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1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20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篇
冶金工业   38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王莹  王炜  朱涛  王立涛  赵勇 《安徽冶金》2009,(4):19-21,39
通过对成分、工艺、组织和检验方式等屈强比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对马钢生产的厚度17.5mm的X70管线钢屈强比偏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了工艺调整,最终降低了该管线钢的屈强比,对生产高级厚规格的管线钢热轧卷板屈强比控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
1000kV间隔棒新型回转线夹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UG和ADAMS软件进行1000kV间隔棒新型回转线夹的虚拟设计和仿真研究。该回转线夹由线夹夹头和固定滑轨组成,以回转线夹夹头的夹持中心为轴自由转动,转动角度120°。该机构具有结构紧凑、转动灵活、夹头的销轴能自锁等优点。通过试验验证了新型回转线夹回转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完全达到了1000kV示范工程用可回转间隔棒的应用要求。间隔棒用新型回转线夹可以使导线自动扭转无法形成偏心覆冰来抑制输电线路舞动。  相似文献   
93.
介绍了国内中间包和结晶器喂丝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该技术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即此项技术能显著提高金属收得率,可不同程度避免水口堵塞和结瘤,为精确调整钢液成分提供一种新方法,但其可能会影响中间包覆盖剂和保护渣使用性能。建议尽快采用措施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这2项技术。  相似文献   
94.
SEN壁厚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板坯连铸结晶器,利用PHOENICS软件,计算结晶器内流体的三维流场和温度场,比较和分析了浸入式水口壁厚对结晶器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为优化浸入式水口结构参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为考察从长水口吹人氩气对中包内钢液流动行为的影响,采用数学和物理模拟的方法对中包内高湍流区流场、气体体积分布和停留时间曲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从长水口吹人气体改变了高湍流区的流体流动特征,减弱了钢流对中包底部的冲击,但对示踪剂的停留时间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
研究了CSP工艺生产≤0.005%C-1.1%Si的2.2mm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在800~1000℃常化对0.5mm冷轧板840℃退火后组织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板常化温度升高,冷轧板退火后的再结晶晶粒增大,铁损降低,磁感增加;热轧板常化温度超过900℃,因第二相固溶而后弥散析出,退火后冷轧晶粒细化,铁损增加,因此该无取向电工钢热轧板最佳常化温度为900℃。  相似文献   
97.
本文详细地描述了在移液器检定、校准过程中,应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给出了需要的数学公式,及对应的EXCEL公式。特别是给出了比较不常用的测量不确定度EXCEL公式,及应用VB编程调用EXCEL完成查表取得计算参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99.
通过分析带式输送机卸料的运动方程模拟出卸料轨迹,建立主要参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0.
对于地震区需要抗震设防的多层商住建筑,底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大空间商店,上部为小开间砖房或砌块建筑。结构设计中有的未作纵横两方面的抗震验算(包括承载力和变形),有的仅作了横向底层框架的验算,而纵向却按一般连续梁计算。在构造上,有些设计忽视了在底层纵横方向设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或只有横向抗震墙,使整幢建筑上刚下柔,或横刚纵柔;地震作用下即容易产生较大的弹塑性变形。如果框架柱箍筋间距太大,特别是在柱上、下端箍筋没有按规范要求进行加密时,其破坏就更加严重。此类建筑即使是全框架结构,从震害的调查来看,也有许多同样的破坏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