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46篇 |
免费 | 116篇 |
国内免费 | 12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32篇 |
综合类 | 98篇 |
化学工业 | 173篇 |
金属工艺 | 180篇 |
机械仪表 | 152篇 |
建筑科学 | 141篇 |
矿业工程 | 88篇 |
能源动力 | 41篇 |
轻工业 | 144篇 |
水利工程 | 66篇 |
石油天然气 | 66篇 |
武器工业 | 26篇 |
无线电 | 219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52篇 |
冶金工业 | 65篇 |
原子能技术 | 26篇 |
自动化技术 | 2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97篇 |
2021年 | 95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88篇 |
2018年 | 91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46篇 |
2014年 | 99篇 |
2013年 | 97篇 |
2012年 | 98篇 |
2011年 | 141篇 |
2010年 | 110篇 |
2009年 | 116篇 |
2008年 | 90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79篇 |
2005年 | 69篇 |
2004年 | 71篇 |
2003年 | 44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5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利用微观相场模型研究了有序畴界结构、合金成分和弹性应变能对Ni75AlxV25-x合金中L12-Ni3Al相间有序畴界成分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L12相间形成的3种有序畴界中,在(100)//(200)·[001]处,Ni的贫化程度最小,Al的贫化程度最大,V的偏聚程度最大;在(200)//(200)处,Ni的贫化程度最大,Al的贫化程度最小,V的偏聚程度最小。随着合金中Al浓度的增加,3种有序畴界处Ni的浓度降低,Al的浓度升高,V的浓度降低。弹性应变能使得L12相间3种有序畴界处Ni和Al的浓度升高,V浓度降低。但弹性应变能对(200)//(200)·[001]和(100)//(200)·[001]成分的影响较大,对(200)//(200)成分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42.
Nin(n=2-6)原子簇的电子结构和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S—Xα方法研究了Nin(n=2—6)原子簇的电子结构和原子磁矩,发现团簇的几何对称性对原子磁矩和电子态密度的分布有重要影响.具有Oh点群对称的八面体原子簇Ni6的^3Eg轨道上存在很强的负交换耦合,呈现反铁磁耦合趋势;具有C3υ点群对称的三边金字塔结构的原子簇Ni5位于塔顶点的Ni原子与基面上的Ni原子磁矩方向相反,但大小不等,呈现出亚铁磁交换耦合特征.与金属Ni相比,有些Ni原子团簇磁性增强,有些团簇磁性减弱.这一结果能够较好地解释铁磁超微颗粒呈现出的表面磁性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943.
采用微观相场模型研究界面原子结构和相变方向对Ni75AlxV25-x合金中异相间有序畴界和有序/无序相界成分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异相间有序畴界处,V在有序畴界的DO22相一侧贫化,在有序畴界的L12相一侧偏聚;Al则在有序畴界的DO22相一侧偏聚,在有序畴界的L12相一侧贫化。Ni在异相间可迁移有序畴界处的成分受相变方向和界面结构的影响。在DO22相与无序相之间形成的相界处,Al和Ni偏聚,V则贫化;在L12相与无序相之间形成的相界处,Al和Ni贫化,V则偏聚。由于溶质拖拽效应,合金元素在有序畴界处的偏聚和贫化倾向不随有序畴界迁移改变,但程度变化。 相似文献
944.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机器零部件的应用面临了新的挑战,关键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导致的涂层失效变得尤为显著。Ti基涂层因其低摩擦系数、硬度高、耐磨性好且具有优异的耐蚀性,逐渐受到了业界的关注。综述了物理气相沉积Ti Si C、Ti CN、Ti Si N和Ti Si CN硬质涂层结构和性能的研究现状。简要总结了Ti基涂层发展的历程,重点分析和对比了四种硬质涂层的成分、结构特点、硬度、结合强度、耐磨减摩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对于不同方法制备的涂层的影响因素分别做了分析,并对涂层的不同失效方式做了解释。从微观结构和性能两方面对涂层进行描述,阐明了硬质涂层中碳的键结构和相结构变化与涂层减摩自润滑性能之间的本构关系,指出了碳元素的石墨化转变在涂层减摩方面的重要作用。论述了钛基硬质涂层结构诱导超硬现象的机制,归纳和评估了超硬耐磨减摩涂层的特点。最后,对目前国内外Ti基涂层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展望了物理气相沉积钛基多元多界面硬质涂层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945.
