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26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污水厂污泥中含有的大量氮、磷、有机酸及病原体,会引发健康和环境风险,同时也限制了污泥的土地回用价值。而氮、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机酸也可用于污水脱氮除磷工艺,即从污水厂内部解决碳源不足的问题。若能将其回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污泥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还可以通过将回收的成分进行循环利用,实现污泥的资源化,部分抵消污泥的处理费用。但要实现污泥中氮磷和有机酸的回收,就必须强化污泥中氮磷和有机酸的释放,使其具有最大释放量。  相似文献   
12.
不同源水和回用途径的再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我国再生水的实际应用情况,针对不同源水水质和不同回用途径对再生水处理工艺的要求,分析比较了不同类型回用水水质与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的差异,并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再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推荐。同时,从进水水质要求、工艺选择、不同回用途径之间的协调及工艺发展等方面对再生水回用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我国再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pH对剩余污泥中氮、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pH分别控制在不同条件下(3.0、5.0、8.0、10.0和不调节),并测定各条件下剩余污泥溶出的NH4+-N和PO34--P浓度,考察了剩余污泥在水解酸化过程中pH对NH4+-N、PO43--P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剩余污泥的pH进行调节,能够提高氨氮、正磷酸盐的释放量,且酸性环境下的NH4+-N和PO43--P释放量明显高于中性和碱性环境下的释放量。  相似文献   
14.
苑宏英  范文渊  汤韬  张攀攀  苏润西  费学宁 《化工进展》2015,34(4):1139-1142,1170
污泥喷雾干化是将剩余污泥通过雾化嘴喷雾后形成雾滴,并与太阳能产生的高温气体逆向接触以达到干化的目的.本文研究了污泥脱水性能,以及污泥溶出和冷凝水中的磷酸盐、氨氮、阴阳离子及重金属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喷入量减小,污泥的含水率逐渐减小,在喷入量为12L/h时,干化后污泥的含水率降低到25.9%;干化后污泥溶出的磷酸盐和氨氮随着喷入量的减少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在污泥含水率小于60%时,磷酸盐与氨氮的浓度分别分布在59.4~61.7mg/L与156.4~165.3 mg/L;随着喷入量增加,冷凝水中磷酸盐浓度基本不变,氨氮呈下降的趋势;干化后污泥溶出的阴阳离子的变化趋势相同,且随着含水率的升高,呈现增大趋势;冷凝水中的阴阳离子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干化后污泥中的重金属除镉之外其余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三卤甲烷和卤代乙酸是饮用水氯化消毒的典型副产物。该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三卤甲烷和卤代乙酸的研究成果对这两类物质的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检测方法及控制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太阳能雾化脱盐系统的基础上对该系统处理浓盐水的热能利用率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辐照值、空气流量、气水比等因素对系统热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的热能利用率随着辐照值的升高呈现减小趋势,随着气水比、空气流量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系统的热能利用率与空气流量存在二次抛物线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膜元件性能测试过程中产生测试条件误差的原因,提出了膜元件性能指标标准化的概念,明确了进行标准化计算的必要性。描述了系统性能指标标准化的数学模型,并给出运用系统性能指标标准化模型进行元件性能指标标准化的计算方法与计算实例,指出标准化方法不仅可提高性能指标的精度,还可提高测试过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温度是硝化细菌生长的限制因素,在5,℃左右时硝化反应基本停止.研究低温条件下的好氧硝化效果,对低温条件下生物脱氮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多集中在现有工艺的改进和功能性细菌的筛选.其中,工艺的改进是通过优化运行操作条件等方式使其利于低温下硝化细菌的生长,包括对传统活性污泥法、SBR、A2/O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改进方面的研究.功能菌的筛选主要是通过长期驯化培养、优化菌群等方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臭氧-活性炭组合工艺应用于各类污水的再生中,如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养殖废水和食品废水等.各种数据表明,该组合工艺对COD,TOC,UV254,氨氮,色度等指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其中对色度的去除最明显.根据污水处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处理费用高,出水细菌超标,NO-3-N去除效果不理想等,臭氧-活性炭组合工艺常和其他工艺技术联用,如混凝沉淀,气浮等预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反硝化生物滤池、高级氧化技术等.臭氧-活性炭组合工艺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水处理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以中空内压超滤膜丝的丝壁透水与沿程阻力两系数试验为基础,分析了膜组件中丝外空间的轴向径流压降,从而建立了包括丝外轴向压降的内压膜组件的运行微分方程模型;讨论了不同膜组件容积率条件下,膜丝内外各项沿程参数的分布规律;定量地分析了中空内压超滤膜组件的容积率与纯水通量及产水流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