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利用直流电弧等离子法,制备不同“核/壳”型结构的复合纳米胶囊。首先,对Ni(C)纳米胶囊的微观结构和吸波性能进行研究,发现由于存在合适的电磁匹配,多重极化效应和强的自然共振吸收等现象,样品具有优良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其次,根据对Co(SiO2)纳米胶囊微观结构和形成机理的分析,在传统的VLS生长机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定量氧辅助VLS(SOA-VLS)”理论,该理论对制备不同“核/壳”型纳米胶囊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2.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纳米铁粉,利用甲基丙烯酸(MAA)和盐酸处理纳米铁粉,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在纳米铁粉存在下MMA原位聚合,形成纳米铁/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粒子。分析结果表明,MMA在纳米铁粒子表面接枝聚合,纳米铁粉表面的双键参与了聚合反应,所形成的复合粒子具有核壳结构,这种复合粒子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3.
本文使用稀硫酸处理纳米铜粉表面的Cu2O,然后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对纳米铜粉表面进行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热分析等一系列手段对改性后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样品表面包覆DBS能够显著提高纳米铜粉的常温抗氧化性,提高纳米铜粉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24.
Ni-P/SiC、Ni-P/WC纳米复合电刷镀镀层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Ni-P/SiC、Ni-P/WC纳米复合镀层;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等分析了复合刷镀层表面形貌、微观组织结构、成分分布,并进行了硬度和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镍磷镀层相比较,纳米颗粒的加入使复合镀层中的组织结构更加致密,显微硬度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耐磨性增强,其中Ni-P/WC镀层的性能优于Ni-P/SiC镀层.  相似文献   
25.
以Miedema半经验模型和比热容随温度有效形成热变化的经验公式为基础, 结合基本热力学关系式对Fe-Sn和Ni-Sn体系的有效形成热及有效形成热随温度的变化进行了计算.采 用电弧放电法制备了Ni-Sn和Fe-Sn纳米粒子. XRD结果表明,在Ni-Sn系中金属间化合物的 初生相为Ni3Sn4,而Fe-Sn系中出现的为FeSn2.计算结果与相应纳米颗粒体系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6.
采用电刷镀技术制备(N i-P)-Co/W C纳米颗粒复合镀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测定了复合刷镀层表面形貌、微观组织结构及成分分布。结果显示,复合镀层中的组织结构更加致密,显微硬度比镍-磷合金镀层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7.
在Ar气的保护下,以微米级的石墨粉和Si粉为原料,H2为活性气体,通过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原位合成SiC/C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Raman和红外光谱分析产物的成分;应用SEM和TEM观察产物的形貌和微结构;使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试了产物的光吸收性质和对亚甲基兰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产物是由占主相的β-SiC和少量的C组分构成的SiC/C球状复合物;包覆的C壳层厚度为60nm,核层是平均粒径50nm的SiC颗粒,复合体的尺寸约为0.5~1μm;带隙为2.35eV,此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子迁移性能和一定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28.
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了铁、镍、钴及其合金的磁性超微粒子 (UFP) ,平均粒度小于 10 0nm。利用金属或合金超微粒子 ,选择适当的表面活性剂和载液 ,制备了高粘度磁性液体密封材料 (MF) ,常温 (2 5℃ )粘度为 (2 .6~ 3.8)× 10 5mPa·s,高温 (70℃ )粘度为 (1.5~ 2 .2 )× 10 5mPa·s ,室温下饱和磁化强度为FeMF 40 3~ 6 41G/g ,NiMF15 1~ 188G/ g ,Fe-NiFM 44 2~ 6 91G/g。使用高粘度磁性液体密封材料和具有补偿磁流体功能的密封器件 ,实现了对抽油泵的防泄漏密封 ,提高泵效 2 0 %左右 ,延长了泵的运行周期  相似文献   
29.
采用丙烯酸(AA)和盐酸(HC l)处理纳米镍粉,通过乳液聚合方法,在纳米镍粉存在下甲基丙烯酸甲酯(MM A)原位聚合,形成纳米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nanoN i/PMM A)复合粒子。IR分析表明,AA通过化学键与纳米镍粒子结合,颗粒表面引入了C=C基团;采用XRD,IR,TGA,DSC,TEM等分析手段分别对含有盐酸处理的纳米镍粉的复合粒子(HC l-nanoN i/PMM A)及含有AA处理的纳米镍粉的复合粒子(AA-nanoN i/PMM A)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MM A在AA-nanoN i表面接枝聚合,纳米镍粉表面的双键参与了聚合反应,形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粒子。  相似文献   
30.
采用非平衡物理气相蒸发法在氢气氩气混合气氛下制备了氧化硅包覆铁“壳/核”型纳米复合粒子. 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能谱分析(EDS)等方法表征了纳米复合粒子的相组分、结构以及颗粒形貌. 结果表明,制备的氧化硅包覆铁纳米复合粒子的尺寸在50nm左右,在铁纳米粒子的表面还出现了非晶态的氧化硅纳米棒,长度为150~200nm. 利用电磁参数模拟微波吸收特性得出,涂层厚度为1.79mm时,在15.4GHz频率处达到最小反射损耗值为-14.5dB,反射损耗在8~18GHz的频段低于-10dB,且损耗机制为自然共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