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75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18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1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2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李君  胡信国 《化学世界》1996,37(9):459-461
本文通过电化学方法探讨了Na2WO4·2H2O对化学镀镍液的影响。局部阳极和局部阴极极化曲线说明,Na2WO4·2H2O的加入对H2PO2^-的氧化反应和Ni^2+的还原反应都有促进作用,这与实际中获得的Na2WO4·2H2O对化学镀Ni-W-P合金镀液具有活化作用的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42.
化学镀镍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无电解镀镍(EN)俗称化学镀镍,它是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经过自催化还原反应而沉积出镍-磷合金镀层的。工艺过程。EN工艺是美国A·Brenner和G·Riddel于1946年在实验室研究成功的,虽然发明至今不到50年,但在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发展势头至今没有衰减。特别是80年代以来,以每年高于15%的增长速度在发展,是近年来表面处理领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工艺之一。化学镀镍的理论和工艺研究愈益深入,各种性能优异的化学镀镍商品浓缩液在国际市场上流通,形成了激烈竞争的局面,这正说明了化学镀镍越来越广泛地在工业中应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3.
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平均尺寸为3.5微米的碳化硅微粒与镍共沉积时,溶液及工艺条件变化对镀层中碳化硅含量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44.
概述了我国铅蓄电池产业的布局、市场、生产、技术及装备等现状;通过与美日等发达国家铅蓄电池产业的对比,分析了我国铅蓄电池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和分析了国内铅蓄电池产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相似文献   
145.
铅蓄电池板栅材料的研究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叙述了铅蓄电池板栅的特点及其功能,介绍了几种常见材料的铅蓄电池板栅以及部分最新的板栅材料,并重点阐述了泡沫铅板栅的特点与性能;综述了国内外板栅材料的发展状况,并展望了铅电池板栅材料的发展方向及其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46.
伊廷锋  夏继才  胡信国 《电池工业》2006,11(6):401-405,420
阐述了锂离子电池锰酸锂正极材料掺杂的重要性,研究了反尖晶石离子掺杂(Fe3 、Ga3 、Al3 )对锰酸锂正极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影响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循环性能的机理。展望了反尖晶石离子掺杂在锂离子电池锰酸锂正极材料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7.
采用己二酸辅助溶胶-凝胶法在350~900℃制备了一系列LiMn2O4样品。运用SEM和XRD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LiMn2O4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LiMn2O4正极材料的晶相结构、电化学性能有显著影响,LiMn2O4正极材料晶粒的生成和长大的控制步骤为其合成的温度,材料合成的最佳温度为800℃。在800℃条件下合成的LiMn2O4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和较好的晶相结构,首次放电比容量超过130mAh·g-1,4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率仍在85%以上。高温合成有利于提高LiMn2O4正极材料的放电容量,低温合成有利于提高其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