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5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46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41.
热障涂层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热障涂层(TBC)是目前最为先进的高温防护涂层之一,其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与抗高温氧化性能.综述了TBC的制备工艺、结构特征与涂层材料的选择,归纳了涂层的主要失效形式,并对失效机理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2.
表面处理技术在制备纳米复合聚酰胺酰亚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无机纳米粉体进行表面改性 ,制得纳米复合聚酰胺酰亚胺 ,研究了复合材料的耐变频性能和表面情况。研究发现纳米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后 ,在聚酰胺酰亚胺中的分散性大大提高 ,其耐变频性能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43.
不锈钢表面渗铝并热氧化处理对氢渗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 采用固体粉末包埋法在不锈钢表面渗铝.渗铝层表面是呈较粗大的结晶状致密组织,主要由F eAl相组成.渗层呈多层结构,分为外层(约25μm),过渡层(约5μm)和内层(约30μm),各亚层间及渗层与 基体间结合紧密,无裂缝.渗铝表层铝浓度较高,超过30 mass %.然后,采用热氧化的方法 ,使渗铝层发生选择性氧化,在表面生成了 一薄层均匀、致密的Al2O3膜.在900℃,2.0×10-2Pa氧气环境中氧化2小时 所生长的膜的厚度约为0.6 μm.将氧化后的样品放入超高真空吸放氢测试系统中进行渗氢 处理,再用前向弹性反冲(ERD)测定渗氢样品中氢的分布.结果表明:沿着膜 层深度方向,氢原子浓度急剧降低.在深度为0.2 μm处,原子浓度趋于平衡,原子百分比 浓度大约保持在0.007 at%左右,与不锈钢基体化学组成中氢原子含量相近,氢原子难以渗 透进去.这说明本研究制备的Al2O3膜层具有良好的防氢渗透效果.  〖HT5”H〗中图分类号:〖HT5”SS〗〓〓 〖  相似文献   
44.
添加Fe3+对二氧化钛薄膜吸收光谱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阳极氧化法制备多孔状的纳米晶二氧化钛薄膜 ,通过往阳极氧化的电解液中添加Fe3 使Fe3 进入二氧化钛薄膜中。研究了掺杂Fe3 对二氧化钛薄膜吸收光谱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发现掺杂Fe3 使二氧化钛薄膜对入射光的吸收带边发生红移 ,讨论了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了含Mo的Ni3Al-Fe基合金在900-1100℃空气中的等温氧化行为,利用光学显微镜、SEM、EPMA、XRD分析了氧化膜的形态和结构.研究表明,含Mo的Ni3Al-Fe基合金由γ和β相组成.对应于γ相的氧化膜由多相组成,合金元素Fe和Mo使得γ相的氧化速率增大,氧化膜的粘附性和内聚力下降,其氧化反应激活能为42.7kJ/mol,Fe穿过Al2O3氧化层的扩散为氧化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而β相中的Fe和Mo,对其抗氧化性无不利影响,氧化膜仅由Al2O3.  相似文献   
46.
利用线性极化法、电化学阻抗谱和塔菲尔曲线法研究 了A3钢在导电混凝土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导电混凝土中A3钢表面能够形成保护膜,随着导电混凝土养护时间的延长,膜不断致密化、保护性增加.钢棒表面膜主要由α-FeO(OH)、FeSiO3和α-Fe2O3等组成.A3钢在导电混凝土中养护31天后的腐蚀速度小于0049 mm/a.  相似文献   
47.
Ti_3Al量金属间合金渗铝涂层及其高温氧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研究了两种Ti_3Al(α_2基)金属间合金(Ti22Al-2Mn,Ti26Al-4Nb)粉末包装渗铝涂层及其900℃恒温与循环氧化行为。通过渗铝处理,在合金表面可获得与基体结合良好的TiAl_3涂层,以NH_4F作活化剂,经800℃,2h渗铝后,含Mn合金上的渗铝层界面平直,厚度均匀,约3μpm厚。在相同条件下,含Nb合金上的渗层界面呈波浪形,厚度不均匀。两种合金上的渗铝层都存在贯穿裂缝。经900℃恒温与循环氧化实验测定了渗铝与未渗铝合金的氧化动力学,渗铝后合金的抗氧化性能显著提高,讨论了渗铝层的  相似文献   
48.
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Cu-CuSO4-16% H2SO4沸腾试验和电化学再活化方法研究了八种400系列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性能.结果表明:C含量及稳定化元素是影响铁素体不锈钢晶间腐蚀性能的关键因素;电化学测量方法评价铁素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性能时易受晶粒再活化的影响,可结合电镜观察表面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9.
应用扫描电镜能谱和X射线衍射方法对乙苯反应器腐蚀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造成乙苯反应器内壁以及内部结构15 CrMo钢腐蚀的原因是,生产乙苯的原料气中所含O2 ,CO2,H2S等.在380~420℃时15 CrMo钢氧化、硫化所致.对15 CrMo钢表面喷铝处理 可防止此类腐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0.
钇离子注入改善Co—40Cr合金表面氧化膜粘附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声发射(AcousticEmission)方法及扫描电镜SEM/EDXA,对Co-40Cr合金在1000℃空气中20h恒温氧化后表面氧化膜的开裂和剥落进行了研究.并与该合金表面离子注入3×1016Y /cm2和3×1017Y /cm2后的氧化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离子注钇后极大地改善了合金表面氧化膜的抗开裂和抗剥落性能.此外,用声发射方法能够间接地测量出氧化膜/合金界面处“预存缺陷”(pre-existingdefects)的分布情况.离子注钇改善合金表面氧化膜的粘附性与注钇后减小了界面处“预存缺陷”的数目及平均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