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19篇 |
免费 | 339篇 |
国内免费 | 27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414篇 |
综合类 | 363篇 |
化学工业 | 655篇 |
金属工艺 | 461篇 |
机械仪表 | 413篇 |
建筑科学 | 566篇 |
矿业工程 | 318篇 |
能源动力 | 139篇 |
轻工业 | 458篇 |
水利工程 | 226篇 |
石油天然气 | 270篇 |
武器工业 | 59篇 |
无线电 | 47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369篇 |
冶金工业 | 311篇 |
原子能技术 | 70篇 |
自动化技术 | 56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4篇 |
2023年 | 222篇 |
2022年 | 189篇 |
2021年 | 256篇 |
2020年 | 185篇 |
2019年 | 232篇 |
2018年 | 208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119篇 |
2015年 | 159篇 |
2014年 | 533篇 |
2013年 | 261篇 |
2012年 | 254篇 |
2011年 | 277篇 |
2010年 | 270篇 |
2009年 | 239篇 |
2008年 | 260篇 |
2007年 | 304篇 |
2006年 | 277篇 |
2005年 | 218篇 |
2004年 | 173篇 |
2003年 | 178篇 |
2002年 | 125篇 |
2001年 | 102篇 |
2000年 | 96篇 |
1999年 | 130篇 |
1998年 | 85篇 |
1997年 | 93篇 |
1996年 | 56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58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41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29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27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4篇 |
1973年 | 8篇 |
1966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石墨烯作为锂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四球机研究了石墨烯和石墨作为锂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磨损表面的微观形貌和表面元素含量及化合态。结果表明石墨烯的添加使锂基润滑脂的摩擦学性能得到的显著的提升,摩擦过程中,摩擦副表面形成了石墨烯的吸附膜和层积膜以及由FeO, Fe2O3, FeOOH和LiOH组成的反应膜,正是这些复合膜的综合作用,使得润滑脂的摩擦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42.
43.
稠油由于富含沥青质、胶质等重质组分而具有很高的黏度,给稠油的开采和运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降低稠油黏度进而改善其流动性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以植物油、脂肪酸及植物油甲酯为掺稀介质,以塔河油田稠油为研究对象,考察对比了3种不同的掺稀介质对稠油的掺稀降黏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种掺稀介质对稠油具有良好的掺稀降黏效果,在同一掺稀比下,植物油甲酯对稠油的降黏效果最显著,其次是脂肪酸,再次是植物油。通过斑点试验考察了掺稀介质和稠油的相容性和体系稳定性。结果显示,植物油甲酯与稠油相容性和稳定性最好,脂肪酸和植物油与稠油的相容性和稳定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44.
45.
46.
为了摸清页岩气井生产动态特征,明确气井真实产能,对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产能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基于基质线性流理论,推导出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非稳态线性流产能方程,建立了在直角坐标系中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非稳态产能评价图版,提出了页岩气井产能系数。经涪陵页岩气田现场生产数据验证,涪陵气田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长期处于非稳态线性流阶段,单井产能系数与生产压力保持水平呈良好正相关关系,与非常规产量预测软件预测可采储量呈良好的正相关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页岩气井产能系数是评价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处于非稳态条件下生产能力的有效指标,通过求取页岩气井产能系数可以预测可采储量。建议对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连续监测井底流压3-6个月,获取可靠的页岩气井产能系数后对产能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47.
页岩孔隙特征是影响页岩含气性的重要因素。综合运用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高压压汞、液氮吸附等技术,对涪陵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龙一段上部气层孔隙特征进行研究,对比上下部页岩孔隙发育特征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下部气层有机碳含量高,孔隙类型以有机质孔为主,孔体积基本大于0.02 mL/g,BET比表面积基本大于20 m2/g;上部气层有机碳含量低,孔隙类型主要为微裂隙、黏土矿物孔,孔体积主要分布在0.016~0.02 mL/g,比表面积主要为12~20 m2/g。结合单井含气量测试结果,发现有机碳含量与含气量相关性最好,比表面积和孔隙度次之。以此为基础,开展上部气层含气性评价,认为⑧小层为上部气层含气性最佳层段,⑥和⑦小层次之,⑨小层最差。 相似文献
48.
49.
50.
本文详细地阐述了各种无源雷达测频算法,并对它们进行了性能分析和仿真比较。在各种无源雷达测频算法的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无源雷达测频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