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N-烯丙基-N''''-(对苯磺酸钠)硫脲光度法测定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Fe(Ⅲ)与新试剂N-烯丙基-N’-(对苯磺酸钠)硫脲显色反应的条件。试验发现:在PH4的HAC-NaAC缓冲的介质中,Fe(Ⅲ)与试剂形成1:2的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54nm,其摩尔吸光系数。=1.25×104,Fe(Ⅲ)浓度在0.5~10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应用此法测定铝合金、铝镁合金及锌合金中的微量铁,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2.
本文研究了题示试剂与钼的显色反应条件和机理:在pH3.2的氯化铵-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中,钼与二苯基碳酰二肼及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形成紫红色三元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22nm处,钼含量在5~130μg/5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酸焦油的分析可知,其组分复杂、酸度低、含油量较高,是焦化厂清洁生产的难题,为此提出采用聚合反应法,在酸性催化剂条件下,固化处理得到固体聚合物用于配煤炼焦。试验结果表明:固体聚合物配煤后的焦炭冷热态强度、灰分、M30、M10均在小范围内变化,硫分稍有增加,但对焦炭质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4.
精苯废酸组成极为复杂,长期以来对精苯废酸的处理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法。济钢采用缩聚-萃取法对精苯废酸进行了净化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法处理后的净化酸外观为淡黄色,硫酸浓度35%~45%,COD脱除率在85%以上,色度脱除率在95%以上,完全能满足硫酸铵生产要求;同时回收黑色粉状固体聚合物5%~25%,可用于配煤炼焦。根据中试试验情况,工业生产建议采用串联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系统,反应器可采用搪瓷内衬,其他部位可采用钢衬塑料,管道可用加强塑料。  相似文献   
25.
钝化焦炭在济钢高炉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新亮 《炼铁》2004,23(3):50-51
济钢采用钝化剂对焦炭进行处理,改善了焦炭的冶金性能,钝化焦炭在高炉上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6.
高炉煤气干法布袋除尘净化工艺具有节水、环保和余能回收充分的特点,在日常运行管理与维护方面与湿法工艺也有较大差别,应注意引、停煤气、温度控制、重力除尘器与箱体操作、喷水降温与腐蚀等问题。  相似文献   
27.
胡新亮 《中国冶金》2006,16(8):50-51
济钢在“八五”末期至“十五”期间立足自身实际条件、依靠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内涵挖潜、节能降耗、推行清洁生产,经历了由自发性探索到科学规划、成熟发展的历程,逐步走出了一条节能与环保并行的资源节约型路子,显著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了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介绍了一种数控等离子切割机纵向送料系统,实现了快速、准确送料,保证了设备的切割精度,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一步法合成低VOC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检的生产工艺。该工艺采用在聚乙烯醇溶解时加入颜料,按一般乳液聚合进行醋酸乙烯酯单体聚合反应,然后加入少量甲苯二异氰酸酯进行改性。所得的PVAc乳胶漆具有VOC含量低,各项性能良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30.
在动压滑动轴承润滑分析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结构参数(轴承直径、宽径比和间隙比)和工况参数(线速度和比压)对动压滑动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线速度和比压对轴承最大油膜压力影响显著,比压和轴承直径对轴承承载力影响显著,轴承直径和线速度对轴承端泄流量影响显著;低黏度润滑剂下线速度对轴承摩擦功耗影响最为显著,高黏度润滑剂下间隙比、比压和轴承直径对轴承摩擦功耗影响变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