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图像的猕猴桃果实目标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果实图像进行实时、准确的目标提取是猕猴桃采摘机器人研究的关键技术.本文在对各种背景图像进行颜色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RGB颜色模型中的R-B颜色分量实现图像分割,并通过对不同的阈值方法进行研究对比,最终确定采用阈值为93的固定阈值方法进行图像分割,实验表明其分割效率达到82%以上.  相似文献   
32.
随着可编程图形处理单元(GPU)性能的增强,许多基于GPU的三维几何造型系统的应用也与日俱增。Coons曲面片作为三维建模中重要的基本单元,在农作物的建模仿真以及曲面造型中是重要的。为了适应于GPU的通用计算,对传统Coons曲面片方程进行分解,从而并行构造出Coons曲面片。通过实验表明,随着插值点数的增加,片元程序执行的时间依然保持一定程度的稳定,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加;GPU上执行时间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在CPU上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33.
为解决Vega驱动的虚拟场景中对象纹理的实时替换问题,分析了Vega中实现纹理替换的两种方案,提出一种基于OpenGL Performer的场景对象捕捉以及单纹理和多纹理替换方法.在3DMax中烘焙出特定对象的替换纹理,新的替换方法实现了一种基于递归遍历的对象纹理指针获取方法,并且克服了帧变换法不能替换材质的缺陷,测试结果表明,最坏情况下单幅纹理平均替换时间低于10.79ms,满足了实时替换的要求.  相似文献   
34.
复合电沉积是一种可用来代替硬铬镀层的表面防护技术。概述了复合电沉积的技术优势,包括绿色环保、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以及镀层性能的自由度大、可控性好等。同时归纳了复合电沉积的颗粒和基质类型,总结了主要性能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复合电沉积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复合电沉积机理和颗粒沉积历程。选取了复合颗粒的粒径、晶型、表面状况以及施镀工艺(如电流波形、电流密度、脉冲电流参数、镀液温度、镀液pH、外加力场、热处理等工艺参数),分别探究各因素对复合电沉积的沉积过程、阴极极化度、镀层形貌、结构、组分、硬度、耐磨性等性能指标的影响,对其中的规律进行了总结。最后展望了复合电沉积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5.
针对场景扫描深度图数据量大、匹配误差累积导致重建结果漂移以及耗时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场景级目标的稀疏序列融合三维扫描重建方法.首先,对深度图序列采样以筛选支撑深度图;其次,在支撑深度图子集上划分扫描片段,各扫描片段内执行深度图匹配融合生成表面片段;再次,利用表面片段几何特征执行局部多片段间的连续迭代配准,优化各扫描片段的相机位姿;最后,融合支撑深度图序列生成场景目标三维表面.在消费级深度相机采集的深度图序列和SceneNN与Stanford 3D Scene这2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将稀疏序列融合与稠密序列融合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配准过程的均方根误差降低16%~28%,使用8%~54%的数据量即可完成稀疏序列融合,运行时间平均缩短56%;同时,增强了扫描过程的有效性和鲁棒性,显著地提高了扫描场景的重建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