表面摩擦和磨损是机械零部件失效和损伤的主要形式,影响和决定着材料的使用寿命。传统降低材料磨损的主要措施是采用液体润滑油,但在高温、真空和海水等环境下,润滑油脂无法充分发挥作用,PVD硬质耐磨减磨涂层成为减磨润滑材料发展的新成果,目前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开发。在海洋工业领域,淤泥、海藻和细菌等海洋生物附着于舰船和海工装备表面,降低了船舶的抗摩擦性能和设备稳定性,影响船舶航行速度,增加船舶的燃料消耗,严重威胁着海洋航行安全。硬质防污涂层可以很好地应用于海洋装备零部件的保护。综述了将软质金属Cu引入物理气相沉积的硬质涂层,来拓展硬质涂层的功能,实现硬质涂层自润滑耐磨及抗菌防污性能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Cu的引入对PVD硬质涂层结构、硬度、摩擦学行为和抗菌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硬质涂层中Cu的减摩机理,阐明了Cu的抗菌机制,展望了含Cu物理气相沉积硬质涂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6.
目的通过在TiSiN涂层中掺杂软金属Cu,提高TiSiN涂层的摩擦性能。方法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316L不锈钢基体上沉积TiSiN-Cu涂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涂层的表面形貌,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X射线衍射仪(XRD)来分析涂层的元素组成和相组成,通过纳米压痕硬度测试和摩擦磨损实验,表征不同Cu含量TiSiN-Cu涂层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结果 Cu含量对TiSiN涂层的结构、硬度和摩擦性能有明显影响。Cu在涂层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由于与空气接触,涂层表面有少量的CuO。随着Cu含量的增加,TiN的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加,硬度先升高后降低。在Cu原子数分数为6.28%时,硬度达到最大值29.26 GPa。在干摩擦条件下,TiSiN-Cu涂层的磨损率在Cu原子数分数为12.93%时达到最低,为6.65×10-7 mm~3/(N·m)。在海水环境下,涂层的磨损率较大。结论软金属Cu作为固体润滑颗粒可以明显改善Ti Si N涂层的干摩擦性能,在海水条件下,摩擦与腐蚀的交互作用加速了涂层材料的损耗。 相似文献
947.
针对当前机械臂抓取与放置方式固定、指令单一、难以应对复杂未知情况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与RRT的机械臂抓放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物件抓取与放置问题视为马尔科夫过程,通过物件视场要素描述以及改进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Dueling Network实现对未知物件的自主抓取,经过关键点选取以及RRT算法依据任务需要将物件准确放置于目标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有效,机械臂抓取与放置自主灵活,可进一步提升机械臂应对未知物件的自主操控能力,满足对不同物件抓取与放置任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948.
利用草酸作为浸出剂以除去拜耳法残渣赤泥中的氧化铁,从而提高赤泥的工业应用价值,同时对草酸浸出液进行紫外光照射,将草酸铁还原成草酸亚铁沉淀,实现草酸溶液循环再利用。实验结果表明,在75°C下,赤泥在1mol/L草酸溶液中浸出2h,氧化铁的浸出率可达到96%,浸出后赤泥中氧化铁的含量由17.6%降低至小于1%。在紫外光照催化作用下,1h内浸出液中90%以上的草酸铁转变成草酸亚铁沉淀,剩余草酸可循环再利用。该草酸亚铁为β-FeC2O4.2H2O。对UV催化沉淀的机理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949.
基于微观相场模型和微观弹性理论,对Ni75Al15Mn10合金γ’相沉淀过程以及原子占位进行了原子层面的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合金在1273K进行时效,沉淀早期先析出L10结构,之后随着有序度的增加,逐渐转变为L12结构;原子的有序化早于成分簇聚,γ’相的沉淀机制为等成分有序化+失稳分解的混合机制;γ'有序相的体积分数比γ无序相小,且γ’和γ相的体积分数比值约为60%; Al原子主要占据β格点(γ’相顶角位置),αⅡ和αⅠ格点主要由Mn原子占据,且在aⅡ格点占位几率高于αⅠ格点,Mn原子主要占据Ni位,形成的γ’相为单一的(Ni,Mn)3Al相. 相似文献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