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1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37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21.
乳酸菌及其代谢产物以其天然、良好的抗菌活性以及安全、可靠等优点被广泛使用。目前从乳酸菌代谢物中筛选黄嘌呤氧化酶(XOD)抑制剂鲜有报道。本文将分子对接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结合,筛选乳酸菌代谢产物中的XOD抑制剂。试验结果表明:选取的5株乳酸菌的代谢产物均对XOD有较强地抑制作用;上清液中有机酸类物质抑制了XOD活性。使用分子对接技术将代谢物中的有机酸类物质与XOD进行对接,并选择其中4种验证其对XOD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二氢咖啡酸(DHCA)、16-羟基十六烷酸、十二烷二酸(DDA)、4-十二烷基苯磺酸对XOD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16-羟基十六烷酸表现出较强的XOD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22.
为探究竹荚鱼冻藏期间的新鲜度品质变化规律,本文以色泽、电导率、冰晶大小及形态、质构、K值、TBA值、拉曼光谱、总蛋白二级结构、肌原纤维蛋白巯基含量和Ca2+-ATPase活性等为指标,研究了真空包装(VP)和空气包装(AP)的竹荚鱼在?18 ℃冻藏90 d内的肌肉品质和肌肉蛋白质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VP、AP两组鱼肉样品的K值、L*值、白度值、TBA值均逐渐升高,其中K值冻藏90 d后分别增加了65.83%和66.44%;同时鱼肉中冰晶孔隙逐渐增大,a*值、b*值、硬度、咀嚼度、回复性则逐渐下降,内聚性和电导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蛋白质理化测定结果显示,冻藏过程中,α-螺旋百分含量由63.28%分别降低到43.70%、41.91%,β-折叠、β-转角、无规则卷曲百分含量逐渐升高,肌原纤维蛋白的总巯基、活性巯基含量逐渐降低,Ca2+-ATPase活性分别下降了63.58%和72.52%。空气、真空两种包装方式对竹荚鱼冻藏期间的肌肉品质影响不大,对蛋白质生化特性有一定影响且真空包装略优于空气包装。由相关性分析可知,两组鱼肉样品的K值、色泽、TBA值、巯基含量、Ca2+-ATPase活性、总蛋白二级结构百分含量与冻藏时间之间、两两之间均显著相关(P<0.05)或极显著相关(P<0.01),可作为评价竹荚鱼冻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有效指标。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究竹荚鱼的品质变化机理和生产实践中的货架期预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23.
研究不同无水保活时间条件下珍珠龙胆石斑鱼鱼肉的肌肉品质变化,并采用近红外光谱(NIRS)分析技术建立珍珠龙胆石斑鱼无水保活时间的SIMCA定性分析模型,同时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建立肌糖原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随着保活时间的延长,石斑鱼鱼肉的硬度和黏聚性显著降低(P < 0.05);pH值由7.0降至6.7;离心损失率由5.83%增至8.55%,蒸煮损失由21.7%增至30.5%。低场核磁共振分析结果显示,与新鲜石斑鱼相比,经无水保活12 h后,T22的峰面积减少了2.53%,T23的峰面积增加了111.63%,表明鱼肉中不易流动水含量下降,自由水含量增加,不易流动水向自由水方向转化,水分的流动性增强,肌肉持水性降低。SIMCA定性分析模型的正确判别率达93.3%,具有区分不同保活时间的鱼肉的能力。经均值中心化预处理后建立的肌糖原定量分析模型的验证集均方根误差值为0.24,验证集相关系数为0.89。结合模型外部验证,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偏差在0.01~0.15之间,说明该模型的准确度较高,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用于保活后石斑鱼鱼肉样品糖原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24.
粮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曲霉毒素广泛存在于粮油食品中,给全球农作物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黄曲霉毒素具有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有效、安全、环保控制黄曲霉生长或降解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对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抑制黄曲霉生长或降解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25.
代谢组学方法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组学方法作为一个新兴的重要研究工具,在药物研发、疾病诊断、植物生理、食品营养学及环境科学等很多领域中得以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在食品安全分析应用中的最新进展,以推动我国在快速检测检验方面的技术进步和突破,从而达到保障食品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26.
本研究采用双层平板法从污水中分离纯化出一株烈性沙门氏菌噬菌体αα。利用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其核酸组成,并对其生理学特性进行分析,包括一步生长曲线、温度耐受性、pH耐受性、裂解谱、最佳离子浓度和最佳感染复数。结果表明,该烈性噬菌体αα有一个直径为20 nm的头部,无尾部结构,其核酸类型为单链DNA。由此推断,噬菌体αα属于微小噬菌体科。该噬菌体无明显潜伏期,裂解期为60 min,在pH2.10~11.45内和温度40~50 ℃内效价分别保持在106~108和108 pfu/mL左右,最佳感染复数值为10-4,钙镁离子均能促进该噬菌体的液体增殖,其中培养基中含10 mmol/L MgCl2时促进效果最佳,与未添加离子的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5个log。研究结果为噬菌体的多样性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27.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牙鲆体内的生物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牙鲆体内的多种生物胺.以邻苯二甲醛(OPA)为柱后荧光衍生剂,通过Capcell Pak MG C18色谱柱的梯度洗脱,将酪胺、腐胺、尸胺、组胺、胍丁胺、亚精胺和精胺等7种生物胺进行良好分离.测试结果表明,7种生物胺在0.05~30mg/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都在0.999以上...  相似文献   
228.
以单增李斯特菌为抗原免疫产蛋母鸡,比较了不同方法对于鸡卵黄中单增李斯特菌抗体(IgY)的分离效果,研究确定了所得IgY的主要理化性质及其对于单增李斯特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硫酸铵盐析法可以取得较好的提取纯化效果,提取液中的单增李斯特菌抗体效价可以达到1∶10 000以上,且蛋白组分较为单一。IgY具有较好的理化稳定性,pH3~9范围内均可保持70%以上的免疫活性,经60℃、4 h处理后仍保持约67%的免疫活性。体外抑菌实验显示,液态培养8 h、固态培养24 h后,该抗体能够对于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产生显著的抑制率效应;这表明其有望作为新型天然抗菌剂用于生物体及动物性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229.
以青岛啤酒为样本,研究热力灭菌、贮存温度、溶解氧及添加氨基胍对啤酒风味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力灭菌对啤酒的风味稳定性影响较小;贮存温度和溶解氧明显影响啤酒中5-羟甲基糠醛、B峰、史垂克醛类、TBN、DPPH还原力、色度等风味稳定性指标的浓度;啤酒中添加氨基胍能明显降低5-羟甲基糠醛、双乙酰、2,3-戊二酮等羰基化合物的含量,提高啤酒的风味稳定性。  相似文献   
230.
利用酸提法提取纯化粉红马哈鱼的鱼精蛋白,探讨其分子质量、组分构成、抑菌性等性质,并研发一种能有效延长三文鱼保鲜期的新型鱼精蛋白复配抑菌剂。主要方法为:粉红马哈鱼鱼精蛋白经氯化钠、硫酸提取液提取,乙醇沉淀后,透析并过HiTrap Capto S阳离子柱进行纯化,之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其进行鉴定和组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酸提法提取得到的粉红马哈鱼的鱼精蛋白为单一组分且相对分子质量为28 ku,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菌效果,将其与甘氨酸和丙酸钙按1:1:1比例复配得到的抑菌剂能延长三文鱼保鲜期从7d至17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