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05篇 |
免费 | 592篇 |
国内免费 | 37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22篇 |
综合类 | 553篇 |
化学工业 | 911篇 |
金属工艺 | 486篇 |
机械仪表 | 653篇 |
建筑科学 | 933篇 |
矿业工程 | 416篇 |
能源动力 | 198篇 |
轻工业 | 962篇 |
水利工程 | 358篇 |
石油天然气 | 475篇 |
武器工业 | 179篇 |
无线电 | 86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61篇 |
冶金工业 | 443篇 |
原子能技术 | 103篇 |
自动化技术 | 12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7篇 |
2023年 | 224篇 |
2022年 | 289篇 |
2021年 | 306篇 |
2020年 | 277篇 |
2019年 | 304篇 |
2018年 | 318篇 |
2017年 | 163篇 |
2016年 | 177篇 |
2015年 | 252篇 |
2014年 | 601篇 |
2013年 | 419篇 |
2012年 | 509篇 |
2011年 | 445篇 |
2010年 | 413篇 |
2009年 | 452篇 |
2008年 | 431篇 |
2007年 | 397篇 |
2006年 | 430篇 |
2005年 | 443篇 |
2004年 | 405篇 |
2003年 | 255篇 |
2002年 | 232篇 |
2001年 | 183篇 |
2000年 | 194篇 |
1999年 | 167篇 |
1998年 | 153篇 |
1997年 | 144篇 |
1996年 | 160篇 |
1995年 | 171篇 |
1994年 | 141篇 |
1993年 | 124篇 |
1992年 | 95篇 |
1991年 | 77篇 |
1990年 | 70篇 |
1989年 | 82篇 |
1988年 | 55篇 |
1987年 | 38篇 |
1986年 | 46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30篇 |
1983年 | 36篇 |
1982年 | 33篇 |
1981年 | 36篇 |
1980年 | 26篇 |
1979年 | 24篇 |
1978年 | 12篇 |
1959年 | 6篇 |
1957年 | 6篇 |
1956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棉/亚麻(70/30)29.3tex混纺纱,可用于织造高档T恤衫、床上用品、高档袜子等织物,产品风格独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1 亚麻纤维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2.
介绍了苎麻长纺设备生产10tex绢麻混纺纱的工艺技术,以及绢丝和苎麻纤维的质量测试方法;对不同的混纺比进行试纺,确定了比较理想的绢麻混纺比;为了提高10tex绢麻混纺纱的质量,精梳工序采用了复精梳工艺. 相似文献
103.
使用新介质材料提高高密度线路(HDW)基板的可靠性。作者采用氰酸酯和碳纤维制造了一种高性能PCB基板,将其性能与FR-4进行了对比,并用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评估,该材料可显著提高高密度线路(HDW)基板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增加封装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4.
电解铜箔是电子和电气工业的重要原材料。为了提高铜箔性能、降低成本,世界各国对这种基础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十分活跃。我国作为印刷电路板的生产大国,已经具有了相当规模的电解铜箔生产能力,但绝大多数产品主要面向中低端市场,高端铜箔依赖进口。因此,开展高强度、高附加值的超薄电解铜箔材料的研究对铜箔工业及未来电子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含有硫脲、明胶添加剂的硫酸盐电沉积体系,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万能试验机等手段研究了不同电沉积条件下制备的铜箔材料的择优取向特征及其对铜箔机械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106.
阐述了坦克装甲车辆主动悬挂的需求和技术进展,详细介绍了电力-液压(简称电液)主动悬挂和机械-电力(简称机电)主动悬挂的结构及特点;结合电液主动悬挂和机电主动悬挂两种典型主动悬挂的试验验证情况,分析了现有坦克装甲车辆主动悬挂结构技术的瓶颈问题;归纳了坦克装甲车辆主动悬挂对结构性能的要求和关键技术,即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低迟滞作动器技术;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型主动悬挂结构研究思路:引入机电液复合作动器,规避了电液主动悬挂的时滞大和机电主动悬挂的惯性冲击问题,可实现悬挂的主动控制,为“十四五”坦克装甲车辆主动悬挂技术研究提供了方向性参考。 相似文献
107.
针对混合式惯性导航系统连续自标定的系统模型选择问题,从模型中惯性仪表安装误差的可观测性出发,分析了不同模型的可观测性和适用条件。根据不同动力学方程和观测方程构建了3种不同的混合式惯性导航系统连续自标定模型,从可观测性定义出发分析了惯性仪表安装误差与系统观测量之间的关系,以判断系统是否可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选择失准角方程作为动力学方程、加速度计输出作为观测方程和选择框架角方程作为动力学方程、加速度计和平台框架角传感器输出作为观测方程时,系统模型是可观测的。对3种系统模型进行了仿真和试验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8.
提出了一种基于纵向微结构光纤的分布式压力传感方案,该方案同时采用波长编码与频率编码技术,实现了单根光纤上的准分布式压力测量,具有实现大容量复用、高空间分辨率和高精度测量的潜力。采用硫化硅橡胶聚合物材料对光纤进行封装,使纵向微结构光纤的压力灵敏度提升至1.03210-3相对波长变化/MPa,是裸光纤光栅压力灵敏度的500多倍。构建了包含6个光纤微结构的单纤传感系统,并进行了分布式压力测试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出很好的线性度和较高的测量精度。该传感方案具有长距离、高分辨率测压(HRM)的潜力,可广泛运用于土木结构健康监测、管道泄漏监控、人体体内压力分布式传感等工程领域中。 相似文献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