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20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63篇
轻工业   44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15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在经济现象中有许多变化的因素,它们之间往往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我们通过大量的分析研究,会发现某一因素在变化时与其它因素的变化有着规律性的关系。例如产量的变化与利润、成本、效率等变化有关,我们称这种关系为相关关系。在相关关系中存在着最优化的相关,在这里介绍一种较为常用的微积分法在利润和产量的相关关系中选取最佳产量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一、基础数据整理 为了便于计算使用,首先要把所研究的产量和总费用数据进行整理用程序依次输入计算机中。其程序为: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渗透油藏筛管完井的水平井, 研发了包括高黏替浆、防漏酸洗的多段塞完井液技术.第一段塞为高黏度(表观黏度>100 mPa·s)替浆液,是含有多种功能添加剂的交联聚合物凝胶,滤失系数C3在5.32×10-4~7.74×10-4 m/min1/2,对岩心伤害<15%,破胶后黏度<2 mPa·s,残渣率<3%.第二段塞为高效配方清洗液.第三段塞为复合酸化解堵液,其组成为:按常规土酸基本原理配制的一种缓速酸,一种降解聚合物的成分(用量0.1%~0.3%时可使聚合物溶液黏度由6 mPa·s降至0.447~0.348 mPa·s)及助溶剂(用量3%~8%时可使解堵液对岩屑的溶蚀率达到35.0%~78.5%);该解堵液可彻底去除泥饼,对泥浆伤害后的岩心的解堵率高达85%.第四段塞为加入粒度分布符合要求的TR-5油溶性屏蔽暂堵剂的复合酸化解堵液.第五段塞为优质洗井液(氯化铵溶液).该技术在冀东油田6口井完井中试验获得成功,介绍了G104-5 P46井施工中所用各段塞量、挤注压力变化及返排情况.截止2007-07-01,该技术已用于胜利许多油田的40余口井,均获得成功,大幅度提高了筛管完井水平井的产能.表8参3.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社会发展对于建筑行业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是建筑施工中十分重要的是施工技术,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满足大开间尺寸施工的需求.目前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得到有效的控制,才能满足新形势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浅埋深薄基岩高强度开采工作面压架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浅埋深薄基岩高强度开采影响下引起的压架事故,采用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手段,分析了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覆岩的破坏过程及压架事故发生机理。结果表明:在煤层开采过程中,不同岩性的岩层中应力分布差异很大,其破断冒落条件也不相同;覆岩中上行裂隙、下行裂隙同时发育贯通是压架事故发生的前提;覆岩载荷传递因子的变化、基本顶破断岩块架后切落、地表厚风积沙的存在以及水沙对基本顶破断岩块运动形式的影响,均增加了顶板沿煤壁大范围切落并导致压架事故发生的概率。通过对乌兰木伦煤矿31402工作面局部压架事故进行分析可知,采高增大而破断岩块长度减小,基本顶结构仅以单关键块形式出现,是基本顶结构容易发生切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高强度开采工作面煤岩灾变存在冲击特征,采场围岩控制困难。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等综合研究方法,分析高强度开采条件下煤岩变形破坏和围岩应变能分布特征,并揭示采场煤岩动力灾变发生机制。研究表明:煤岩属于率相关材料,随着加载速率的提高,受压煤岩破坏形式由静态变为动力破坏,在后破坏阶段,存储于煤岩中的应变能降低形式以塑性功耗散转变为整体破坏后的快速释放,破坏用时减小;随着工作面推进速度提高,煤壁前方煤体中最大主应力加载速率和最小主应力卸载速率均增大,浅部煤体应变能密度升高,致使围岩发生动力灾变概率和危害程度升高;基本顶突然断裂和滑落,将贮存于顶板中的应变能快速释放并向下位煤岩传递,使煤层中应变能密度迅速升高,促使煤岩发生动压冲击性煤壁破坏;基本顶断裂前、后,煤体中应变能密度峰值点之间距离为超前段回采巷道动力灾变危险区,是采场围岩控制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6.
煤炭智能开采是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放顶煤工作面的智能化滞后于综采工作面.智能放煤是实现智能放顶煤开采的关键核心技术,低照度、小空间、高粉尘、煤矸叠压、声振信号干扰、夹矸误识别等问题严重制约智能放煤技术开发.在探索尝试图像、声音、振动等多种煤矸识别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图像识别智能放煤技术.精准快速识别混矸率与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有线电视网络不断升级改造,网络中的光节点不断增多,使用光接收机也不断增加,而原线路中的干线放大器随之闲置下来,这些闲置的干线放大器经过改装可作为CATV光接收机使用,降低了网络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8.
WDM系统中的光纤非线性效应及其对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非线性效应是限制波分复用(WDM)通信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文章系统地讨论了WDM光纤系统中各种光纤非线性效应,着重于多信道非线性效应及其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了各种有效地抑制非线性效应的措施,供系统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980 MPa级冷轧马氏体钢辊压成形焊后冷却对焊点、热影响区和焊点临近区域硬度的影响。发现焊后冷却条件对马氏体钢的组织和硬度有较大的影响,焊后空冷焊点周围区域软化严重;焊点附近自然散热条件也对焊后硬度和组织有较大影响,传导散热好的区域和传导散热差的区域相比,焊后空冷的硬度较高;焊后水冷可以有效提高焊后硬度,减小软化区的尺寸;焊后水冷可以改善零部件因局部硬度过低引起的保险杠弯圆时的局部缩颈和开裂。  相似文献   
20.
破碎围岩巷道锚杆支护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破碎围岩巷道支护重点是保证围岩的整体稳定性,然而现有巷道锚杆支护设计多依据工程类比法,不能适应破碎围岩巷道的支护参数确定。通过对金川Ⅲ矿1 554水平运输巷道进行超声波探测,确定了围岩松动范围,并以此确定锚杆支护参数。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围岩松动范围能够指导锚杆支护参数的确定;依据松动圈测试结果减小锚杆长度、增加支护密度能够取得很好的支护效果,保证了围岩的整体稳定性,同时减少材料消耗、节约支护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