大影响,为探索合适的组成、微观结构和制备工艺以提高GeTe基材料的热电优值提供了可能.此外GeTe基热电材料还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满足高性能热电器件应用对力学性能的要求.这些特性使GeTe基合金成为目前为止在深空探测中得到实际应用的性能优良的p型中温热电半导体材料.本文主要从烧结工艺、元素掺杂、理论计算等方面,较详细地梳理总结了到目前为止对提高GeTe热电性能的探索和研究成果,以期为GeTe基热电材料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够实现热能与电能直接转换的功能材料,由于无法有效降低块体热电材料的热导率,其性能研究进展缓慢.自上世纪90年代初Hicks等提出了低维化能够显著提高热电材料性能的理论后,薄膜热电材料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低维化提高材料性能的原因主要是材料在低维化后能够产生量子限制效应,使得电子在被压缩维度的运动受到限制.首先,在费米能级附近,与Seebeck系数呈正相关的电子态密度会增大,导致低维热电材料的Seebeck系数相比块体材料显著增大.其次,与块体材料相比,薄膜材料存在更多能够散射声子的晶界,能有效降低晶格热导率.在这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材料的热电优值(ZT值)能够显著增大.低维热电材料的研究初期主要是通过数学模型和数值计算,从理论上证明量子效应会影响材料的Seebeck系数和电导率,且能实现二者的独立控制,从而提高材料的ZT值.后期的实验数据证明,通过合适的热处理工艺能够有效降低薄膜材料的缺陷,提高其综合性能.因此,热处理工艺的改进对性能的提升也非常重要.热电材料性能的提升离不开制备工艺的进步.为了获得低维化的热电材料,多种薄膜材料制备工艺被用于样品的制备,且不同的制备工艺各有优缺点.Bi-Te基合金不仅可用于低温发电还可用于低温制冷,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低温热电材料,虽然其块体状态下的热电性能研究已趋于完善,但其薄膜状态下热电性能的理论研究还相差甚远,因此Bi-Te基低温薄膜热电材料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采用不同制备工艺生长Bi-Te基热电薄膜材料的发展状况以及热电性能测试方法,提出了在目前发展薄膜热电材料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并对低维热电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