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9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篇 |
综合类 | 23篇 |
化学工业 | 19篇 |
金属工艺 | 47篇 |
机械仪表 | 7篇 |
建筑科学 | 11篇 |
矿业工程 | 5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轻工业 | 15篇 |
水利工程 | 15篇 |
石油天然气 | 7篇 |
无线电 | 1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 |
冶金工业 | 35篇 |
原子能技术 | 3篇 |
自动化技术 | 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91.
目前国内生产的运动不均匀度的测量仪仪器主要是光栅爬行测量仪,通常与光线示波器配合使用,以对运动不均匀度作定性观察,但无法作定量分析。本文利用单片机主栅爬行测量仪发展了计算机测试系统,能够迅速画出运动不均匀度的电压-时间,位移-时间,速度-时间,位移偏差-时间曲线图,并能计算和打印现表征不均匀度的各种参数,如最大搞通爬步,位移波测量,速度波动量,脉动率,停留时间,爬行频率,纹波率等。 相似文献
92.
介绍了弹粘塑性阶谱块体单元法在某重力坝坝段的变形与稳定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者基本吻合。通过计算和试验,揭示了该重力坝坝段的位移、应力、应变和点安全系数分布规律,验证了弹粘塑性阶谱块体单元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此外,还对重力坝坝内压力钢管道和厂坝接缝灌浆的模拟、以及大坝安全度的评价等实际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3.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价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矿区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及其特征,提出了矿区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方法的定量评价模型,力求使可持续在矿区发展战略制定中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和实际应用价值,最后以铁法矿区为例,给出评价结果,提出了该矿区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 。 相似文献
94.
连铸板坯辊道输送和保温过程传热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连铸板坯辊道输送和保温坑保温过程传热数学模型,并用实测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模型可用于预报铸坯在输送及保温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及制定连铸坯“传搁时间表”,为连铸板坯热送热装炉提供温度查询依据。 相似文献
95.
96.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成灰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以及生物质与煤单独燃用存在的问题,生物质与煤混燃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生物质与煤混燃存在的结渣积灰等问题制约着混燃技术的推广利用,因此研究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的成灰特性具有现实意义.文章详细介绍了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成灰特性的影响因素和分析方法,认为温度是影响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成灰特性的主要因素;生物质与煤的混合比例对灰渣成分有一定影响,但二者间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燃料中的碱金属、氯、硫是引起结渣积灰的主要物质.由于生物质与煤的成灰特性相近,只是灰渣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因此可以利用已有的煤结渣特性研究成果,分析混燃的成灰特性,但须要考虑生物质灰分的特征. 相似文献
97.
采用UCT工艺处理低C/N值城市污水,考察了其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UCT工艺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为87.3%,进水中较高浓度的氨氮对COD去除效果有一定的影响;系统运行稳定后,对氨氮的去除率可保持在90%以上,硝化效果较好;在无外加碳源的情况下,UCT工艺对总氮的去除率为50%左右,投加甲醇碳源调节污水的C/N值为6.2左右时,对总氮的去除率可稳定在80%以上;进水中较高浓度的氨氮对系统除磷效果的影响较大,在硝化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对总磷的去除率可达86%,在硝化效果较好的情况下除磷效率较低,为50%左右。 相似文献
98.
选用纯铝、结晶硅、Al-50%Mg中间合金配制过共晶Al-Mg-Si熔体,熔体在无搅拌、电磁搅拌2种条件下在石墨模具中铸态成型.Mg2Si相在凝固过程中原位析出为铝基体的颗粒强化相,其理论质量分数为20%,制得Mg2Si颗粒增强铝基原位复合材料.金相和SEM检测结果显示,无搅拌试样中初晶Mg2Si尺寸20~40 μm,呈块状,在基体中分布弥散均匀;共晶Mg2Si呈枝杈状;搅拌试样中块状初晶Mg2Si尺寸增大,并呈明显的"中心少、边缘多"的偏析,具有表面强化的效果,共晶Mg2Si呈手指纹状.结果认为,无论是初晶还是共晶Mg2Si相都会受到凝固条件的影响.如果要制备均质Al-Mg2Si复合材料,宜选用铸态;如果要制备表面强化的Al-Mg2Si复合材料,宜选用适当强度的电磁搅拌成型. 相似文献
99.
矿粉/EPDM新型吸油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作为基体,矿物提取后的废弃物(矿粉)为填料,利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出一种新型吸油复合材料,这类材料可以直接漂浮于含油废水表面使用。研究了填料和交联剂的用量对材料吸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交联剂(DCP)质量分数为2%,矿粉质量分数为20%时,复合材料的吸油率达到最大值。同时,详细讨论了复合材料的吸油机理。此外,还研究了搅拌速度、温度以及pH值对吸油性能的影响,发现:室温下吸油率最大、提高搅拌速度能够使吸油率提高;环境的pH值对吸油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