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2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46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0篇
武器工业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20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李静媛 《发现》2009,(5):24-25
我们处在这样一个购买力下降,经济不景气的时期,消费者会像猫一样精打细算,所有的营销原则只能围绕一个基本目的——让那只奸懒馋滑的猫乖乖地发出狗一般忠实的吠声  相似文献   
63.
应用分形理论研究含MnS的超高强度钢D6AC的分形及其分形维数的测量方法,得出试样的韧性与分形维数DH成正比关系,即韧性随分形维数的增大而增加.揭示了断口分形维数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分形理论在材料领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64.
65.
以巨峰葡萄为原料,采用酿酒酵母实现前期酒精发酵,巴氏醋杆菌进行醋酸发酵,制备葡萄醋。通过设定不同的浸渍温度、发酵温度寻找能够最大限度保留葡萄中各种营养物质并具备最佳口感的葡萄醋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通过高温浸渍、低温发酵工艺进行前期酒精发酵酿造而成的葡萄醋,具有最佳的口感及最为丰富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66.
研究7050铝合金型材在固溶淬火与分级时效各阶段亚晶界的演变,阐明亚晶界形成与晶粒内取向梯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固溶淬火后长轴为200μm、短轴为80μm的纺锤状粗晶组织经过(121℃,360 min)+(177℃,60 min)双级时效处理后,被分割碎化成20μm左右的等轴状细小亚晶组织。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证实碎化由小角度晶界分割造成,且固溶淬火后晶面的弯曲程度经时效后降低了77.8%。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时效过程使淬火散乱位错逐步形成位错列和小角度晶界。二级时效时MgZn2相在亚晶界上析出,促进了Graff试剂的侵蚀效果,使得在光学显微镜(OM)下可观察到亚晶界。  相似文献   
67.
S32760超级双相不锈钢中σ相的析出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学显微镜、纳米力学探针、扫描电镜、能谱仪和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S32760超级双相不锈钢热轧板材经1100℃固溶60 min,并在760~1040℃保温30 min过程中σ相的析出规律,分析了W元素对σ相析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σ相中富集大量Cr、Mo和W元素,贫Ni且不含N。W提高了σ相在高温区间的稳定性,使σ相在760~1020℃的范围内均能析出。在析出鼻尖温度880℃时效30 min后,钢板硬度达最大值37.1 HRC,α相体积分数降至5.3%。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σ相的形貌变化规律为:粒状→粒状+短棒状→片层状→块状。在鼻尖温度(880℃)附近,σ相和γ2相以片层共析形貌析出,而在高温阶段(如960℃)则呈现出γ2相被大块σ相包围的形貌。  相似文献   
68.
焊合室深度及焊合角对方形管分流模挤压成形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Deform-3D有限元分析平台,采用所开发的焊合过程网格重构技术,分析方形管分流模双孔挤压时焊合室深度及焊合角对成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焊合面平均静水压力、分流桥底部等效应力及模芯最大偏移量随焊合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综合考虑焊合质量、模具应力集中及型材尺寸精度等因素,分流模合适的焊合室深度为10~16mm;随着焊合角的增加,焊合室内死区体积及挤压力均增大,而模芯最大变形偏移量呈减小趋势;综合考虑焊合角对挤压过程死区大小、模芯的稳定性及挤压力大小的影响,分流模合适的焊合角为30?~45?。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在金属流动景象、死区位置、死区形状等方面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9.
通过挤压试验,采集了挤压比为92的6063铝合金型材8884A-0.8在不同挤压速度(6 mm/s、8 mm/s、10mm/s)、不同坯料温度(480℃、500℃、520℃)和不同模具温度(420℃、450℃)下的出口温度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与回归。结果表明,挤压温度在挤压开始的20 mm行程内陡然升高75℃~100℃,随后趋于平稳,而在尾部50 mm范围内则略有下降;挤压速度越快则挤压温升越高,而坯料温度越高则挤压温升越小;在较高挤压速度(10 mm/s)下,模具温度越高则挤压温升越高,而在较低速度(6 mm/s、8 mm/s)下,模具温度未出现明显影响。通过实测数据回归所得挤压温升数学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相符,可用于预测8884A-0.8型材在不同挤压条件下的出口温升值。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节镍无磁不锈钢Cr18Ni6Mn3N的热轧及固溶后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分析了其固溶和时效析出后的组织演变规律、冷变形过程中形变诱发马氏体相变及其磁性能.结果表明:该不锈钢的固溶组织为单相奥氏体,其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均高于SUS304不锈钢;800℃保温4 h后,在晶界析出粒状氮化物,随着保温时间延长,逐渐沿晶界凸起片层状析出物并向晶内生长,保温20 h后,凸出的片层状析出物直径达20μm.冷轧压下率18.3%时尚未发现形变诱发马氏体组织,随着变形量增大,马氏体含量增多,磁导率上升,但与相同条件下的SUS304不锈钢相比,冷轧板固溶后相对磁导率可降至1.002,因此可用于低成本无磁不锈钢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