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电工技术   13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59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3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煤矿井下有限空间无线信道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煤矿井下无线电波在信道内的传播特性及影响,基于矩形隧道传播模型分析了不同极化方式下电磁波的衰减特性的近似解。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一个模拟矩形矿井巷道内电磁波的衰减特性进行了仿真。根据结果可知,随着巷道距离的增加电磁波存在严重的快衰落现象。在近距离处场强的增幅很大,变化趋势很大,随着距离的增加,场强衰减变缓。这些结论为矿井无线救援通信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2.
通过对比精铸热锻模具与机加工热锻模具工艺过程,分析了精铸热锻模的工艺优势,评价了铸钢的性能优势,对精铸热锻模国内外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热锻模具的精铸是一项极具发展前景的模具制造技术,指出了精铸热锻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3.
熔体内原位制备Al3Ti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Al-Ti体系粉末压坯在铝液中原位反应,经搅拌浇注后制备出Al3Ti颗粒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分析了5Al-Ti体系粉末的反应过程及热力学,探讨了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形态的影响及形成机理.研究发现,5Al-Ti体系粉末在850℃预热时,发生剧烈的热爆反应生成Al3Ti;压坯在铝液中预热经搅拌浇注后Al3Ti颗粒在铝基体上呈细小块状和短棒状分布,复合材料硬度随着Al3Ti颗粒含量的增多而提高;合适的搅拌工艺有助于Al3Ti颗粒在铝基体上的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154.
铸造热锻模具钢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树奇  崔向红  王峰  姜启川 《铸造》2006,55(6):555-559
简述了精铸热锻模具国内外应用状况,对铸造模具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研究。铸造热锻模具钢的开发研究对铸造热锻模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铸造热锻模具钢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直接采用商用锻造模具钢;第二阶段,是在原锻造模具钢的基础上采用微合金化,或加入单元素合金化,提高某一方面的性能;第三阶段是以性能要求为基础,结合铸态金属的性能特点及铸造工艺要求,进行全面的合金化设计,该类铸造模具钢更能满足热锻模的要求,具有高的性能和寿命。同时指出了当前精铸模具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5.
为了提高H13钢的高温耐磨性,通过激光熔覆在H13钢表面成功制备了 Fe基合金涂层,对涂层和H13钢进行了高温磨损测试,对涂层和H13钢的高温磨损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讨论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与H13钢相比,该涂层的磨损率均比H13低,具有更好的高温耐磨性,尤其是在600℃时表现更为突出.在400℃下50~150 N时,涂层的磨损率随载荷增加而逐渐增加,而H13基体则是先增后降,但涂层的磨损率均比基体低.在600℃下50~100 N时,H13钢的磨损率随载荷增加而增加,在载荷为150 N时,H13钢的磨损率开始急剧增加,发生了严重的塑性挤出磨损,此条件下,涂层的磨损率也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增加,在150 N时增速较大,但磨损率远小于基体.在400℃下50~150 N时和600℃下50~100 N时涂层普遍存在氧化性轻度磨损,由此产生的致密的摩擦层可为涂层提供良好的保护.当温度和载荷分别达到600℃和150 N时,涂层疏松的摩擦层逐渐失去其保护功能,且普遍存在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156.
对45钢热浸镀铝后再高温扩散退火,得到Fe–Al金属间化合物镀层,并进行销盘式干滑动摩擦磨损试验。探讨了在不同温度下扩散处理不同时间所得镀层的组成、形貌及其在不同载荷和滑动速率下的干滑动磨损行为和机理。结果表明,经1 050°C扩散退火4.5 h后的热浸镀铝层由内层Fe Al相和外层Fe_3Al相构成。热浸镀铝钢在0.75 m/s的低速下滑动时主要为磨粒磨损,磨损率很高。当滑动速率为1.50 m/s时,热浸镀铝钢主要表现为塑性变形和轻微氧化磨损,磨面生成具有保护作用的双层摩擦层,磨损率降低。当滑动速率为4.00 m/s时,磨损机制由轻微的氧化磨损转变为严重的氧化磨损,摩擦层出现较大面积剥层、裂纹和断裂,磨损率小幅升高。  相似文献   
157.
研究了扩散退火对碳钢热浸镀铝镀层微观组织的影响,特别是在1000℃扩散退火后镀铝钢的磨损性能,并探讨了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低于900℃的温度下扩散退火后的镀层均含脆性相Fe2Al5,在1000℃退火后的镀层其物相全部转化为韧性相FeAl和Fe3Al,且与基体具有良好的冶金结合。随着温度从室温升高到200和400℃,磨损率显著下降,达到一个极低的水平。在室温下镀铝钢的磨损率随着载荷的增加快速升高;在200℃磨损率几乎不随载荷变化,平均磨损率为4.2×10-6mg/mm;在400℃、载荷50-200 N条件下磨损率略低于200℃对应载荷下的磨损率,但在250N时磨损率快速升高。这表明,镀铝钢在200-400℃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其高耐磨性源于在磨面形成了厚度为1-2μm、含大量Al2O3和Fe2O3及少量W、Mo的氧化物的摩擦氧化层,主要磨损机制为氧化轻微磨损。但是当载荷达250 N时摩擦层因不稳定而剥落,导致镀层剥落,使基体发生塑性挤出。  相似文献   
158.
研究了不同回火工艺的Cr12Mo V钢对磨盘对H13钢在25和600℃下干滑动磨损行为的影响,采用XRD、SEM、显微硬度计等对磨损表面、亚表面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回火工艺的Cr12Mo V钢对磨盘显著影响H13钢的磨损行为:对磨Cr12Mo V(55 HRC)时,磨损率在25℃下随载荷增加而缓慢增长,600℃下急剧增加。对磨Cr12Mo V(42 HRC)时,磨损率在25℃下增长较快,而在600℃下增长缓慢。25℃下,无论对磨盘硬度高低,主要磨损机制均为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而高温下,对磨低硬度盘时为氧化轻微磨损,对磨高硬度盘时为氧化磨损和严重塑性挤出磨损。  相似文献   
159.
为了便于接地网故障诊断,建立了接地网的分块模型,定义了块及其原形、不确定支路组及其原形、块的投影和节点分区等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模型的分块故障诊断方法,根据接地网中拟需诊断的支路分布确定接地网中参与诊断的块及其投影和分区;基于面向各个节点分区的测试数据,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求解出各个块内的本征支路电阻,确...  相似文献   
160.
采用销-盘式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对H13钢常规淬火与回火处理试样进行高温磨损实验,研究H13钢在400~600℃、50~150 N、50和100 r/min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XRD、SEM、EDS、显微硬度计对H13钢磨面、磨损截面的结构、形貌、成分及硬度进行分析,并探讨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在不同实验条件下H13钢的磨损率均随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其中500℃的磨损率最低,在低转速下600℃的磨损率低于400℃,而在高转速和较高载荷下则相反;在低转速下的磨损率随载荷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而在高转速下的磨损率单调升高,且在600℃、150 N条件下发生严重磨损,而在其他滑动条件下均为轻微磨损;H13钢在高温下磨面会形成氧化物,但在高转速不利于磨面上氧化物的生成,因而生成等量的氧化物需要更高的温度;中低温下氧化物的生成起到减磨作用,磨损率下降,而在高温下H13钢基体发生回复、再结晶,力学性能较差,在高载高速下导致基体发生严重塑性挤出,轻微氧化磨损转变为严重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