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4篇
电工技术   19篇
综合类   66篇
化学工业   97篇
金属工艺   88篇
机械仪表   66篇
建筑科学   47篇
矿业工程   73篇
能源动力   8篇
轻工业   58篇
水利工程   27篇
石油天然气   38篇
武器工业   11篇
无线电   9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9篇
冶金工业   57篇
自动化技术   7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实现数控机床自适应控制的前提条件是有相关的动力学模型。建立带有载荷、温度等非线性因素的油膜厚度动力学模型是实现重型精密数控机床垂直位移自适应控制的关键。针对没有适用于静压导轨油膜厚度的自适应控制模型,基于Navier-Stokes方程,提出了静压导轨油膜厚度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其简化模型,两者都可用于自适应控制。该模型能体现导轨承受负载变化与油膜厚度变化关系,并包含油膜厚度变化的速度和加速度项,适用于精密液体静压数控设备。经过Simulink tools工具仿真模拟,精度达到10~(-4)的数量级,验证了非线性模型和近似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2.
用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等分析Al-10Ce中间合金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研究Al-10Ce中间合金对α-铝的变质处理效果。结果表明,Al-10Ce中间合金用量对变质效果的影响很大,Al-10Ce中问合金用量为3.0%左右时达到最佳变质效果,用量少变质效果差,用量过多则形成过变质。Al-10Ce中间合金对α-铝所需变质处理时间较短。冷却速度超过70℃/min时才具有明显的变质效果。由于冷却强度不同.铸棒中心部位变质效果比边部差。  相似文献   
33.
为了进一步提高新三矿矿井的防灾能力,做到隐蔽致灾因素清晰明确,防治措施有效,通过对新三矿采空区、废弃采空区(井筒)、封闭不良钻孔,断层、裂隙、褶曲,陷落柱,瓦斯富集区,导水裂隙带,地下含水体,井下火区等不良地质体的分析研究,基本查明了新三矿的隐蔽至灾因素有采空区老空水、封闭不良钻孔、瓦斯、断层。通过相应的措施,为新三矿以后健康安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4.
李彩云  王晓军 《广东化工》2014,41(21):100-101
与级联式、丙烷预冷液化流程相比,双循环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在功率消耗、生产率等方面有了更明显的改善,使液化循环更高效、能耗更低。文章对双循环混合制冷剂液化流程用HYSYS软件进行模拟,针对天然气和混合制冷剂的物性特点,选用P-R方程作为计算这两类混合物的状态方程,并分析不同组分配比、天然气压力及预冷温度等对冷剂循环量、压缩机功耗、液化率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应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及电子探针等仪器,对4J43杜美低膨胀合金棒材的形貌、显微硬度及夹杂物的成分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4J43合金冷拉棒材内部和表面存在着大量非金属夹杂,其硬度高于基体,这是导致棒材表面缺陷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6.
工程力学课程是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理工结合的课程,对学生科学伦理、工程素养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教学内容涉及的力学现象可以浅见于自然现象和生活中,蕴含的力学原理又广泛地应用在工程实际和科技发展中。但是,本课程在教学中存在以下教学痛点:学生从学习以理论为主的课程向学习理工结合课程过程中,学习观念转变慢和学习方法更新难;缺乏复杂工程力学问题的建模、分析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载体和实施方法。针对这些问题,文章以学生为中心,基于OBE理念,在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机制下构建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机制(外循环)和质量监控机制(内循环)并持续改进;在课程考核体系中,构建多元化、重过程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着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得到全面、科学的评价,教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7.
使用传统故障树分析矿井提升制动系统,存在共因失效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此,在现有贝叶斯网络模型基础上,用三角模糊数表示模糊先验概率,通过改变条件概率和各故障状态先验概率反应事件多态性,引入β-因子模型分析共因失效,给出了概率计算公式,并以制动系统液压子系统为例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显示,在故障分析时综合考虑模糊、多态及共因失效等因素,能更好地确定系统故障概率分布。  相似文献   
38.
为了探究浸矿液pH对离子吸附型稀土浸出行为的影响,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对离子吸附型稀土浸出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采用不同pH硫酸镁溶液作为浸矿液对离子吸附型稀土进行室内模拟柱浸实验,同时采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浸矿过程试样的横、纵两向反演图像及T2图谱、孔隙结构等参数,分析了不同pH(2~4.5)对离子吸附型稀土浸矿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pH>2.5时,随浸矿液pH降低,稀土浸出率增加,浸矿过程中试样内部孔隙结构由大孔隙和超大孔隙向小中孔隙演化;当pH<2.5时,随浸矿液pH降低,稀土浸出率减小,浸矿过程中试样内部孔隙先由大孔隙和超大孔隙向小中孔隙演化,随着离子交换反应结束,小中孔隙又向大孔隙和超大孔隙演化。分析认为,这种差异是由于稀土矿体微细颗粒在孔隙表面沉积和释放动态转化过程导致,受离子置换反应引发浸矿液离子强度变化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9.
设计合成了一类σ-单键连接的TTF吡啶化合物T4Py和TB,并研究了化合物T4Py对离子的识别作用.结果发现Pb2+离子能够引起T4Py的溶液颜色1、HNMR以及电化学CV的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40.
赣南某钨矿矿体上下盘岩体多为板岩,结构面发育且岩体破碎,在留矿法放矿过程中,上盘岩体暴露后在次生应力的影响下极易发生板裂状滑落或溃曲破坏,使得采幅难以控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普通留矿法、静态留矿法、散体人工矿柱+锚固留矿法3种回采方法。通过分析上下盘板裂状围岩随开采过程的位移变形情况,最终选择散体人工矿柱+锚固留矿法作为试验采场回采方法。基于正交试验原理,进行了相似材料配比试验,最终确定的材料配比为ω(沙)∶ω(石膏)∶ω(水)=5.0∶1.0∶1.2。相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采高较小时,锚杆支护对控制围岩的稳定是有效的,然而随着采高的增大,采场出现应力集中,锚杆逐渐失去了作用,因此仅对围岩进行锚固支护并不足以改善地压环境;散体人工矿柱+锚固留矿法利用人工矿柱减小了回采跨度,提高了整个采场的稳定性。对比模拟结果可知,其上下盘及顶板的位移量远小于其他2种回采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