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52篇
电工技术   142篇
综合类   99篇
化学工业   187篇
金属工艺   41篇
机械仪表   62篇
建筑科学   110篇
矿业工程   72篇
能源动力   44篇
轻工业   287篇
水利工程   28篇
石油天然气   125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122篇
一般工业技术   94篇
冶金工业   18篇
原子能技术   16篇
自动化技术   205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建立疫苗用氢氧化铝佐剂的质量标准。方法参照《欧洲药典》8. 0和《中国药典》四部(2015版),选择5个实验室对6个厂家12批氢氧化铝佐剂样品同时进行17个理化项目的检测及分析,建立适合国内氢氧化铝佐剂的质量标准。结果初步建立了疫苗用氢氧化铝佐剂17项质量标准。经5个实验室检测,12批样品外观、溶解性能、鉴别试验、无菌、吸附率、硫酸盐含量、硝酸盐含量、铵盐含量、砷盐含量、铁盐含量、重金属含量、氯化钠含量、氯化物含量及细菌内毒素的结果均符合《欧洲药典》8. 0和《中国药典》四部(2015版)相关质量标准;而p H值、铝含量、沉降率检测结果不同厂家之间差异较大。结论建立了适合国内氢氧化铝佐剂的质量评价体系,为氢氧化铝佐剂的质量标准进入2015版《中国药典》增补版提供了方法细则和标准制定依据。  相似文献   
62.
用离子选择电极法研究了牛血红蛋白在各种条件下对钾离子的吸附.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K~ 几乎没有被吸附;随着溶液pH的增加和K~ 浓度的增加,牛血红蛋白对K~ 的吸附量也增加,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饱和.牛血红蛋白对K~ 的吸附呈可逆性,但蛋白质本身结构,当pH由>11调至<8.5后,呈不可逆变化.如溶液中存在Na~ ,则K~ 的吸附量下降.表明存在竞争吸附.这些实验结果支持了缔合一诱导理论.  相似文献   
63.
采用微波热解法制备磁性污泥生物炭(MBC),并通过XRD、FT-IR和SEM对其晶体结构、表面官能团及形貌进行表征。以罗丹明B(RhB)为目标污染物,研究MBC活化过硫酸盐(PDS)的性能。结果表明MBC活化PDS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RhB,效果优于磁性Fe3O4,归功于MBC具有丰富的官能团和发达的孔隙结构。此外,探究催化剂投加量、PDS添加量、温度和pH值对MBC活化PDS降解RhB的影响。MBC活化PDS降解RhB主要通过非自由基过程,其中单线态氧(1O2)是主要的反应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64.
王馨培  李丝华  任朋  李妍  李秋荣  王绎涵 《精细化工》2015,32(4):361-365,375
该文以滤纸为模板,通过浸渍-高温煅烧法制得具有生物形态的氧化铝,利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对所制备样品的表面进行疏水改性。利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高吸油树脂。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佳反应条件:分散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5%、交联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2%、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5%、改性氧化铝的添加量为单体质量的4%,在该条件下制备的树脂的吸收倍率较原树脂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复合树脂能够反复使用多次。对改性前后的氧化物进行红外光谱(IR)、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以及动态疏水性分析,并对复合高吸油树脂进行扫描电镜(SEM)和热重(TG-DTA)分析。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评价15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15-valent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PCV15)的动物急性、长期毒性及免疫原性。方法 将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磷酸铝佐剂对照组、0.9%NaCl对照组和2人份剂量PCV15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磷酸铝佐剂对照组、0.9%NaCl对照组和1人份剂量PCV15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共免疫5次,间隔28 d,进行长期毒性试验;将45只NIH小鼠随机分为0.9%NaCl组、1/4人用剂量的市售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组和1/4人用剂量的PCV15组,每组15只,雌性,共免疫3次,间隔2周,进行免疫原性试验及免疫过程中安全性观察,全程监测并记录小鼠的体质量、体征及行为变化,并在每次免疫2周后经眼眶采血,间接ELISA检测血清中抗各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抗体水平。结果 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注射2人份剂量PCV15后,小鼠均未出现明显异常反应或死亡。长期毒性试验显示,1人份剂量的PCV15对大鼠临床症状、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无明显影响,各器官未见明显病理学异常。...  相似文献   
66.
