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6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4篇
金属工艺   1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6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随着Web服务的不断丰富和Web服务技术的持续发展,使得基于网络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Web服务组织业务流程,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复杂的、个性化的需求。本文提出了智能流程(Smartflow)模式下的流程执行过程。在Smartflow模式中流程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生成,流程的完成者也不再是指定的服务,而是根据用户需求自动选择合适的Web服务。一个流程不再为众多用户服务,而是服务于指定的用户,充分体现了个性化。  相似文献   
62.
聚电解质材料兼有高分子长链和小分子电解质电离的双重结构特征。文中在介绍溶液中聚电解质与小分子盐、表面活性剂以及带相反电荷聚电解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讨论溶液中聚电解质复合体系相互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聚电解质的实际应用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取图时间:2012.04?2012.06仪器型号:JEM?123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三春过后诸芳尽”,荼蘼花开,极显繁华灿烂,却也昭示着春尽之时。故而,我更钟爱青藤,那么肆意地从春天的额头跳下,初见的几片嫩芽,转眼就轰轰烈烈碧绿了整个视界。  相似文献   
64.
许科  杜淼  郝雷  米菁  于庆河  李帅 《稀有金属》2022,(8):1055-1062
光谱选择性透过涂层在节能窗上能有效反射红外光,通过减少室内外的热传递而降低能耗。本文分别测量SiN膜和Ag膜的透射光谱和光学常数,利用TFCale软件对SiN/Ag/SiN选择性透过涂层的各层厚度进行优化设计并利用磁控溅射进行制备。使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俄歇电子能谱(AES)测试与表征涂层的选择透过特性、微观形貌与成分分布。结果表明,实际制备的涂层厚度及光学性能与理论设计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当SiN/Ag/SiN涂层的各层厚度分别为30/15/35 nm时,其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透射率分别为73.1%和17.2%,体现出明显的选择透过性。观察Ag膜的生长模式,发现15 nm的Ag膜仍处于岛状粒子生长阶段,上层的SiN层粒子会在沉积过程中进入Ag岛之间的缝隙。探究不同类型涂层的光学性能,发现金属Ag薄膜对选择透过涂层的红外透过率有显著影响,且外层的SiN薄膜是保证涂层可见光透过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5.
将聚乙烯醇(PVA)与超高摩尔质量的聚氧化乙烯(PEO)进行共混,制备了PVA-PEO复合膜,并对混合溶液的流变行为、力学性能及其结晶行为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PVA水溶液及PVA-PEO混合溶液的稳态流变行为均呈现明显的第一牛顿区、非牛顿区和第二牛顿区.少量PEO的加入使混合溶液的黏度增大,但增加幅度不大|PEO加入后得到的PVA-PEO复合膜的弹性模量、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及玻璃化温度均有所提高,且随着PEO质量分数的提高,各项力学性能均得到增强,这与在成膜过程中PEO的加入使PVA的晶区尺寸变小而分布均匀,以及体系中物理交联点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6.
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乳液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来进行N-苯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共聚合反应的研究.研究了加料方式对得到的共聚物组成均匀性的影响,并用DSC研究了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结果表明,采用适当的聚合工艺,可以得到组成较为均匀、耐热性好的共聚物树脂,改善PS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67.
从氯乙烯/N-苯基马来酰亚胺/丙烯腈三元悬浮共聚的技术特点出发,研究了加料方式对聚合工艺及产物颗粒特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引发剂体系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引发剂种类及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