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3篇
电工技术   42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49篇
金属工艺   57篇
机械仪表   28篇
建筑科学   39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15篇
轻工业   19篇
水利工程   22篇
石油天然气   50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篇
冶金工业   2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介绍了自粘橡胶沥青防水卷材粘结层材料的组成及实验方法,研究了主要组分对防水卷材物理性能指标的影响,并进行了生产工艺、设备的研究。  相似文献   
482.
目的 在获得光伏/光热用SiO2减反膜高透过率的同时,提高其抗划伤性能和耐候性。方法 以聚丙烯酸(PAA, Mw~3000)为模板制备具有核壳结构的SiO2,离心水洗去除PAA模板,形成SiO2空心球,接着将空心球分散于无水乙醇中形成溶胶,然后将该溶胶与酸催化溶胶混合,形成复合溶胶,最后经浸渍提拉成膜、烧结后,在载玻片上制得SiO2空心球闭孔减反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表征了空心球的微观结构和减反膜的表面形貌,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了减反膜的透过率,采用铅笔硬度测试和耐湿热测试(HAST)试验,分别检测了减反膜的抗划伤性能和耐候性。结果 TEM测试结果显示,制备的SiO2空心球结构完整,壁厚均匀。SEM图显示减反膜表面平坦。当SiO2空心球溶胶与酸催化溶胶的用量比例为9∶1时,减反膜透过率的峰值为98.1%,抗划伤硬度为5 H,经HAST试验后,其透过率为初始值的98.1%。结论 用离心水洗法去除PAA模板制备的空心球比烧结去除模板法的空心占比高,与酸催化溶胶混合后制得的SiO2空心球减反膜空隙率高、折射率低,从而其透过率得到提高。同时,减反膜闭孔结构使其表面致密平整,比开孔结构减反膜具有更高的抗划伤性能和耐候性,在户外太阳能光伏/光热玻璃表面减反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3.
杜勇 《四川建材》2011,37(5):255-256
本文探讨了教学的本质问题,得出教之本质在于学的初步结论,并由此引发对基于"学"的教学策略的进一步探讨,在归纳了以"复述"为基础的"勾划"、"默诵"、"摘要"、"设疑"、"联想"、"网联"策略之后,提出了以"注意力"为核心的策略简图,并引发策略之策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84.
蒋小凤  李宏伟  朱丽  王朗  李兵  张川  刘川  雷丽程  刘竣  杜勇 《工业加热》2018,(11):1090-1094
【摘要】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不同穿刺路径对肺底胸膜下小结节(≤1.5 cm)穿刺活检成功率、调针次数、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12月CT引导下经皮肺底胸膜下小结节穿刺活检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穿刺路径分为最短路径(A组)和长路径(B组)进针两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肺结节大小、调针次数、手术时间、穿刺成功率、气胸及出血发生率,及B组的针-胸膜角度、针道长度;分析比较两种路径的活检成功率、调针次数、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B组单次穿刺成功率稍大于A组,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80)。A组调针次数及穿刺时间明显大于B组(P<0.05)。结论 肺底胸膜下小结节(≤1.5 cm)一般采取斜行进针,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较大针-胸膜角度和/或较短针道长度,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调针次数和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485.
为提升发酵型茶酒的品质,该研究以猕猴桃和红茶为原料,以酒精度和感官评分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得到猕猴桃红茶复合茶酒最佳酿造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6℃、酵母接种量1.0%、发酵初始pH值为4、初始糖度23°Brix。按此工艺条件酿造可获得兼具猕猴桃果香与茶香的猕猴桃茶酒,其酒精度为11.9%vol、总酚含量为 1.57 mg/mL,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 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胺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ate),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均大于90%,感官评分达到80.4。  相似文献   
486.
工艺参数对汽车轮毂内径与壁厚偏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铝合金轮毂旋压成形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方法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以减薄率、摩擦因数、旋轮圆角半径、进给比和芯模转速为自变量,以内径偏差和壁厚偏差为目标函数,建立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结果极差分析得到第一道次强力旋压对壁厚偏差的影响主次关系为:旋轮圆弧半径ρ进给比f摩擦因数μ芯模转速nM,对内径偏差的影响主次关系为:旋轮圆弧半径ρ进给比f芯模转速nM摩擦因数μ。结论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旋压工艺参数对轮毂内径与壁厚偏差的影响规律,为实际生产中工艺参数的选择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87.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方法在硬质合金刀片上制备了三种B的原子分数分别为10.1%,26.8%,52.0%的TiBN涂层,系统地研究了B的原子分数对于涂层形貌、力学性能和摩擦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检测结果表明,在B的原子分数低时,涂层以TiN相为主,伴有六方TiB2相和非晶BN相。随着B的原子分数的上升,TiN相减少,涂层以TiB2相为主,涂层断口也由无定形转变为柱状晶。B的原子分数的增加也对涂层硬度和摩擦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三种涂层的硬度分别为37.8±1.6,39.7±0.8和41.7±2.9 GPa,摩擦系数也从0.511增加到0.705。B的原子分数达到52%的涂层因为其高硬度而有着最好的耐磨性,涂层磨损率为最低的49.4×10?8 mm3/(N·m),是几种成分中力学性能与摩擦性能最好的涂层。  相似文献   
488.
目的 研究5083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FSW)的组织、力学性能和拉伸应变,分析接头的拉伸行为。方法 采用数码相机、光学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等表征分析方法,对焊缝的表面宏观成形、微观组织、断口形貌进行分析;利用拉伸机、三维数字动态散斑应变测量分析系统和显微维氏硬度计对接头的力学性能和拉伸应变进行测试。结果 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FSW接头的最低抗拉强度为305 MPa,断后延伸率达到了14%以上;焊核区拉伸应变沿板厚方向呈现上高下低和上宽下窄的不均匀梯度分布,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形强化,直到拉伸应力达到抗拉强度。断裂失效前300/120接头的最大拉伸应变在晶粒粗大的母材区,500/120和500/200接头的最大拉伸应变则位于晶粒尺寸差异较大的后退侧焊核区与热力影响区交界处。接头拉伸断口宏观上均为45°剪切韧性断裂,微观上均以韧窝韧性断裂为主,而高热输入500/120接头出现脆性断裂特征,其延伸率明显降低。结论 高热力耦合输入使铝合金FSW接头薄弱区发生转变,强韧性降低。  相似文献   
489.
形状约束下的流域汇流模型与实时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虑到长江流域复杂的地形特征以及降雨时空分布变化对流域汇流的重要影响,通过引入形状约束条件,建立了以串并联相混合的水库模式为基础的流域分散入流非线性汇流模型,从而较合理反映了白莲河流域这种典型的双羽形水系的汇流特性。在此基础上,运用可变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算法对预报模型汇流结果进行实时校正。  相似文献   
490.
AZ61镁合金挤锻复合成形组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铸坯挤压制备具有最终试样二维几何特征的AZ61镁合金预成形坯材,经过一次纵向模压制备了近终成形的拉伸试样,对试样进行了组织和拉伸性能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挤锻复合成形工艺过程中,材料组织经过变形与再结晶,晶粒尺寸从铸态的121μm细化为挤压态的8~15μm,锻压后进一步细化到2~5μm。经历了挤锻复合成形后,材料的室温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硬度分别达到315.2MPa2、27.4MPa和20.5%,比铸态分别提高了42.4%、76%和71%;拉伸失效断口也从铸态的准解理断裂过渡为模压后以韧性断裂为主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