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35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3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计算机模拟对铝锂合金时效过程中的有序化和原子簇聚进行了研究。长程序参数和成分偏离序参数通过锂原子格点占位几率计算得出。结果表明:随合金成分由相图上的亚稳区向失稳区转变,有序化与原子簇聚过程相比逐渐加快,而相变孕育期逐渐缩短。  相似文献   
12.
大型支承辊热处理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实现大型支承辊热处理的虚拟生产,运用非线性有限无法对大型支承辊在不同介质中淬火的温度场、组织场和应力/应为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淬火时间为55min,淬火介质为油或UNCON(25%)时,支承辊不能得到马氏体而硬度降低;以UNCON(15%)或水为淬火介质时,可以得到大量的马氏体,支承辊硬度和淬硬层深也符合要求,但残余应力较大。对以UNCON(15%)或水为淬火介质进一步优化,得出大型支承辊的热处理合适工艺为:从加热炉中出炉后,空冷5-10min,然后淬火15min,再转入300℃的炉中保温30h。  相似文献   
13.
该会连续举行了三天,期间,还专门安排了纪念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前理事长刘迫学术报告会.美国、中国、日本、包国、法国、瑞典、克罗地亚、由西哥、乌克兰、斯洛文尼亚等十多个国家的学者在报告会上发表论文32馆,内容简单臼纳如下:1关于淬火冷却方法高压气淬受到很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整体橱柜工业化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而对橱柜各组成部件的功能价值分析是其改进的重要前提。本文从选材、构造、工艺等多方面深入分析,探讨一种简单易行且价廉物美的现制橱柜工艺,作为当前整体橱柜工艺改进的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热处理信息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通过对有关热处理信息化若干问题的讨论,指出热处理信息化是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环节,热处理计算机模拟是其核心。计算机模拟促使热处理向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方向发展。热处理虚拟生产的逐步普及,不仅将以前所未有的效益和创新程度提升热处理的技术水平,而且将使整个制造业的虚拟制造趋于完整,从而大幅度提高虚拟制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P20钢大型塑料模具几种淬火工艺的三维温度与组织模拟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通过建立合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P20钢大型模具按3种工艺进行淬火时的温度组织变化。模拟结果表明,工艺a造成了模块内过大的温度梯度;工艺b通过多次空冷加水淬使工件内的温度梯度下降;而工艺c使已转变的马氏体和贝氏体产生自回火。温度的模拟结果与测量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电子计算机在我国热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是改造热处理传统技术使之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已日益为国内热处理界所重视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热处理生产过程的计算机控制八十年代初国内已开展研究。至今,碳势控制技术、大规模集散式炉温控制系统、真空热处理控制系统等已逐步实用化,已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国内用于热处理生产控制的微型计算机或智能化仪表种类多,水平参差不齐。其中,选用名牌通用型工业控制机与智能化仪表组成集散式系统不失为明智的技术路线。完全避免了自行开发专用型的热处理微机控制系统或碳控仪等困于批量太…  相似文献   
18.
淬冷过程中三维传热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淬火过程中钢类工件的热物性参数、界面换热系数要随温度发生变化,相变所引起的相变潜热也对工件温度场造成影响。本文据此提出了三维非线性淬火温度场有限元数学模型,模型中耦合了温度和相变潜热的计算。用此模型对T8钢淬火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表面化学热处理,无疑是提高机械零件耐磨性的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其中软氮化为应用较广的工艺之一。在国外,此工艺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轻载耐磨零件、动力机械、精密机械、纺织机械、机床、自行车、缝纫机等方面,其效益引人注目。在国内,此工艺大约也有10年历史,但至今应用并不广泛,原因之一是许多设计人员对它的特点还缺乏了解。特别是因为气体软氮化渗层较浅,硬度又不很高,故对它是否有足够的耐磨性,能否适应产品使用要求,持怀疑态度。针对此种情况,我们作了些试验,以求说明此工艺耐磨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动态碳势控制计算机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体渗碳数学模型是渗碳过程中各种物理,化学现象的数学描述,它赋予计算机进行高级“思维”的能力,在及时完成对工况现状判断和工艺结果预测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专家系统在线决策模块是本项技术的关键,使FSM工作站初步具有人工智能技术的特征。具有以下的优点:自动生成工艺、自动优选工艺参烽、自动补偿偏差所造成的后果。实现渗碳层浓度分布的精确控制,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