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1.
陈忠士  傅高升  程超增  蓝敏俐  林潇丽  林章栋 《铸造》2012,61(1):101-104,108
介绍了双金属(钢,灰铸铁)铸造汽车刹车毂的生产技术.铸造刹车毂两种金属结合界面为冶金结合,结合处互相渗透,无裂纹、气孔、夹杂及疏松等缺陷.与车轮固定的部分采用钢板,其厚度仅为3 mm,这减轻了刹车毂的质量,节省了原材料,大大增加载重汽车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3003铝合金进行变形温度为400℃,应变速率为0.01~10.0 s-1的等温压缩实验,获得热变形过程中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应变速率ε≥1.0 s-1时,实际变形温度高于预设温度,产生变形热效应。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随着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加,在较高应变速率条件下(ε≥1.0 s-1),流变应力曲线出现锯齿形波动,合金发生了不连续动态再结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应变速率对3003铝合金热变形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变速率越小,合金越容易发生动态再结晶,当应变速率为10.0 s-1时,由于变形热效应的作用,合金也发生了动态再结晶。低应变速率(ε≤0.1 s-1)条件下,提高应变速率可以明显细化晶粒,并且在相同应变下,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减小,综合考虑动态再结晶晶粒的大小和组织均匀性,较佳的应变速率为0.1 s-1。  相似文献   
13.
采用热模拟试验技术和OM、TEM等分析,探讨了经不同净化处理的铝箔坯料(1235合金)的热压缩变形组织特征。结果表明:净化处理效果对1235合金的热压缩变形组织结构有着显著的影响。净化效果越好,热压缩变形组织形态越理想,经高效净化处理的1235合金中,氧化夹杂少且细小,原始晶粒最小,其热压缩变形组织最理想;在相同变形条件下,大块夹杂周围位错缠结少,有利于动态再结晶的形核与长大,晶粒较粗大;细小夹杂周围位错高度缠结,位错密度高,限制了再结晶晶粒的长大,细化了再结晶晶粒。  相似文献   
14.
根据动态材料模型和Prasad失稳准则,利用Gleeble-1500型动态热/力模拟试验机对高效综合熔体处理的3003铝合金进行了等温热压缩试验,分别建立了功率耗散图、热加工失稳图和热变形加工图,探讨了在热压缩变形过程中该铝合金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3003铝合金的最佳加工区域出现在中高温、中高应变速率的热变形条件下,最大功率耗散率为55.64%;在变形温度573~648K、应变速率0.4~10s-1的区域,以及变形温度698~773K、应变速率0.01~0.1s-1的区域会出现加工失稳现象,热变形加工时应尽量避免此区域。  相似文献   
15.
林少阳  刘东  程超增 《表面技术》2020,49(11):236-244
目的 优化感应淬火工艺,为提高合金铸铁表面硬度及耐磨性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热力学计算和同步热分析法测试分析了合金铸铁相变规律,并对该材料在6 kW和8 kW功率下进行了2~8 s高频表面淬火。采用扫描电镜(SEM)、洛氏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感应淬火工艺对合金铸铁显微组织、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 合金铸铁经感应淬火后,组织为珠光体+马氏体+石墨+磷共晶,随加热时间延长,马氏体含量增多,珠光体与磷共晶逐渐减少,直至6 kW/8 s、8 kW/6 s时消失,但是继续延长时间会产生裂纹。硬化区硬度随加热时间增长而提高,峰值为50HRC,二者的关系可用Logistic曲线描述。硬度升高会提升耐磨性,超过一定硬度后,摩擦系数在0.11波动。不同形式的裂纹可以造成磨痕宽度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结论 感应淬火可有效提升合金铸铁的表面硬度及油摩擦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Gleeble-1500热/力模拟试验得到的热压缩变形数据为基础,根据DMM模型和Prasad失稳准则,分别建立功率耗散图和热加工失稳图,探讨常规综合熔体处理的3003铝合金在热压缩变形过程中热变形加工图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常规综合熔体处理的3003铝合金的最佳加工区域出现在中高温、中高应变速率的热变形条件下,最大功率耗散率为39.28%;在低温、高应变速率区均出现加工失稳现象,热变形加工时应尽量避免此区域。  相似文献   
17.
林龙生  程超增 《机电技术》2014,(2):75-77,80
介绍一种用废钢替代生铁熔制高强度合成铸铁汽缸套的工艺研制实践。在中频感应电炉上,采用复合增碳、多次孕育,辅以合金化技术,研制一种用废钢替代生铁熔制高强度合成铸铁汽缸套,生产出高性能、低成本的优质合成铸铁材料,从而使缸套薄壁、高强度与良好切削性能的三者技术要求的矛盾得以统一,满足了欧美、日等国家对缸套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