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扩大中一电视节目的有效覆盖,承德市广播电视局对分米波大功率与米波小功率两种定射方式进行了不同的尝试与实践,得出了山区条件下更适合采用米波小功率发射方式对中一电视进行转播的重要结论,本文就两种发射方式的实践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2.
23.
电力通信网业务一般都要求很高的可靠性,而在对时延的要求上有较大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在分层图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在时延上对业务进行区分的共享保护算法。由于业务的时延主要来自传输过程中进行O/E/O转换的过程,所以将O/E/O转换次数作为衡量业务时延的指标。为业务计算路由时,根据业务的种类为链路设置不同的代价值。对于时延敏感业务,进行O/E/O转换的代价较高,优先选择转换次数最少的的路径,并且允许时延要求较低的业务在传输过程中进行多次O/E/O转换,避免占用时延较低的路径,以保证时延要求较高业务的阻塞率性能。此外,在计算保护路径时,为已经用于共享保护的资源设置较低的代价,优先加以利用,以提高保护资源的利用率。仿真实验证明了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4.
随着“双碳”目标提出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5G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规模化应用已在筹划,亟待开展5G通信技术与配电网业务的适配性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基于场景偏好的适配性评估算法,该算法首先结合5G场景偏好度,然后结合熵权法计算各通信性能指标权重,最后基于配电网业务通信性能需求,通过计算解空间距离得到适配性评估结果。实例验证表明,适配性评估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仿真对比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5.
结合电力通信网络的结构特征,建立了面向电力通信网络的复杂网络模型,从节点邻居拓扑特征和网络聚合特征出发定义了节点影响力。采用网络属性值信息熵计算网络拓扑特征及其对节点影响力的整体贡献度,从连通性和网络效率的角度分析节点故障后对网络拓扑抗毁性和鲁棒性的影响。分别针对BA网络、WS网络、地市骨干电力通信网络和省级骨干电力通信网络的节点影响力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在网络效率和连通度方面,与采用其他复杂网络指标的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关键节点的传播影响力。 相似文献
26.
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配电网碳监测无线传感网因其布网灵活、抗毁性强等独特优势,能够保障碳足迹业务相关多元碳数据的高效传输,为开展碳足迹监测与电碳市场融合、促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通信网络基础.针对碳监测数据的低功耗、高可靠传输需求,文章基于强化学习原理,提出一种面向双碳行动目标的配电传感技术提升策略,通过联合优化中继选择与功率控制实现网络能耗与丢包数最小化.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方法,网络传输能耗和丢包率可以分别降低26.47%和7.19%,实现数据的低功耗、高可靠传输,为双碳行动目标的实现提供通信支撑. 相似文献
27.
28.
缺失数据填补是构建调度控制系统全景数据的关键步骤之一,有助于保证全景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文中根据电力调度控制系统的历史数据特征,提出了一种面向全景调控统一数据模型的缺失数据填补算法。针对构建全景数据过程中出现的不完整数据,该算法采用改进的混沌遗传优化方法估计不完整数据的均值和协方差对应的最佳参数,再利用改进马尔可夫蒙特卡洛方法根据已知数据估计缺失数据。结果表明,该算法能通过较少的迭代次数获得不完整调控数据的最佳参数,可以提高缺失数据估计值的准确性,进而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