月桂酸酯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DMAC〔(2,3-环氧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再与月桂酸反应,生成月桂酸酯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HDAC〔(2-羟基-3-月桂酰氧基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以异丙醇为溶剂,n(DMAC)∶n(LAC)=1∶1.2,反应时间6 h,反应温度50℃,产率大于90%,Krafft点-4.52℃。通过元素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飞行时间质谱(TOF-MS)、1HNMR,确证了目的产物的结构。测定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8.91×10-4mol/L,γCMC为34.12 mN/m。表明所合成的月桂酸酯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  相似文献   
67.
在pH=6.5~7.0、降解温度25~30℃、振荡速率60~75 r.min-1的条件下,研究了月桂酸酯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2-羟基-3-月桂酰氧基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HDAC)在专性好氧菌作用下,不同初始质量浓度、接种量对HDAC降解速率及降解率的影响,提出了HDAC不同质量浓度范围内的降解动力学方程:当HDAC的初始质量浓度600 mg/L时,HDAC对生物降解反应符合零级动力学特征;当HDAC的初始质量浓度为800~1 000 mg/L时,HDAC对生物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68.
基于多孔或微结构表面润湿性改性的核态沸腾强化传热,已得到广泛研究。利用CFD-VOF数值模拟方法,针对单晶硅微柱表面单气泡的生长及脱离过程,进行表面浸润性分段调控,实现气泡沸腾换热的全程强化。分别调控初始接触角为48°、60°、90°和110°后,同一时刻 (t = 0.152 ms) 变接触角为20°,对比研究分段调控浸润性对气泡动力学过程与表面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水性可提高气泡生长速率,增强微柱表面对气泡的黏附力,促进气泡在微结构缝隙内的横向铺展;t = 0.150 ms时接触角为110° 表面上气泡与底面接触面积增加1.3倍,微层蒸发功率增加1.2倍。需要指出的是,毛细效应随颗粒粒径变化趋势受到多孔介质复杂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在当前粒径范围内,认为其具有正相关关系,但在更大范围内的对应关系,还需要在未来进一步深入揭示。  相似文献   
69.
针对基于EMD、WPT的特征提取方法各自存在的问题,采用将EMD与WPT结合的信号分解方法用于包络特征的提取,保证信号的分解不仅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并且能够避免虚假IMF分量带来的错误信息。在包络特征的提取及结合之后,采用了基于PCA的特征选择方法对缺陷信号的特征数据集进行最有效特征的分类识别。根据以上特征提取及识别方法,使用Matlab以及Labview的混合编程进行了面向S700K-C型电动转辙机的故障诊断系统操作,并通过应用试验证明了该系统能够准确、快速地提取出故障信号。  相似文献   
70.
由于铯化学性质活泼、易发生爆炸且价格昂贵,目前对中温铯热管的研究少见报道,而以高温钠、钾及钠钾合金热管的研究为主。鉴于中温热管应用及系统学术研究的需求,本文制备了铯热管,采用高频加热器调控其热流密度、数据采集系统监测管壁沿程的温度变化,对其启动性能及传热性能展开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铯热管的启动演变规律与钠热管类似,利用Kn=0.01计算其转折温度更为准确。当热流密度q=18.04W/cm2时,通过热管沿程温度分布可知热管实现了声速极限下的启动,绝热段温度与蒸发段温度相差30.00℃。热流密度q=69.10W/cm2时,工作温度可达600.00℃,蒸发段与绝热段最大温差小于7.00℃,且有效长度为100%,表现出优异的换热性能和均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