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21篇
机械仪表   14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4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19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介绍通风机气动噪声预测现状。将SIMPLE算法与Realizablek-ε湍流模型相结合,通过求解Navvier-Stokes方程,对两级轴流式通风机的三维定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引入基于Lighthill声学类比理论的宽频声源模型,对通风机内部气动噪声分布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预测声功率分布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降噪措施,对通风机结构的优化设计及噪声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2.
冲击地压矿井采区下山保护煤柱合理宽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设合理宽度的采区下山保护煤柱是防范采区下山发生冲击地压的关键。为探讨冲击地压矿井采区下山保护煤柱宽度的确定方法,以李楼煤矿采区下山保护煤柱合理的宽度确定为工程背景,运用矿压理论研究了工作面向采区下山推采过程中覆岩运动规律、支承压力演化特征、冲击地压类型及其发生机制,分析了现场工作面推采过程中的微震监测数据和应力动态监测数据,综合确定了李楼煤矿工作面采动影响范围,提出了以防范各类冲击地压为原则的采区下山保护煤柱宽度的综合确定方法,并进行了工程验证。结果表明:①随着工作面向采区下山推进,采区下山保护煤柱宽度逐渐减小,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与采区下山侧向支承压力及两翼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将发生叠加、集中,震动附加应力与采区下山侧向支承压力叠加程度逐渐增大;②采区下山可能发生静动载叠加型、应力叠加型和蠕变型等3类冲击地压;③工作面超前、滞后采动影响距离为235 m,侧向采动影响距离为105.5 m;④从防范采区下山动静载叠加型、应力叠加型和延后蠕变型冲击地压的角度,综合确定李楼煤矿采区下山一侧保护煤柱宽度应不小于235 m。回采后期现场监测结果与收尾情况初步验证了当前李楼煤矿采区下山一侧保护煤柱240 m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3.
渗透率是衡量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畅通程度的参数,是反映储层渗流特性进行储层评价的关键参数之一.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地区长6致密砂岩储层由于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因素的综合影响,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岩心孔渗实验数据中,相同孔隙度数值的岩心渗透率数值相差1至2个数量级,利用常规解释方法进行渗透率解释精度较低,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74.
容器制造中CO2焊打底焊的焊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运用CO2焊打底、埋弧焊盖面的焊接工艺的研究,确定了合理的焊接工艺参数。工艺评定结果表明,接头性能满足有关技术条件的要求。证明了此焊接工艺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5.
轴流式通风机离散噪声的大涡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计算声学(CAA)相结合的方法,对轴流式通风机的离散噪声进行了数值模拟。在定常流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利用宽频声源模型确定了轴流风机主要气动噪声源的位置;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结合FW-H声学模型,模拟了轴流风机的离散噪声分布。研究结果可为低噪声轴流风机参数优化和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应用三维非定常数值计算方法对矿用对旋轴流风机的非定常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数值计算中将SIMPLE算法与RNGκ-ε湍流模型相结合,以风机三维全流道为计算域,获得了对旋风机叶轮区域3对干涉面上速度场和涡量场的非定常分布。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与设计参数和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数值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模拟结果表明,对旋风机在一个旋转周期的不同时刻,其内部流场存在显著的非定常特性。  相似文献   
77.
应用三维非定常数值计算方法对矿用对旋轴流风机的非定常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数值计算中将SIM-PLE算法与RNG k-ε湍流模型相结合,以风机三维全流道为计算域,获得了对旋风机不同特征面上压力特性的非定常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对旋风机在一个旋转周期的不同时刻,其内部流场存在显著的非定常特性.  相似文献   
78.
通过建立矿用通风机转子系统的有限元等效简化模型和进行转子系统的振动模态分析,以及利用MATLAB基于Riccati传递矩阵算法求解该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和固有频率,可以验证之前有限元求解方法的准确性.该分析方法可为通风机转子系统的前期设计提供参考,对提高其整体性能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80.
含裂纹缺陷的环焊缝失效分析,是解决X70及以上高钢级管道环焊缝质量风险的必要环节。文中对现阶段含裂纹缺陷的环焊缝排查和失效分析进行了梳理和成果总结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规律,为后续安全管控和裂纹机理研究提供参考。已有失效分析规律总结如下:X70及X80管道环焊缝裂纹以根焊开裂形式为主;变壁厚、管道顶部和底部等位置容易发生环焊缝裂纹缺陷,焊接施工和缺陷无损检测及评判时应重点关注,尽量避免漏评误判;焊瘤、错边、余高等外观检测指标超标,导致环焊缝成形较差,影响裂纹缺陷的检出并加重根焊位置的应力集中。基于上述规律,建议对新建管道需加强针对管道环焊缝外观检测、根焊裂纹检测工艺。而对于在役管道,重点防范弯曲等附加载荷影响,依托环焊缝裂纹失效分析,进一步研究环焊缝裂纹形成的微观机理和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