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7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9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H2SO4中硫脲作用于纯铁电极的腐蚀电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缓蚀剂对电极过程的作用系数分析了硫脲对Fe在H2SO4中腐蚀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脲浓度极稀时,腐蚀控制由阴极和阳极作用系数共同决定,腐蚀电流随缓蚀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主要的抑制浓度区里,硫脲对Fe的腐蚀控制是由对阴极的作用系数决定的。  相似文献   
52.
53.
连军  海潮和 《微电子学》2005,35(1):44-46,50
对0.25μm TiN栅及抬高源漏的薄膜全耗尽SOI CMOS器件进行了模拟研究。由于TiN栅具有中间禁带功函数,在低的工作电压下,NMOS和PMOS的阈值电压都得到了优化。随硅膜厚度的减小,釆用源漏抬高结构,减小了源漏串联电阻。采用抬高源漏结构的NMOS和PMOS,其饱和电流分别提高了36%和41%。由于采用源漏抬高能进一步降低硅膜厚度,短沟道效应也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54.
对全耗尽CMOS/SOI工艺进行了研究,成功地开发出成套全耗尽 CMOS/SOI抗辐照工艺.其关键工艺技术包括:氮化H2-O2合成薄栅氧、双栅和注Ge硅化物等技术.经过工艺投片,获得性能良好的抗辐照CMOS/SOI器件和电路(包括101级环振、2000门门海阵列等),其中,nMOS:Vt=0.7V,Vds=4.5~5.2V,μeff=465cm2/(V*s),pMOS:Vt=-0.8V,Vds=-5~-6.3V,μeff=264cm2/(V*s).当工作电压为5V时,0.8μm环振单级延迟为45ps.  相似文献   
55.
在埋氧化层厚度不同的SIMOX衬底上制备了H型栅结构器件。经过总剂量辐照后,器件的正栅亚阈值特性无明显变化,背栅亚阈值特性发生平移,但均未发生漏电,说明其抗辐照性能超过1E6rad(Si)。辐照后器件的寄生双极晶体管增益有所增大,并且与背栅阈值电压的变化趋势相似,可能是由于埋氧化层中的正电荷积累使体区电位升高,提高了发射极的发射效率。  相似文献   
56.
采用非对称结构和注Ge的部分耗尽SOI nMOSFET的浮体效应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研究了一种采用非对称结构和注Ge的部分耗尽0.8μm SOI nMOSFET的浮体效应,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结构能够提高漏端击穿电压约1V,减轻反常亚阈值斜率和kink现象.浮体效应的减少是由于源区的浅结和注Ge 引入的晶体缺陷减少了寄生的横向npn晶体管的电流增益.  相似文献   
57.
测试了不同静态栅极触发电压(输入电压)下诱发CMOS闩锁效应需要的电源电压和输出电压(即将闩锁时的输出电压),发现静态栅极触发CMOS闩锁效应存在触发电流限制和维持电压限制两种闩锁触发限制模式,并且此栅极触发电压.输出电压曲线是动态栅极触发CMOS闩锁效应敏感区域与非敏感区域的分界线.通过改变输出端负载电容,测试出了不同电源电压下CMOS闩锁效应需要的栅极触发电压临界下降沿,并拟合出了0 pF负载电容时的临界下降沿,最终得出了PDSOI CMOS电路存在的CMOS闩锁效应很难通过电学方法测试出来的结论.  相似文献   
58.
对薄膜积累型SOI pMOSFET的制备和特性进行了研究.把一些特性和反掺杂型SOI pMOSFET进行了比较.其亚阈值斜率只有69mV/decade,而且几乎没有DIBL效应.漏击穿电压为10.5V,与反掺杂型相比,提高了40%.饱和电流为130μA/μm,比反掺杂型提高了27%以上.在3V工作电压下,101级SOI CMOS环形振荡器的单级门延迟为56ps.  相似文献   
59.
本文采用亚微米工艺和自对准技术制作了发射区宽度分别为0.8μm和0.4μm的两种双层多晶硅自对准双极晶体管。其中采用的是深沟和LOCOS两种隔离联合的隔离方法;EB间自对准是通过均匀的高质量的SiNx侧墙实现的,EB结击穿电压高达4.5V;窄的发射区使得发射极多晶硅在发射区窗口严重堆积,引起了双极晶体管的电流增益增大,同时也降低了管子的速度。工艺和器件模拟显示,发射极多晶硅采用原位掺杂技术,双极晶体管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60.
连军  海潮和 《半导体学报》2005,26(4):672-676
采用新的工艺技术,成功研制了具有抬高源漏结构的薄膜全耗尽SOI CMOS器件.详细阐述了其中的关键工艺技术.器件具有接近理想的亚阈值特性,nMOSFETs和pMOSFETs的亚阈值斜率分别为65和69mV/dec.采用抬高源漏结构的1.2μm nMOSFETs的饱和电流提高了32%,pMOSFETs的饱和电流提高了24%.在3V工作电压下101级环形振荡器电路的单级门延迟为75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