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31篇
金属工艺   4篇
建筑科学   8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与聚硅氮烷PSN2反应,制备了异氰酸酯改性聚硅氮烷.用红外、凝胶渗透色谱及热重分析对反应产物进行了表征,比较了反应温度及原料比例对产物的结构、摩尔质量、黏度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温度下,随着TDI用量增加,产物的摩尔质量减小,摩尔质量分布变窄,黏度增加;TDI用量相同时,产物...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聚硅氮烷(PSN-1)/双酚A型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固化温度、PSN-1用量对固化速度的影响;并利用热重分析(TGA)研究了PSN-1用量对固化树脂高温残余质量分数的影响,对固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PSN-1可作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高温固化剂,在170~180℃范围内、PSN-1用量为20~50份时,均可有效固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采用PSN-1固化的环氧树脂的初始失重温度略低于采用三乙烯四胺(TETA)固化的环氧树脂,但在800℃时的残余质量分数均远远高于采用TETA固化的环氧树脂;且随着PSN-1用量的增加,环氧树脂的高温残余质量分数也增加.  相似文献   
23.
以全氢聚硅氮烷(PHPS)为先驱体,采用氨水转化法在Si片基底上制备了SiOx涂层。利用扫描电镜(SEM)、紫外光谱仪、椭圆偏振仪、纳米压痕仪等对涂层的形貌、厚度、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氨水气氛中,不同处理时间获得的涂层对可见光的透过率均大于95%,具有良好的透明性;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涂层的折光指数变小,硬度和模量增大;处理4h后,PHPS完全转化为SiOx,涂层厚度约为280nm,610nm波长处折光指数约为1.41,硬度和模量分别达到3GPa和60GPa;继续延长处理时间,涂层的折光指数、硬度和模量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4.
利用2001~2010年10 a的MODIS资料,比较分析广西喀斯特不同等级石漠化区MODIS\|NDVI和MODIS\|EVI的时间变化特征差异,利用全时间序列及16 d10 a均值序列分析NDVI和EVI之间的相关关系,比较线性及对数相关模型对两种植被指数相关关系的拟合效果,结果表明:石漠化等级由重度到潜在,两者之间的差值也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增大,植被覆盖度越低,NDVI和EVI所表征的植被变化特征越相似。NDVI的峰值出现时间多晚于EVI且其反映的植被变化趋势与实况更吻合,但其NDVI偏高;各等级石漠化的两种时间序列NDVI与EVI的对数相关关系优于线性相关,两种植被指数的相关性随着植被覆盖度的降低而增大,但全时间序列中轻度、中度石漠化相关性变化规律与16 d 10 a均值序列相反。  相似文献   
25.
研究了金属钛与聚碳硅烷陶瓷先驱体作为原料原位制备Si-C-Ti陶瓷.分析了二者比例、热解温度等对合成产物组成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结合能谱分析(EDX)对合成的产物的微观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首次发现金属钛与聚碳硅烷陶瓷先驱体反应形成Ti_3SiC_2相,利用DSC、XRD对金属钛与聚碳硅烷的反应温度及在不同温度下反应产物的组成进行表征,分析了Ti_3SiC_2相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可以通过控制先驱体与金属的比例及工艺条件等合成高纯的Ti_3SiC_2.  相似文献   
26.
在对含乙烯基聚硅氮烷(PSN1)树脂基本性能研究的基础上,以石英纤维布为增强材料,利用层压法制备了石英纤维布/含乙烯基聚硅氮烷耐高温透波复合材料(QF/PSN1),并对其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及介电性能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研究结果表明:PSN1树脂工艺性能良好,黏度低于1 Pas(60~151℃),固化温度小于200℃;耐热性能优异,在N2和空气氛围下,其固化物失重5%时的温度均高于480℃、800℃时的残重均高于76%。QF/PSN1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异,弯曲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随温度升高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450℃烘烤10 min后,其弯曲强度仍在120 MPa以上。QF/PSN1复合材料介电性能优异:在1~12 GHz范围内,QF/PSN1复合材料在室温~450℃范围内介电常数(ε)均低于3.2,介电损耗(tanδ)均小于0.01。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含乙烯基聚硅氮烷作为耐高温透波材料的新型树脂基体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7.
介孔碳是一类新型的具有巨大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介孔材料,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合成并对其孔结构和形貌进行调节。本文主要综述了介孔碳及介孔碳基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对比阐述了不同方法制备的介孔碳材料所具备的孔道结构和形貌。介绍了将不同非金属和金属元素及其氧化物掺杂在介孔碳中合成复合材料,发现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更优的性能且掺杂元素不同复合材料的形貌和孔道结构不同。此外,简要说明了介孔碳及碳基复合材料在环境、催化、储能、电化学和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指出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仍存在不足。调整介孔碳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能、采用更简便易控制的合成方法将成为制备介孔碳及碳基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8.
以La、Ce为改性物负载至其他载体表面作为高效除氟吸附剂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将La和Ce负载到介孔氧化铝(MA)却少见报道。本研究制备了La和Ce改性介孔氧化铝并将其用于氟的去除。采用N2吸脱附等温线、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该吸附剂的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同时,考察了吸附剂接触时间、初始浓度和溶液pH等吸附条件对氟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在15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此时La/MA的氟去除率达92. 2%,吸附氟容量大小为La/MA Ce/MA MA;氟吸附量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在pH值为5~9时,除氟效果较好;吸附等温线方程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La/MA的氟离子最大吸附容量为27. 9 mg/g;共存阴离子对氟吸附的影响程度为CO32- SO42- NO3- Cl-。最后比较了吸附前后的FTIR,可以看出La/MA对氟离子去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9.
类水滑石的合成、表征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全面地综述了近年来类水滑石(HTlc)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类水滑石的多种合成方法,结合XRD、FT-IR、TG-DTA三种典型表征对HTlc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进一步阐述,并重点归纳了HTlc在催化、吸附、环保及新型材料等多方面的应用概况,同时也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0.
我是今年六月八日调到城建档案馆的,实属档案队伍的一个新兵。通过近三个月的学习和实践,我对档案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主要体会是: 一 要重新认识档案 过去,我的档案意识不强,认为档案工作就是收集保存几本资料,档案部门是个养老的场所。通过几个月的工作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档案是一部鲜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