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3篇
电工技术   29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20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9篇
能源动力   1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利用OM、SEM和TEM等研究了热处理温度(正火温度、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对Cr-Ni-Mo-V钢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40~920℃的正火温度和淬火温度范围内,合金钢的原奥晶粒尺寸变化不大(8~17μm),对最终回火态合金钢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随着回火温度(460~660℃)的升高,基体α-Fe的板条宽度从460℃的50 nm逐渐增加到610℃的500 nm,直至660℃板条特征不明显;与此同时,基体α-Fe逐渐分解析出较粗大(500~1000 nm)的条状碳化物,使得Cr-Ni-Mo-V钢的强度逐渐降低,而在510~560℃析出了细小弥散的针状碳化物(50~500 nm)和球状碳化物(50 nm),引起了二次硬化,使得合金钢的强度反而略有增加。此外,合金钢的伸长率逐渐升高,-50℃冲击吸收能量从560℃开始明显提高。采用840~920℃正火+840~920℃淬火+510~610℃回火处理工艺可使Cr-Ni-Mo-V钢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2.
电晕放电电磁辐射信号的双谱估计与时频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电晕放电辐射信号的时频特性,对于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在线监测以及辐射源定位等都有重要意义。笔者利用Hinich法和ADF法对电晕放电电磁辐射信号的高斯性、线性和平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检验,结果显示此类信号具有非高斯性、非线性和非平稳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双谱估计和时频分析方法研究了电晕放电辐射信号的时频域特征,结果表明:放电辐射信号的持续时间较短,其频率主要分布在较高频段,分布范围较宽,能量主要集中在400~800 MHz范围内,与背景噪声信号的时频域特征有明显区别,有利于对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目标识别。  相似文献   
93.
建立了填充椭球颗粒电磁屏蔽复合材料等效电磁参数的物理模型,基于变分原理和电磁波传输理论推导出其电磁屏蔽性能的预测公式,计算了不同填充条件下复合材料的屏蔽效能及反射率,分析了填料显微结构特征(浓度、形状、尺寸、分布方式)对复合材料屏蔽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屏蔽效能和反射率随填料填充浓度、长径比的增加而增大;针形和片形填料优于球形填料且定向分布好于随机分布;材料的反射率在特定的填充浓度及填料尺寸下存在峰值。屏蔽效能的计算结果与实验上填充球形银包羰基铁和镀镍短碳纤维的屏蔽复合材料的测试数据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94.
为了预测复合材料的等效磁导率,建立了填充核壳粒子复合材料等效磁导率的物理模型,应用电磁场理论推导了核壳粒子以单一介质球代替的等效方法并推广得到椭球核壳粒子情况.基于平均极化理论和Maxwell-Garnett理论给出了核壳粒子以特定浓度随机分布于复合材料时等效磁导率的预测公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核壳粒子浓度、结构参数以及磁导率对复合材料等效磁导率的影响.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验证了该等效方法用于复合材料电磁特性优化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
从设计和研制实际测试系统的角度出发,对电磁脉冲的不失真测试带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在分析电磁脉冲时频域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典型的二阶低通和高通滤波器传递函数模型,分别研究了测试系统中上、下限截止频率以及系统阻尼比对电磁脉冲波形参数的影响,并给出了一种在时域利用电磁脉冲波形参数误差来近似评估带限测试系统不失真测试带宽的方法,通过获得测试系统的-3dB带宽和阻尼比等参数设置,可用于指导实际测试系统的设计和研制。  相似文献   
96.
利用电磁辐射场实现对电晕放电的探测,多采用宽带测试,带内干扰多、信噪比低、测试距离近.为此,提出了基于窄带测试的电晕放电远距离探测方法,通过分析电晕能量分布及背景干扰,合理选择窄带测试频段,实现对电晕放电目标的远距离探测.测试结果表明:较之宽带测试,窄带测试信噪比较高、抗干扰能力强、测试距离远;120~315 MHz频段内的电晕放电信号,背景干扰少,信噪比不低于4 dB,适宜用作电晕放电信号远距离测试的特征窄带频段.提出的窄带测试方法具有普遍性,结合现代检测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将会大大增加测试距离,对丰富现有电晕放电远距离探测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对Fe-Cr-Ni-Mo高强钢进行电子束焊接,并对焊接接头进行不同温度回火处理,利用OM、SEM和TEM等研究了回火对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态下焊缝金属组织为较粗大的板条马氏体,而热影响区则由较细的马氏体和少量的碳化物组成。高温回火后,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均析出了大量的碳化物。硬度测试结果表明,焊态下焊缝金属和热影响区的硬度相当(分别为560 HV0.5和530 HV0.5),回火处理后硬度显著下降,但仍高于母材(415 HV0.5)。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焊接接头拉伸试样断裂位置均在母材,焊态下的焊缝冲击吸收能较差,为48 J;回火处理后焊缝金属的冲击吸收能显著提高,如600℃处理后焊缝金属的冲击吸收能为94 J。  相似文献   
98.
用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的三点弯和双悬臂方法测量FeCrMoCu合金的阻尼性能,通过ABAQUS有限元模拟分析测量过程中试样的应力分布,研究了应力对FeCrMoCu合金阻尼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测量阻尼时预载荷使样品产生应力集中,使样品的磁畴壁发生移动从而降低了合金的阻尼性能。应力越大磁畴的可动性越低,对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也越大。应力的加载方式也对FeCrMoCu合金阻尼性能有较大的影响,预载荷使双悬臂模式下样品上下表面都受到压应力,因此需要较大的应力才能使样品的磁畴结构达到饱和。其结果是对应的应变振幅εmax较大,测得的最大阻尼性能Q-m1ax偏低。而三点弯测试时,由于上下表面分别受到压应力和拉应力,应力的叠加使合金磁畴达到饱和的应变振幅εmax较小,测得的Q-m1ax较大。  相似文献   
99.
高速运动的航空器在其飞行过程中会经历复杂的空间环境,使其静电安全性遭受严峻挑战;针对某型航空隔热瓦硅基复合材料讨论分析了多种防静电性能的评估方法,确定了静电衰减时间作为其防静电性能指标,并采用充电法对静电衰减时间进行了测试研究,获得了该材料在烧蚀前后的静电衰减特性,为评价高速飞行器的静电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烧蚀前的硅基复合材料静电衰减时间长,残余电量大;烧蚀后的硅基复合材料静电衰减时间大大减小、残余电量显著降低,防静电性能远好于烧蚀前的硅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00.
阻尼橡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叙述了阻尼橡胶的发展概况及其性能,阻尼橡胶的主要性能指标为静态刚度,阻尼系数和动态模量,影响阻尼橡胶的最主要因素是橡胶的分子结构。在通用橡胶中,以丁基橡胶和丁腈橡胶的阻尼系数最大,填充体系是除生胶之处影响动态阻尼性能最为显著的因素,与其用量,粒径,活性和形状都有关,阻尼性能亦与硫化体系,增塑剂有关。阻尼橡胶的工艺条件对其性能也有影响,最后介绍了阻尼橡胶的改性方法,共混法,互穿网络法,填充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