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管壳式相变储能换热器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了利用优化设计理论对管壳式相变储能换热器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以该装置的成本为优化目标,储热量,放热时间,传热量,加工和防腐要求作为约束条件,得出了最佳的管子半径,厚度及管子根数,并给出了一个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2.
焓差法在烟气—水直接接触换热填料塔高度计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焓差法在烟气-水直接接触换热填料塔高度计算的应用及方法,并在水侧热负荷和入塔烟气比焓不变的条件下,对使用拉西环的填料塔高度进行了计算,结出塔高度与离塔烟气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三效催化剂用储氧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国内外储氧材料的研究进展,简述了不同种类的储氧材料。对固溶体储氧材料CeO2的改性研究表明,过渡金属元素或稀土金属元素被嵌入CeO2晶格形成固溶体,可极大地改善CeO2基储氧材料的储氧性能和热稳定性能,促进CeO2基储氧材料广泛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对比了目前北方几种常见的供暖方式,总结了电蓄热供暖的特点。采用铝硅合金作为相变材料,设计了一种高温相变电蓄热供暖装置,并对其蓄热和热能输出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圆柱形金属储热体凝固过程的传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秀芳  张仁元 《新能源》2000,22(3):23-28
研究了圆柱形金属储热体凝固过程的传热。考虑液相区域中自然对流的影响,建立了柱坐标下温度和流动微分方程组,并采用固定界面定界面法求解,得到了凝固过程中液相区域的流函数图线、固液两相温度分布及界面移动规律。着重讨论了液相区域对凝固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何淋  柯秀芳 《节能》2020,39(5):44-48
一种基于低温复合相变材料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有效利用了相变材料的潜热优势,让电池模组在较低的温度区间得以快速地散热热量,以达到热管理的要求。膨胀石墨与氮化硼的加入有效减缓液化析出的同时提高了整个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在4C的放电条件下,无热管理的电池模组最高温度达到了72.67℃,采取强制对流冷却的模组最高温度为57.67℃,PCM冷却方式的最高温度为54℃,相对于前者分别降低了35.6%、6.8%;其温差为3.5℃,可以满足电池模组的最大温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Al-Si合金的储热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Si含量为10%-13%的Al—Si合金进行了加速氧化、热循环和掺Fe实验,研究了其在不同热循环条件下的相变储热性能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在空气中经几百h的高温氧化后,氧化率小于0.01%,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经过0,4,23,60,100,200,300,400,500,600,700次熔化-凝固循环后,相变温度的变化为3.8-11.8℃,相变潜热从484.86kJ/kg下降到432.62kJ/kg.当Al—Si合金的掺铁量为0.5%时,相变潜热下降6.5%;对于缓冷的储能过程,偏析较小并在循环多次后趋于缓和和稳定.Al—Si合金成份和结构的变化对材料的储热性能影响较小,在长期的热循环过程中有良好和稳定的储热性能.  相似文献   
18.
无机盐/陶瓷基复合储能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研究了Na2CO3-BaCO3/MgO和Na2SO4/SiO2两种显热/潜热复合储能材料的性能,稳定性及无机盐在多孔陶瓷体微结构内的容积份额与成型压力、烧结温度、升温速度、保温时间以及添加剂的性质等因素的关系,得到了材料的最佳配方和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19.
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系统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毛凌波  张仁元  柯秀芳  陈枭 《材料导报》2007,21(12):12-15,23
对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及其所用集热介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用于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系统的集热介质主要有黑色液体、气-固或液-固悬浮体系、熔盐及其三者的相互混合物。在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中,由于集热介质既是吸热材料也是传热材料,因此,要求集热介质应具有吸收率高、稳定性好、热导率高、与容器相容性好等性能,但是目前传统的集热介质都存在较多的不足,难以推广应用。提出了使用纳米流体作为新一代直接吸收式太阳能集热介质,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实验,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纳米铜粉在太阳能集热器循环工质中的分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阿拉伯树胶和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以乙二醇水溶液为分散介质,采用球磨分散法制备用作太阳能集热器循环工质的铜纳米流体.通过分光光度法和沉降法研究分散剂含量和球磨时间等因素对铜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阿拉伯树胶和六偏磷酸钠均能有效的分散铜纳米颗粒,得到均匀、稳定的铜纳米流体.当用阿拉伯树胶作分散剂时,质量分数为0.25%、球磨时间为6h时,分散效果最佳.用六偏磷酸钠作分散剂,质量分数为0.1%、球磨时间为2h时,分散效果最佳.阿拉伯树胶对铜纳米颗粒的稳定分散作用主要是通过空间位阻机制来实现的,而六偏磷酸钠对铜纳米颗粒的稳定分散作用则主要是通过静电稳定机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