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被动日间辐射制冷(PDRC)技术由于不需要外部能源、绿色清洁无污染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文通过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二氧化锆(ZrO2)颗粒进行复合形成分散液,将其浇铸成膜后得到PDMS/ZrO2辐射制冷薄膜材料,然后通过喷涂PDMS/SiO2分散液对其进行疏水化处理制备了一种超疏水辐射制冷薄膜材料。通过优化ZrO2粒径和喷涂液中SiO2用量,薄膜表面接触角可达156.6 ° ± 2 °,滚动角为0.3 ° ± 0.1 °,呈现优异的自清洁性能。其太阳光反射率高达95.3%,红外发射率大于90%。在太阳光直射下,薄膜可实现平均9.99 ℃的降温效果。薄膜的自清洁性能使其表面不受泥土污染从而具有稳定持久的辐射降温功能。除此之外,薄膜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摩擦性能以及耐酸/碱溶液和紫外光照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为探寻农田砷污染治理的绿色修复剂,以源自自然环境的红壤作为绿色修复剂材料,首先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红壤对水溶液中砷的吸附能力,其次通过向砷污染农田土壤中添加红壤,探讨红壤对污染土壤中砷的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红壤对溶液中砷的吸附等温过程更符合Freundlich方程; 添加红壤可有效降低土壤中弱酸态砷和水溶态砷含量占百分比,但可氧化态砷含量占百分比显著增加; 弱酸态砷含量与红壤添加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20.05=0.991). 此外,添加红壤后,污染土壤纯水和碳酸氢钠提取液中砷含量及污染土壤纯水提取液对发光菌的急性毒性显著降低,说明添加红壤可降低污染土壤中砷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传统点胶工艺,研究了光扩散剂和荧光粉沉淀对COB LED光源相关色温(CCT)空间分布的影响。在混粉胶中加入光扩散剂,观察不同含量光扩散剂对COB LED光源CCT空间分布的影响规律,通过静置实验分析静置时间对CCT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CT空间分布差值先随光扩散剂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当光扩散剂比重达22.5%时,CCT空间差值达到最小,继续增加光扩散剂含量,CCT空间分布差值增加,由静置实验分析发现,水平静置4 h及以上比添加光扩散剂能更有效地提升光源CCT空间分布的均匀度。 相似文献
5.
6.
采用原位生长法将铁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0(Fe)]负载在腈纶上,制得腈纶基MIL-100(Fe)复合材料。优化了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均苯三甲酸和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比为1∶2.0、室温下反应20 h。复合材料对不同染料的脱色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活性黑KN-B、罗丹明B、活性艳红M-3BE、活性艳蓝KN-R,重复使用5次后对活性黑KN-B的脱色率仍能达到86%。 相似文献
7.
8.
综述了白藜芦醇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植物提取法、生物技术法以及化学合成法,全面介绍了现代提取技术在白藜芦醇提取中的应用。同时对基因重组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在白藜芦醇制备方面的应用作了系统阐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楼阁在城市景观空间中具有标志性作用。它不仅是所处场地之地标建筑,且建筑形态及场所空间更能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山水环境的整体意境。本文以南京栖霞山虎山碧云楼建筑设计为契机,针对栖霞山主景区景观现状存在的山阙缺形问题,提出虎山景观格局重塑方案,明确在栖霞山风水环境格局特征下的碧云楼选址;从栖霞山历史文脉传承和新景观意境塑造入手,对碧云楼形态选择、尺度控制、建筑形式进行设计研究,塑造沿江景观带上虎山山巅“有凌云意”的场所精神;探索既延续城市历史景观文脉,又契合城市景观新秩序的山地楼阁建筑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pH梯度生长试验以及拮抗性试验,对一株具有较强纤溶酶活力的放线菌701展开研究。初步鉴定为中度嗜酸放线菌,最优固体培养基为GYM固体培养基,最佳培养时间为5 d,最佳生长pH为5.5。最优发酵培养基成分为大豆粉2%,蛋白胨0.2%,葡萄糖2%,淀粉0.5%,酵母膏0.52%,CaCl_20.4%,K_2HPO_40.05%,MgSO_4·7H_2O 0.05%,CaCO_30.2%,最佳pH为7.8,最佳培养时间为5 d。拮抗性试验表明:该菌株本身对细菌、酵母及黑曲霉没有抑制作用,其发酵液除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外,对其他细菌均无抑菌作用,相对最大抑菌环直径为第5天发酵液所得,抑菌环直径为36.2 m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