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4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不锈钢光亮(BA)板的开发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一德  任建新  王立新 《钢铁》2002,37(1):39-42
概述了我国不锈钢光亮(BA)板的开发,介绍了BA板的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并对市场及其今后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2.
研究7050铝合金型材在固溶淬火与分级时效各阶段亚晶界的演变,阐明亚晶界形成与晶粒内取向梯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固溶淬火后长轴为200μm、短轴为80μm的纺锤状粗晶组织经过(121℃,360 min)+(177℃,60 min)双级时效处理后,被分割碎化成20μm左右的等轴状细小亚晶组织。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证实碎化由小角度晶界分割造成,且固溶淬火后晶面的弯曲程度经时效后降低了77.8%。透射电镜(TEM)结果表明,时效过程使淬火散乱位错逐步形成位错列和小角度晶界。二级时效时MgZn2相在亚晶界上析出,促进了Graff试剂的侵蚀效果,使得在光学显微镜(OM)下可观察到亚晶界。  相似文献   
23.
采用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时效处理温度对254SMo奥氏体不锈钢在3.5 g/L的NaCl溶液中电化学腐蚀特性的影响。并借助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表征其显微组织,探讨了析出物对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试验钢时效温度的升高,腐蚀速率先增大后减小,1000℃速率最大,1050℃速率和800℃相近;析出物先增多后减少,到1050℃时超过了σ相的析出温度,故析出物减少。时效析出的金属间化合物σ相是导致254SMo不锈钢电化学腐蚀性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4.
太钢不锈钢生产技术的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一德  李学锋 《钢铁》2002,37(6):64-67
总结了“九五”时期,太钢不锈钢在产量增加,质量,成材率提高,品种研制开发,工艺技术进步,技术改造及下步发展规划等内容。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热轧板晶粒尺寸对无取向硅钢织构、成品晶粒尺寸、铁损和磁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轧板晶粒尺寸的增加,成品晶粒尺寸增加、高斯织构组分{110}〈100〉增强、γ纤维织构组分减弱,导致铁损显著降低、磁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6.
王一德  唐荻  党宁 《钢铁》2013,48(6):1-6
 介绍了国外特殊钢的发展概况,并对现阶段工业发达国家的生产模式和产业特点进行了分析,其经过了近几十年的重组整合,已经形成了合理稳定的生产规模和明确的市场定位,并把重点放在生产高质量和高附加值的专业化产品,由此形成了一批优势特殊钢企业,提高了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此外还介绍了国外特殊钢工艺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一些主要特钢产品值得借鉴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27.
Mn18Cr18高氮钢热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热模拟试验,进行了Mn18Cr18高氮钢的高温热塑性的研究,并对该钢种进行了热锻、热轧试验.结果表明:Mn18Cr18高氮钢的高温热塑性呈"V"字型变化,在1000~1100℃时塑性较差,面缩率仅为20%~3O%,在此温度区间进行锻造冲孔时,冲口开裂;在1150~1200 ℃塑性最好,面缩率可达60%~70%,且变形抵抗较低,是最佳热加工温度区间.按5∶1比例制得的小型护环锻件,力学性能符合JB/T 7030-2002的要求.由于锻件属于多向锻造成形,因此蝮性指标优于轧板.  相似文献   
28.
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显微分析、透射电镜及热力学计算软件研究C和N含量对铸态及时效态18Mn18Cr高氮钢析出相特征及形成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铸态,随C/N质量比降低,析出相依次为Cr23C6相、σ相和Cr2N相.增加C或N含量可分别促进Cr23C6相和Cr2N相析出.C和N含量影响实验钢凝固模式及不稳定铁素体相共析分解产物.18Mn18Cr0.44N钢凝固模式为AF模式,不稳定铁素体相共析分解反应为δ→σ+γ2(0.025% C)和δ→γ2+Cr23(CxNy6x/y>1)(0.16% C);18Mn18Cr0.72N钢凝固模式为A模式,晶界处存在少量颗粒状Cr2N相.在固溶时效态,实验钢仅析出片层状的Cr2N0.39C0.61相.随C+N含量增加,片层状析出相体积分数和片层间隙增加,析出孕育时间减少.  相似文献   
29.
为了解大型铸锭在轧制过程中产生边裂的原因,通过对比铸坯中部和边部的成分、不同温度下相比例、两相硬度差等的变化规律,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背散射衍射观察分析试验钢的微观组织和断口形貌,分析了边部容易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和中部相比,边部晶粒细小,且铁素体含量较多,但边部开裂更严重.这说明晶粒尺寸和相比例并不是影响使边部开裂严重的主要原因.而和中部比,铸锭边部试样两相硬度差较大,使两相在热变形过程中应变分配不均匀,容易在相界处产生应力集中,导致开裂.同时边部析出物较中部多,相界析出物的产生破坏了基体的连续性,容易在相界处产生显微裂纹,导致开裂.  相似文献   
30.
为了解析出物对经济型双相不锈钢2101热塑性的影响机制,对比了相同工艺下2101和2205双相不锈钢在热变形过程中相界析出物产生的规律.结果表明:2101钢比2205钢的相界处更倾向于产生析出物,促使后续热变形过程中相界产生裂纹,进而影响材料的热塑性.根据热力学相关数据,通过Thermo-Calc和实验测试数据,推导出2101和2205双相不锈钢析出物Cr2N的平衡固溶度公式,计算实验钢中析出物Cr2N的全固溶温度,同时引入Wagner相互作用系数,考虑了Ni、Mn、Mo和Si对固溶度积公式的影响.发现2101双相不锈钢中Cr2N的全固溶温度比2205钢高100℃左右,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实际生产过程中必须控制双相不锈钢热轧的终轧温度到全固溶温度以上,否则相界容易产生氮化物析出,影响材料热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