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35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6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1.
通过摇瓶试验考察初始pH对黄铜矿细菌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1.2~1.6时,细菌活性较好,亚铁离子的氧化速率快;初始pH为1.4时细菌对黄铜矿的浸出体系适应性较好;pH为1.2~1.4的浸出体系中黄钾铁钒生成量较少,铜浸出率较高,矿浆pH也是控制黄钾铁钒沉淀生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金厂沟梁金矿氰化原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是在原矿金赋存状态研究基础上进行的.通过研究查清了氰化原矿的微量元素的特征、粒度的分布特征和氰化原矿的矿物成分.确定了金的赋存状态,进而对选治工艺进行了讨探,为提高金的选冶回收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铅玻璃与粉煤灰为原料,通过协同熔炼制备了微晶玻璃。通过XRD和SEM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烧结时间下微晶玻璃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结构,测定了微晶玻璃的密度、吸水率、维氏硬度和化学抗性。结果表明: 延长烧结时间对含铅玻璃加入量为40%(FG40)、50%(FG50)样品的晶相类型和晶化程度有影响,而对含铅玻璃加入量为60%(FG60)、70%(FG70)和80%(FG80)样品的影响较小。随着烧结时间延长,样品晶化程度提高,晶体长大,玻璃相减少。适宜的含铅玻璃加入量为50%~70%,对应的FG50、FG60、FG70样品最佳烧结时间分别为4 h、3 h、3 h。  相似文献   
14.
生物浸出技术具有成本低、无污染、要求简单的特点,已被成功应用于很多金属硫化矿物的回收。但生物浸出速度慢、浸出率低的问题一直存在,特别是黄铜矿。木质纤维素作为一种廉价的可再生资源,可以加速生物浸出过程,比如废旧报纸、稻壳、竹屑等。对木质纤维素在生物浸出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回顾,讨论木质纤维素的硫酸水解问题,对比分析添加木质纤维素对生物浸出效率、矿物、ORP、pH、Fe3+/Fe2+、微生物群落等的综合影响。总结了木质纤维素促进生物浸出的机理,并讨论氰渣处理和砷固定方向的相关研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黄金矿产资源概况、有色副产品与二次资源为背景,介绍国内针对以上3种黄金资源的研究和利用现状,并对比国内外黄金资源利用状况,指出我国在黄金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资源回收意识不足、尾矿利用率低、设备材料耐腐性能不足、人工分拣含金废料、资源浪费严重、生产成本高和环境负荷严重等问题。提出了通过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意识、形成以资源为主导的产业链以及推进自动化生产进程等措施,在开发利用黄金资源过程中实现工业生态化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一种新的预处理方法即机械活化法对毒砂矿物固态性质及溶解性质的影响。在行星式球磨机中,毒砂分别在不同磨矿速度下机械活化1 h,通过粒度和比表面积分析发现:随着磨矿速度的增加,毒砂颗粒先显著减小而后略有增大,当磨矿速度为300 r/min时,得到毒砂颗粒的最佳粒度分布、最小粒径(中位径为2.36 μm)和最大比表面积(2.667 m2/g)。通过SEM(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磨矿速度下毒砂形貌进行观察发现:随着磨矿速度的增加,毒砂表面形成了微纳米颗粒且表面无定形程度显著增加。XRD(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磨矿速度的增加,没有物相转变发生,但毒砂的无定形度却增加至72%,晶格畸变从0.014%增加至0.097%,晶粒大小由75.6 nm减小至56.0 nm。通过拉曼光谱对毒砂的特征峰217.2 cm-1和273.7 cm-1进行分析,发现在机械力的作用下特征峰273.7 cm-1的振动程度更加明显。最后,对不同磨矿速度下的毒砂进行了硫酸铁酸性浸出试验,结果发现:与未活化的毒砂相比,在最佳磨矿速度为300 r/min的条件下,毒砂中总砷的溶解度增加了一倍,达到48.74%。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近十年国内外来在载金硫化矿机械活化方面的研究工作,介绍了硫化矿机械活化机理、机械活化强化硫化矿的浸出和机械活化设备的应用。需要应用现代分析手段和量子理论模型深入研究机械活化前后矿物界面的变化,并且需要建立设备、工艺对机械活化机理的影响机制。最后对机械活化的研究发展前景和方向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细菌氧化预处理含砷难处理金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含砷难处理硫化矿经过细菌预氧化,将包裹Au的硫化矿物毒砂、黄铁矿等溶解、破坏,将Au暴露出来,可大大提高后续氰化浸出中Au的回收率。细菌氧化技术具有投入低、工艺简单、污染轻或无污染等优点。作者在回顾细菌浸矿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含砷难处理金矿细菌氧化预处理的机理、氧化菌种和工艺流程,并提出了该技术现存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降解碳质金矿中元素碳的高关联度变量进行筛选。通过前期的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真菌降解碳质物的8个变量,分别为愈创木酚浓度、糊精浓度、吐温-80浓度、草酸浓度、过氧化氢浓度、矿浆浓度、真菌浓度和作用时间。通过两水平的Plackett-Burman设计法确定影响真菌降解元素碳的高关联度变量,分别为愈创木酚浓度、草酸浓度和矿浆浓度。愈创木酚是一种诱导剂。低浓度时,愈创木酚通过提高酶活性和诱导一些酶产生,促进元素碳的降解。高浓度时,酶产生和酶活性受抑制,不利于元素碳的降解。草酸通过调节降解体系的pH值影响菌体生长及酶活性。矿浆浓度会影响元素碳和真菌的有效接触面积以及降解体系的剪切力和传质效率。  相似文献   
20.
石英脉型金矿是我国重要的金矿工业类型,矿石中金多以自然金的形式存在。尼尔森选矿机是一种高效离心选矿设备,能够有效回收矿石中的自然金,因其富集比高、环境友好等优势,已在我国石英脉型金矿选矿工艺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尽可能地提高金回收率,尼尔森重选通常与浮选、氰化等工艺联合使用。目前国内研究最多、应用最广泛的是尼尔森重选-浮选工艺和尼尔森重选-全泥氰化工艺,此外,还有少数关于浮选-尼尔森重选工艺和尼尔森重选-无氰提金工艺的研究。在介绍各个工艺流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列举了尼尔森重选-浮选工艺和尼尔森重选-全泥氰化工艺的生产实例,基于各工艺优缺点的综合分析,提出尼尔森重选-浮选工艺普遍适用于我国石英脉型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